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8日訊 9月7日,山東交通學院迎來省內2021級新生3711人。據了解,2021年該校共錄取7313人,由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普通本專科新生按照省內、省外兩個批次,分別于9月4日、9月7日到校報到。
線上填寫相關信息,精準對接新生安全報到
“入學手續‘一條龍’辦理,讓新生報到安全有序”,山東交通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于翊廣介紹說。“在‘山東交院學工在線’公眾號‘新生報到’系統中,輸入身份證號、姓名完成信息驗證。在完成基本信息、心理測試、入學前信息填報、到校信息填報等信息的填寫后,即可自動生成新生報到碼。入學當天新生輔導員通過易班程序掃碼即可完成現場報到工作。”
報到當天,學生進入校內專用通道后,需向工作者出示健康碼,并進行體溫檢測。在9月4日省外學生報到過程中,還需要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通過各項檢測確認安全的返校生由志愿者對其行李進行消毒殺菌后就可以快速進入學校。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新生報到期間,學校實行校園秩序及交通臨時管理措施,保證校園秩序良好運行和師生交通安全,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線下學生聚集,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等安全工作,山東交通學院根據2021年秋季開學返校方案,采取錯峰報到的方式,省內外新生分為兩個批次報到,最大限度減少學生聚集。報到當日,學校還組織全體省外新生進行核酸檢測,并對省外新生進行每日測溫,嚴格防疫舉措與貼心服務照顧到新生的方方面面。
這種“數字化”迎新將大部分報到程序前置,大批量工作轉移到線上進行,基本實現了對新生的全覆蓋,通過大數據平臺數據的收集,既及時準確了解了每位新生的報到信息數據,又大大提高了新生現場報到效率。
思政先行,構建全方位育人機制
完成入學須知、校規校紀、入伍政策、資助政策、優秀學生事跡等前置學習任務,才能生成新生報到二維碼,山東交通學院在歷年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一套新經驗:思政先行,促進高中-大學跨學段思政體系銜接。今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學校通過“百名輔導員紅色精神宣講”,錄制中國精神、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視頻在學校官微等平臺定期推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置,同時將日常安全教育、勞動素養教育、開學第一課等板塊內容在新生入學前通過易班等平臺實現銜接,將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在學工思政先行課中得到持續滲透。
山東交通學院改變傳統的“先管理后教育”的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點”有機融合到易班,使易班作為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的平臺作用更加凸顯,從而使新生完成從高中向大學的過渡,學校完成“先教育后管理”育人的轉變。
“暖心、愛心、用心”為每一位新生“保駕護航”
“我帶了一些藥,需要冷藏,可以借用下醫務室嗎?” 由于右腳踝關節受損嚴重,在同學幫助搬運行李完成報到手續后,小高(化名)向輔導員發出了求助。
一直在接受治療的小高(化名),無法進行長時間的運動,經過多次問診后醫院給他開了注射針劑類的藥品,需要冷藏,且經常需要進行自助注射。因此,如何保存藥物對于即將步入宿舍生活的他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聯系到學院輔導員之后,學院經過多方協調最終借到了一臺迷你冰箱,最終在一個下午的努力后讓學生用上了“專用冰箱”。
“新生有很多都是第一次離家,父母由于疫情防控也無法進校,能讓家長放心,讓學生安心,我們的工作就有意義。”輔導員擦著汗說道。
走紅毯、簽名墻簽字、“打卡點”留影、領取“新生禮包”、師生共慶生...... 為了給每一位“萌新”留下美好的開學回憶,學校各院系在努力做好服務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各顯神通,通過系列“破冰”活動,讓2021級“萌新”迅速融入大學生活。
一個無人值守的小店 山東交通學院立足誠信做公益
山東交通學院“誠信驛站”立足誠信做公益十年,它讓一屆一屆交院學子習染誠信,弘揚公益,涵育文明。
今年,學校繼續挖掘“誠信驛站”中的文化價值,“將誠信教育融入學生第一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活動和網絡育人陣地,誠信教育體系納入新生第二課堂成績單,力爭在明年將誠信教育體系全面納入新生成長全過程。”黨委宣傳部教師袁娜介紹說。
據了解,誠信教育體系將在今年部分新生中試點運行,通過課堂教學、校園生活、網絡空間三個維度,先行納入學生第二課堂中,進而逐步將誠信意識融入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期待在明年的新生開學中,依托誠信驛站實體小店,在原有無人售貨模式的基礎上,開發‘你消費我提醒’的誠信意識輔助養成體系;針對由于信用意識薄弱而導致的校園貸問題,通過‘誠信卡’的推行,進行信用意識教育前置,提高大學生的信用意識水平。”袁娜告訴閃電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