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7-05-03 09:23:05
老廠房、老倉庫、老鐵路、老郵局……這些承載了濟南工業文明、體現城市特色和發展軌跡的工業遺產是泉城人的重要記憶。這些工業遺產能否得到科學合理的保護利用,是留存城市記憶和特色的關鍵。5月2日,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經過2年多的摸底調查,全市92處工業遺產將納入濟南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法定保護體系,其中9處將納入文物保護單位名錄,19處將納入歷史建筑名錄。
●摸清家底
92處工業遺產建筑有“價值”
濟南作為近現代知名的工商業名城,在中國近代工業史上寫下了濃厚的一筆。近年來,隨著濟南部分老工業區逐步遷出中心城區和城市改造更新,很多工業遺產已經消失或瀕臨滅亡。為對工業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2015年11月5日,濟南中心城工業遺產調查啟動。通過資料收集與分析,將符合要求的93家工業企業列為調查對象。經初步篩選,對55家工業企業開展普查調研。
據介紹,目前濟南全面摸清中心城區工業遺產家底:普查發現工業遺產廠區121處,涉及紡紗、面粉、染織、化工、機械等12個產業門類。在針對121個廠區開展現場核查和歷史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工業遺產建筑共92處,分別分布在24處工業遺產(廠區)之內。其中包括9處優秀工業遺產建筑、19處比較重要工業遺產建筑、64處一般工業遺產建筑。
“這92處工業遺產建筑,都是濟南特色的工業建筑,承載著老濟南人的共同記憶,很有保護價值?!笔幸巹澗钟嘘P負責人表示,這次摸清家底了,將通過專項規劃論證后,公布具體名單。
●保護體系
首次劃分三大廊道、九大風貌區
據介紹,為提煉工業遺產價值特色,濟南首次劃定了工業遺產的9個工業歷史風貌區、3條工業遺產廊道(如圖),并明確城市格局和歷史風貌區的保護要求。
對于處于廊道和風貌區的工業建筑保護,規劃部門提出將老工業廠區融入小清河、工商河、膠濟鐵路、津浦鐵路的“兩河兩路”遺產廊道,通過綠道和公共景觀提升優化“工業圍城”的城市風貌,劃定9個發展功能分區,指導遺產融入城市轉型。
以后遺產保護遇到城市更新改造時,要因地制宜,采取完全保存、局部保存等不同方式,明確用地和建筑控制要求,確定合理的規劃指標,推動一批工業遺產保護項目,通過政府劃撥、公開出讓等方式實施落地。
●保護措施
9處文物“不能動”,19處可“原汁原味”改造
摸清家底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保護這些工業遺產。據了解,濟南將工業遺產分為優秀工業遺產建筑、比較重要工業遺產建筑、一般工業遺產建筑三個保護等級,納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內。這也是濟南首次將工業遺產納入法定保護體系。
現存的濟南機車廠等9處優秀工業遺產建筑,規劃部門建議納入不可移動文物名單,按照文物保護單位的相關要求,劃定保護范圍,落實保護要求。這也意味著,這9處建筑將不能作為商業開發。
現存的成豐面粉廠等19處比較重要工業遺產建筑,規劃部門推薦納入歷史建筑保護名單。這些建筑要嚴格保護特色構建,改造既不能破壞內部結構,也不能破壞整體外觀風貌。
對于64處一般工業遺產建筑,規劃部門建議納入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名單。這些建筑,在保護外觀風貌可識別的情況下,可以內部加層擴容改造。
原標題:濟南92處工業遺產納入法定保護 9處建筑嚴禁商業開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