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7-13 13:19:07
在老齡化加速的當下社會,養老問題早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尤其是高齡、有病、失能、失智的老人大幅增多。為此,越來越多的人期盼,更加便捷、更加放心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近年來,“醫療養老”這一名詞,出現在棗莊大眾身邊,它最大的優勢在于,能用最集約的資源、最方便快捷的醫療護理,省去了家庭養老等中間環節,讓更多的家屬從繁重的“養老”中解脫出來。
65歲以上失能老人占老年群體10%-15%
老年人數量多也意味著老年病患者多,其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數據顯示,到2039年全國將有超過4千萬家庭面臨“一人中風,全家癱瘓”的危機。據棗莊相關部門2013年不完全統計,65歲以上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占老年群體的10%-15%。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如今已不能局限在日常生活的照顧層面,還包括功能康復、慢性病的治療護理、心理精神上的全方位服務。
一直以來,失能老人的晚年護理一直是整個社會的難題。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或遠在外地,無法得到溫馨備至的照顧。不少老人面對重大無法自理的疾病,得不到專業護理。所以這部分老年人對醫療、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突出。
“你看我現在遇上好天能走好幾個來回,這要擱去年,想都不敢想。”在棗莊精神衛生中心東側一樓大廳,67歲的宋大媽笑著說。4年前,因為突發腦溢血,宋大媽成了失能老人,生活需要兒女照顧,行動需要借助輪椅。“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都不容易,老了咱不能再給他們添心事了。”宋大媽說。去年3月份,她來到醫院。沒想到的是,在該院醫護人員的照顧和專業的康復訓練下,她現在已經能獨立行走了。
“老年人體弱多病,為他們提供綜合、連續、適宜的醫療服務與專業的精神健康疏導是醫養機構未來發展的方向。”棗莊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賀敬義在采訪中告訴記者。棗莊一些養老院等養老機構,因為沒有專業的醫療隊伍,平日老年人得了感冒發燒,他們也不敢擅自喂藥,必須家屬到場或經得同意,費時又費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絕大多數老年人都對個人健康有所擔憂,他們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醫養結合整合養老、醫療資源
在政策層面,醫療屬于衛生系統、養老則屬于民政系統,醫療養老被割裂開來,導致病癱老人和家屬無所適從。面對失能老人,正規醫院因床位緊張、占據醫療資源等問題不與收治,而養老院、老年公寓等機構收納的多是具備自理能力的老人,一時間病癱這類老人變成了“夾縫”老人。
棗莊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賀敬義認為,醫養結合是一種有病治病、無病療養、醫療和養老相結合的養老模式。這一模式的優勢在于,整合養老和醫療兩方面資源,為老人持續提供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老年人頻繁往返于醫院和養老機構的麻煩,還能緩解醫療資源緊張,提高醫院床位的周轉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住到醫養結合新機構。”賀敬義說,首先需要對老人進行身體狀況評估,根據老人的身體失能程度“量體裁衣”。比如,30%左右的老人突發疾病后得到搶救,待生命體征穩定后需要醫療護理;而70%左右的老人通常是患慢性病,身體機能逐步衰退,這類群體是需要一定的醫療服務,即醫養結合。
“經濟負擔只是一方面,像我母親這么大歲數又患了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三甲醫院收治20天就得出院。如果能夠有專業服務機構,派出專人來專業地看護與治療母親,我們也不用到處托人,費神費力。”家住棗莊電廠宿舍的武先生想了很多辦法,才把81歲的母親送進家附近的養老專業醫院進行護理。
缺乏機制支持等難題恐面臨“落地難”
據了解,目前,醫養結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各個部門獨立分管各自權限范圍內的工作事項,缺乏一套系統完善的協調機制,致使醫養結合往往構想很好,但具體實施存在“落地難”問題。業內人士表示,“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處于醫院和普通養老院之間的‘模糊地帶’,按照相關政策,老人在醫院住院區產生的費用可以報銷,而在養老區接受的護理、康復、醫療等服務無法享受醫保報銷政策。”“再比如,企業要想開辦養老機構,需先到民政部門進行養老機構審批,再到衛計部門辦理衛生許可證,然后到人社部門進行醫保審批。審批手續繁瑣,致使開辦養老機構周期較長,銜接不暢,常常陷于停滯不前的困境。”
從政府興辦的養老機構看,全市養老機構多以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為主,而且床位有限,尚不能覆蓋老年人口的1.5%。且服務人員多為下崗職工和農民工,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上崗培訓,缺乏醫療護理和心理治療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只能為一些能夠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務,不能提供醫療救治和康復服務。從專業醫療機構看,各級醫療機構主要提供疾病發作期的診療護理服務,這就造成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慢性老年病人既不能長期占壓醫院床位,又無法在社區和老年公寓得到規范照料。養老機構服務人員醫療護理專業水平低和專業醫療機構無法接受不能自理的慢性老年病人長期住院占壓床位這一現實,成為制約老年康復事業發展的重要矛盾。
賀敬義稱醫養這塊存在初期投入大,風險高,回報率低等問題,加之國家對醫養如今并沒有完整一套的補貼。此外,許多養老機構缺乏高水平的護理人員。在一些層次相對較低的養老機構中,大多數護理人員缺乏系統的專業訓練,沒有相關的行業資質;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工資待遇不高,工作繁重勞累,導致一些優秀的醫護人員不斷流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