5人一組,
10米一人,
每30分鐘巡查一次……
8月1日晚10時許,德州市武城縣魯權屯鎮西鄭莊村抗洪防汛突擊隊隊長王硯平又帶領5名黨員進行巡堤工作。
這樣的工作他們已經堅守了9天。
連日來,受漳衛河上游行洪以及強降雨影響,漳衛新河德州段水位持續上漲,接近警戒水位。
王硯平向記者介紹,西鄭莊村沿堤長度1400米,有300米地勢低洼地段,密切關注水情將對下游村莊的行洪防御起到關鍵性作用。
三伏天的晚上,氣溫高、濕度大,行走在大堤上的隊員們,成了蚊蟲“重點”叮咬的對象。
今年68歲的村黨支部委員吳倉臣表示, 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不管環境多么惡劣,都要沖在前頭,這是黨員應做的事。
漳衛南運河所處沿岸在魯權屯鎮域內近20公里長,涉及21個村莊。
魯權屯鎮將其分成11個堤段,每段都設有一個臨時抗洪防汛指揮部。
像王硯平、吳倉臣一樣駐扎在指揮部的黨員有1600名,在行洪防御一線筑起沖不垮的“紅色堤壩”。
“雖然我們是女同志
防汛期間我們不甘示弱”
同樣,在漳衛河冠縣段,為確保防汛工作萬無一失,當地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牢牢守住生命防線。
“不讓過嗎?”
“不讓過,道路依然處于封閉狀態。為了你和你家人的生命安全,請你配合。”
“回去吧!這邊太危險了。”
8月2日,在漳衛河南李村段,52歲的老黨員么向群正在勸返來堤群眾。
么向群是聊城冠縣東古城鎮南李村黨支部的一名委員。汛情一來,她便主動請纓,帶領當地婦女同志前往漳衛河大堤執勤值守,尋堤查險。
“在防汛期間,我和我們村女同志24小時查崗防汛,時刻觀察水位上漲情況。看到水位上漲,我們及時匯報黨組織。”么向群說。
為確保汛期安全,冠縣將境內39.51公里的漳衛河段分成18個責任段,分配由18個鄉鎮街道分別負責,每個鄉鎮街道組織100人以上精干力量駐扎大堤,沿漳衛河43個村莊組建3000人的搶險常備隊伍,全縣累計組織各類防汛應急隊伍1萬人以上。與此同時,加強與上級派駐專家工作組對接溝通,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應急處置。
泡在積水中、轉移群眾
他們是活躍在一線的特戰救援隊
輪班值守
守河5天4夜……
迎戰漳衛河洪峰過境,在防汛一線,活躍著這樣一支公益隊伍。
他們身穿紅色作戰服,泡在積水中,轉移群眾、發放物資、守堤護壩,
他們是特戰救援隊,一支主要由退役軍人組成的民間力量。
在漳衛河臨清段,洪峰過境,從7月28日至8月1日,當地組織了大量人員守堤護河,其中就包括臨清特戰救援隊的隊員,而且一些隊員是剛從河南撤出,就奔赴到家鄉防汛一線……
同樣在臨清,各基層黨組織組建了54支“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堤”,50米一崗哨,實施24小時輪班值守,牢牢守住生命防線。
水文數據一小時一測量!
德州水文突擊隊24小時堅守行洪第一線
除了奮戰一線的防汛隊伍,
還有這樣一只突擊隊,
他們肩負著防洪的重要任務,
每天都要分析水情形勢,做出預警預判,
他們就是德州市水文中心成立了“水文突擊隊”。
坐落于德州市武城縣的四女寺樞紐是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中下游重要的防洪控制樞紐,防洪責任重大。
從水位到流量,
“水文突擊隊”給出的每個數據都直接影響防汛指揮的決策決斷。
“因為7月28日有臺風和洪水,工作很緊張,一小時觀測一次數據,觀測了就馬上匯報給上下級,隊員們都忙得團團轉,晚上睡不了幾分鐘,24小時待命,很多隊員都堅持著。”德州市城區水文中心主任趙玉峰說。
行洪以來,這支水文突擊隊對水文數據的及時收集、及時傳輸,為漳衛南運河防汛指揮部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地數據支撐。
謝謝你們!
那些行走在漳衛河堤壩的“橙馬甲”,
那些筑起“防洪墻”的每一個人,
那些默默堅守防汛一線的最可愛的人!
綜合閃電新聞、《拉呱》、《小溪辦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