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5-03 20:50:05
由青年編劇王娟獨立編劇的國學兒童劇《尋孟奇緣》正在排演,將于六一前后搬上舞臺。33歲,有四部參與創作的大戲立上舞臺,三部影視作品已經播出。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談到青年編劇成長的話題時,王娟表示,一大批有戲劇夢想、有藝術追求的年輕人正走在努力創作的路上,只等時機到來。“只要努力,只要堅持,夢想就在不遠處等著我”。
創作兒童劇和動畫片,源于幸福感比較強
記者:大作家毛姆說過,“一個作家寫出什么作品,首先要看這個作家是什么樣的人。”
王娟:我是一個幸運的人,父母對我的文學啟蒙較早,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2003年上大學我學了自己喜歡的戲文專業,2007年又幸運地考入專業對口的省戲劇創作室。受母親的影響,我是個幸福感比較強的人,心性比較單純。但受父親的影響,我又比較要強。我創作了不少兒童劇和動畫片,第一部戲《加油,不完美小孩》就是兒童劇,在央視播出的大型動畫片《福樂尋寶歷險記》,已出版發行的百集動畫片《彩色夢》,加上正在省話排演的兒童劇《尋孟奇緣》,應該說與我的心性單純和強烈的幸福感有很大關系。
記者:作為一個青年編劇,除了影視作品外,還有4部大戲立上舞臺,覺得幸運吧。
王娟:真的很幸運,自從進入省戲劇創作室以來,領導和同事們不僅在專業上給我提供各種快速成長的機會,且在為人處世上也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但我也清醒地認識到,越幸運就越要努力,所以在創作上我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刻,特別怕對不起這個時代給予的良好機遇,我這個心理可以說代表了一大批青年創作者的普遍感受。
回首十年青春,戲劇的力量如此強大
記者:從工作到如今10年過去了,如果做一個小結,戲劇在你的生活中處于什么位置?
王娟:于我而言,戲劇不僅關乎工作,更是一個炙熱的夢想,我一直都奮力奔跑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我主要寫戲劇,但也寫詩歌、小說、散文,我覺得作為一個編劇,寫作的多元化會為戲劇創作帶來多種體驗和啟發。一旦寫作成為你的生活方式,它會帶著你往前走。只是沒有想到戲劇的力量這么大,一帶帶了我10年,我希望它繼續帶著我,一直到達“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境界。
記者:在已經立上舞臺的四部大戲中,對哪部戲印象最深刻?
王娟:應該是話劇《草原之子》。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重大題材的創作。創作者要先自我感動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劇中主角草原人民的好兒子、青海原副省長尕布龍的事跡確實深深地打動了我。這部戲由省戲劇創作室張積強主任主抓并帶動李書圣、陳新瑜和我共同編劇,我是年齡最小的一個。領導和老師們把寫第一稿的寶貴機會給了我,經過他們的反復修改提升,加上房蔚導演及主創團隊幾個月的不懈努力,《草原之子》終于在青海首演。當時整部戲演下來,全場成了淚水的海洋。我第一次感受到戲劇的力量原來可以如此強大!它以不可替代的現場性,直擊心弦,無可躲避!四年來這部戲每年都上演,已演出70余場,足以說明其藝術生命之頑強。
加上之前的《加油,不完美小孩》和之后的《靈魂深處的一滴淚,不曾流》,這三部劇可以作為一條線,反映出10年來我的創作成長和心理變化。
《靈魂深處的一滴淚,不曾流》是省戲劇創作室第二部中外合作、雙語演出的話劇,也是迄今為止最讓我耗費心力的一部戲。《加油,不完美小孩》是我的舞臺處女作,28歲的我收獲了戲劇創作之路上的第一枚果實,讓我堅定了寫作信心。這部劇獲得了泰山文藝獎二等獎、第十一屆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優秀劇目獎,演出已達100余場。
開誠布公的藝術批評,對年輕人是寶貴鞭策
記者:青年編劇成長是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
王娟:我覺得信任和鼓勵是對青年編劇的最大支持。比如,2012年省戲劇創作室出品的《加油,不完美小孩》,從編劇、導演到作曲等主創全部起用年輕人,平均年齡32歲,可以說一部戲帶動了一批年輕人的成長!當時在山東乃至全國都不多見。創作期間,領導經常鼓勵我們要“放開手腳、大膽創作”,讓我們真正創作出屬于年輕人自己的作品。這種信任和鼓勵讓我一直受益匪淺。
記者:幸運之外,有沒有遇到過挫折或創作瓶頸?
王娟:剛才說過《靈魂深處的一滴淚,不曾流》是最讓我耗費心力的作品,其實也是我創作遇到的一個瓶頸。這是一個寫“孝義”的故事,采用“戲中戲”的構架,在現代父女親情的故事中,加入古代“孝女沈清”的父女之情,形成對照和比較,還加入了神界人物“老龍王”和“小龍女”,現代、古代、神話共三條線。我熬了兩個月寫了近一萬字,但沒想到第一次劇本討論會就遭到大家批評,有的說故事太滿,有的說故事三條線本身沒問題,但缺乏有機銜接。我當時一下子蒙了,更不知道如何修改了,多虧領導和同事們耐心幫我梳理思路,讓我重拾信心。這個戲的成功演出讓我領悟到,開誠布公的藝術“批評”對于年輕人成長是一種寶貴的鞭策!
青年編劇需“藝術補鈣”,抱團成長才有希望
記者:青年編劇的優勢是年輕,有活力,但自身也存在需要“藝術補鈣”的問題。
王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沒有多年持續不斷的積累就沒有藝術上厚積薄發的奇跡。青年編劇一定要多讀書,多看戲,多動筆,多汲取各個藝術門類的營養,努力完成“藝術補鈣”的過程。
記者:最近有新作嗎?
王娟:我現在仍處于積累階段,但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只要堅持,夢想就在不遠處等著我。我對兒童劇特別有感覺,但并不想過早地唯兒童劇不寫。眼下我正在嘗試創作一個現實題材的話劇《嘿,青春》,展示的是當代年輕人追逐夢想的故事,里面有我自己的影子。
記者:劇本荒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你覺得有望在這代青年編劇身上得到有效解決了嗎?
王娟:劇本荒不代表沒有希望。現在山東省有一撥青年編劇蓄勢待發,力量不可小覷,這首先得益于近年來國家對青年編劇人才的大力扶持。我參加過省文化廳主辦的兩次省級青編培訓班、一次國家級青編高研班,一個強烈的感受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如,省內像我這個年齡段的青年編劇有20多個,有不少已經有獨立創作的作品立上舞臺,也有不少獲得了省級、國家級獎項,這讓大家都有一種緊迫感,在創作上你追我趕。我們之間有競爭,但都非常團結,誰寫了新戲,就開誠布公地討論,互相加油鼓勁。這種抱團發展的現象對青年編劇成長功莫大焉,希望越多越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華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