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8-06 16:26:08
在鄒城市東南12公里處嶧山之南的區域,保存著一處東周時期的古城,即今邾國故城遺址。邾國故城,俗稱紀王城,北枕嶧山,南依郭山,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邾國國都,邾國被楚所滅后故城仍存,北齊年間逐漸荒廢,共延續1100余年,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近萬件陶文因數量眾多、書體獨特,為了解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對研究我國書法篆刻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邾國文物的出土散見于明清各代地方志及部分學者文集雜記中,道光十七年(1837年)版《鄒縣金石志》記述了邾國陶文的發現情況。光緒初年,濰縣陳介祺多次派人前往邾國故城所在地收購,先后搜集到邾國陶文4000余件,并輯成《簠齋藏陶》一書。民國初年,時任山東省圖書館館長的王獻唐先生親赴鄒城,較為詳細地調查了陶文出土地點和分布區域,收購了大批陶文,輯成《鄒滕古陶文字》并刊行于世。
新中國成立以后,當地群眾在田地里時常會發現一些帶字的陶器殘片,隨著文物普查及文物征集工作相繼開展,經群眾捐獻及文物部門的采集、征集、收購,鄒城市現收藏邾國陶文近3000件,主要以故城遺址內的紀王城村東、金張莊村北的區域最為集中。
據初步分析,邾國陶文以東周時期為主,漢代次之,秦代最少。其中東周時期陶文,主要見于盆沿、罐口沿及肩部、甕肩部外側、豆柄中部。其制作方法以鈐印為主,刻劃次之。鈐印是在陶器坯胎未干之前直接將文字印壓上去,呈現圓、橢圓、方等各個形狀,因力度差異文字也有深淺、粗細、大小之別。這一時期的陶文單字較多,字體為大篆,以陰文為主。其內容多為工匠姓氏里籍、窯場名記符號、器具用途等等。
秦代陶文,主要見于陶質量器上。制作方法可分為鈐印、刻劃兩種。文字四字一組,多為“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等詔文內容記載。其鈐印文字書體為典型的秦代小篆,字數較多,且邊框整齊。
漢代陶文,主要見于盆沿、罐口、甕肩外側及部分磚瓦之上。其制作方法以刻劃為主,少有鈐印。刻劃法具體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濕坯上用硬質細棒刻劃而成,字口兩側常有細棒擠壓而隆起的泥土痕跡,字跡較為清晰。二是在陶器燒成以后,用鋒利的工具在器體上刻字,其筆畫較硬,長短不一。此時期陶文筆畫起落不明顯,書體古樸,行以隸意。
從筆法、字體等方面上看,東周陶文可分為嚴謹和肆意兩類。嚴謹類陶文,筆畫較為規整,字形較為統一;肆意類文字則較為隨意,變化較大,加上文字的邊框處理,或粗或細,若有若無,妙趣橫生。此外,陶文中的陽文占有一定比例,特別是那些留有清晰印記的文字,邊緣分明,刀痕顯露,剛健峻利,使整個文字及陶器更顯古樸自然。加上刻劃用刀的使用,表現在文字上是刀筆結合,藏露自然,收放自如,其意趣在變化中彰顯畢露。
秦代陶文,鈐印文字邊框清晰,字體方正,筆畫勻稱,結體端莊。秦代陶文深受小篆影響,字體較為方正,在筆法處理上又富有明顯的變化,筆畫較少的字,行筆時粗細結合,使得文字書寫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漢代陶文,由于是直接書寫,其書風往往因人、因時的變化及所用器物的不同而產生多樣的審美效果,這與東周、秦代陶文有很大的差異。如“漢”字,點化寫作大橫,頓挫有力,“又”字捺筆勁健利落,筆意顯露而力藏其中。受漢代思想文化的影響,漢代陶文更具明顯的時代特征,字體較大,風格多變,氣勢足而意趣現。
目前,邾國故城遺址已完成考古勘探,正在積極推進國家大遺址公園的前期準備工作,邾國陶文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予以關注。邾國陶文在歷史上雖有不少收藏和著錄,但對其文字的識別、書體的了解、篆刻及制作方面的研究,仍有較大的空間,對隱藏其中的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仍有待進一步發掘。
(文/李琳,齊魯晚報·青未了刊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