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2017-02-21 09:11:02
保健品作為日常保健的一種產品深受廣大群眾的追捧。據中國保健協會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人民幣,其中,老年人消費占其中的50%以上。就在這龐大的數據背后,很多不法商家將消費群體鎖定為老年人,他們采取各種伎倆大肆推銷保健品,騙取老年人的錢財。
臨近“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關于保健品的消費糾紛依然居高不下,受害者多為老年人,其中也不乏一些“高知”人員。記者經過連日調查發現,雖然保健品騙局已被多次披露,仍有不少老年人被騙,而多數為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對此,有專家指出,老年人頻頻中招保健品騙局,一方面是由于過分追求長壽的心理;另一方面則因身處空巢、情感缺位,令騙子有機可乘。
老人 “聽課只為打發時間”
日前,濟南一名退休老人參加了三次某保健品銷售公司組織的會議,并花費了12萬元購買了會議上所推銷的保健品,老人在食用后發現效果與所宣傳的相差甚大,這才意識到上當。
“拿宣傳單免費領保健運動鞋,僅限55周歲以上老年人”、“關愛老年人,憑宣傳單免費義診,進門就有禮品送”……2月18日,當記者來到金龍大廈樓前,便被陣陣吆喝聲籠罩,而伴之的則是許多老年人爭相領取宣傳單。這些老年人中,就有某國有企業的退休老人朱女士。
今年68歲的朱女士家住北園大街附近,兒子兒媳均是某事業單位員工,老伴兩年前因病去世后她便開始了“獨居”生活。對于她來說,這些免費義診、聽課領禮品的活動已成為她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項目”。“跳廣場舞時被一個舞伴拉去聽養生課,我去了后還給發了雞蛋,聽到最后才知道是賣東西。”講起自己的“聽課”經歷,朱女士記憶猶新。“課上還有博士專家,說這些東西多好多好,我看買的人挺多,也就跟著買了些,誰會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呀。”
說起這些保健品銷售的“套路”,朱女士透露,銷售人員往往以打感情牌、免費送禮品、定期問候等方式贏得好感,之后再推銷產品。朱女士稱,自從食用保健品沒效果后才意識到上當,“如今去聽課也就是為了打發時間,再就是免費領點小禮品。”
子女 啟蒙式“教育”導致抗拒
近幾年,類似推銷保健品的公司老板跑路的不在少數,而一些執迷不悟的老年人依舊如飛蛾撲火般跳進這些“陷阱”。一些老年人的心靈被“俘虜”,更有甚者還會因此引發與子女之間的矛盾。
“我媽去聽課,我說是騙局她不信。有一次我媽去聽課時,一個自稱是醫學博士的人用老人的手機給我打電話,意思是勸我掏錢買產品。”談到自己母親癡迷保健品的行為,市民于先生向記者透露了他的遭遇。
與于先生相似,市民劉女士的“應對之策”則是定期支取老人的退休金。“每個月發了退休金我都會給我父親留部分生活費,其余的都替他存起來,沒了錢也就沒法上當了。”劉女士說。
在記者連日來的調查中,與于先生和劉女士遭遇類似的市民不在少數。作為子女,在面對自家老人深陷該類“騙局”時,前期往往會采用盡力溝通的方式進行啟蒙式“教育”,但經常遭到老人抗拒而收效甚微,也有部分子女會以控制財務、嚴防死守等較為強硬的方式進行勸阻。
專家 防忽悠要靠陪伴和溝通
在采訪中,多名老年人都曾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在會場中銷售人員都會組織大家一起做保健操和唱歌,有一些銷售人員還會貼心陪老年人拉家常、做按摩,更有甚者還會直呼老年人為“爹媽”,而這些都是家中工作繁忙的子女無法經常給予的。
一方面是屢被曝光的保健品欺詐案例,另一方面是老年人被類似騙局蒙蔽的現象屢禁不止。而面對老人們被騙局所惑時,作為子女的中青年人在一系列措施中卻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年人忙著排解空巢帶來的晚年孤獨,中青年人則在摸索解決之法。
對此,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鞏紅玉表示,保健品騙局的存在有多種原因,但其中最特殊的是因為時代變遷造成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老年人無節制購買背后反映出他們缺少子女的關愛和對長壽的過分追求,如果子女能抽出更多時間陪伴老人,多和老人溝通生活上的問題,多給他們講解一些養生知識,也能讓老人及時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才能讓騙子無可乘之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