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8-28 09:45:08
葉格鄉紅旗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
三江源地區是中華水塔。處于長江源保護地的玉樹州治多縣和曲麻萊縣,越來越多的牧民加入到生態管護員隊伍當中,不少生態管護員脫胎于牧民,對草原上的一草一木很是熟悉,有的生態管護員則盡職盡責,成了行走的活地圖。除了參加生態管護員,不少鄉鎮探索合作社模式,既改善了民生,又保護了環境。
對自家草場上的動物如數家珍
每天早上8點多,治多縣60多歲的牧民彭措把自家的牦牛趕出牛圈來到草場。彭措的另一個身份是生態管護員,在放牛的同時,他還要時時刻刻關注自己草場的細微變化。對那些騎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他就會騎馬去高處察看草場。
2016年6月21日,長江源(可可西里)園區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治多管理處正式掛牌成立。園區試點涉及索加和扎河兩鄉八個行政村,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總面積2.417平方公里。園區內共設置生態管護崗位2546個,彭措就是這些生態管護員的普通一位。
60多歲的彭措面色黝黑,身體硬朗,語速快而健談。“看看自己的草上上有沒有新的野生動物,有沒有盜獵的盜采的,如果發現釣魚的我還要進行制止。順便還要收拾垃圾,晚上七點左右回來。”彭措說。
彭措在高原上生活了一輩子,他對自家草上的野生動物都如數家珍,得甚至總結了野生動物的遷徙生活的規律。“春天秋冬四季出現什么動物我都知道,夏天的動物都在水草豐美處,草山上的比較涼快的地方就會出現肉食動物,而水多的地方則出現的是食草動物。”
目前,治多管理處共設立管護站2個、管護隊(村級)8個、管護小組30個、管護小分隊180個。在君曲試點村成立了生態管護馬隊、摩托車隊,統一配發了隊旗、胸牌、袖章、上崗證和巡護日志。管護員按照管護職責對各自片區進行巡護,填寫巡護日志,并將巡護情況及時上報。
治多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夏天立新鄉葉青村一位管護員發現了兩三只野豬,村里的老輩說這里幾乎沒有出現過。此外還發現過一種豹子,既不像金錢豹,又不像雪豹,只是限于條件,沒有拍下照片。
而在今年年初,管理處一位巡護員發現路邊有單位準備盜采。該管護員舉報后,管理處執法人員趕過去及時制止了盜采,所幸沒有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不過在日常管護中,除了舉報盜采盜獵行為外,管護員還可能遭受猛獸的襲擊。今年7月15日左右,彭措家的房子被棕熊光顧。所幸家里沒人,只是茶葉和粉條都被偷吃了。 “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絕對不能傷害野生動物,以前都是用鞭炮嚇唬它們,每年因為動物襲擊而造成的損失在五六千元。”彭措說。
葉格鄉紅旗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位于群山之中
49張野生動植物照片
“為了讓后代生活更好”
沿著省道308線,從曲麻萊縣城往西北方向行進大約三個多小時,就是多秀村。多秀村海拔4495米,村子不大但是非常漂亮。整齊的房屋,干凈的街道,與高原上的那些農村有很大差別。
多秀村屬于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曲麻萊縣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北部,素有黃河源頭第一縣之稱,縣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山東省面積的三分之一。該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為純牧業縣。
從十多年前,多秀村的牧民們自愿投身生態保護事業,沿著公路、沿著山川河湖撿垃圾,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了多秀村牧民的自覺行為。如今,這里又出現了一位生態管護員,他的先進事跡為外人所稱道。
這位管護員叫卓瑪加,是一位年齡28歲的小伙子。8月26日中午,卓瑪加帶著管護日志和相機風塵仆仆地與三江源國家公園采訪團隊見面了。盡管只有28歲,跟采訪團隊中的多數記者相比,卓瑪加顯得更加老成,或許是跟長期戶外工作有關。
提起這份在外人看來辛苦的工作,卓瑪加說:“他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因為之前草原退化,野生動物也少了。等我長大后,保護當地的野生動植物成了我的夢想。”
卓瑪加隨身帶了三本自己打印的照片集,這三本照片集兩份攝于2017年,一份攝于2016年,一共49張A4紙,全都是關于他巡護地區的各種野生動植物。卓瑪加每次巡護結束,總會搜集很多資料,其他人只能通過卓瑪加了解巡護故事,學習巡護技巧,簡直就是行走的活地圖。
卓瑪加制作的動植物照片
卓瑪加2016年加入了長江源(可可西里)園區生態管護員的隊伍,原來他家里養了40多頭牛、80只羊,按照退牧還草的原則,他現在家里只有20多頭牛,每個月的收入就是管護員工資1800元,生活略顯借據。
卓瑪加的故事傳開后,他成了很多管護員學習的對象。卓瑪加說,沒做管護員之前,他承包別人的牲畜維持生活,平時還打些零工,做了管護員之后,他開始一心一意從事這個職業。“我喜歡這份工作,也是為了下一代生活得更好。”卓瑪加說。
牧民成立合作社,風干肉賣到省外
曲麻萊縣草原面積5338萬畝,2015年該縣各類牲畜存欄量達44.09萬頭,有限的草場資源制約著生態環境恢復和生態畜牧業的發展。與曲麻河鄉相距一個半小時車程的葉格鄉也隸屬于曲麻萊縣,與組建生態管護員隊伍不同,葉格鄉成立了畜牧業合作社,把風干牦牛肉賣到省外,走上了既環保又致富的路子。
曲麻河鄉多秀村干凈而整潔
這個合作社叫葉格鄉紅旗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又叫紅旗村托俄俄加生態畜牧業股份合作小組。該合作社雖然處于群山環繞之中,但是處于通天河和308省道之間,可以說既占據優越的自然條件,又有交通優勢。
該合作社面積千余平米,分為辦公區和工作區。因為風干肉的制作時間為10月到來年4月,所以合作社工作區沒有工作人員,不過,長近30米的風干肉車間似乎暗示著生產時的忙碌景象。
托俄俄加股份合作社為股份制合作社,也即通過股份分紅方式,將牧民手中的草場和牲畜進行整合,目前葉格鄉紅旗村已有97%牧民加入合作社。在整合資源保護生態的同時,還形成了放牧、肉類加工、和手工業編制等產業。
托俄俄加股份合作社理事長旦增才仁介紹,剛開始人均年收入為3000元,現在達到了八九千元,現在一共有27戶牧民,牦牛有400多頭,羊有600余頭。“2013年牧民一共可分紅十三萬五千多,2014年可以分紅十九萬三千多元,2015年達到了六十三萬五千元。”
合作社風干牛肉車間
“現在托俄俄加的風干牦牛肉已經賣到了西藏以及青海省內的果洛和格爾木等地,牌子已經被很多人認可,現在1公斤包裝的風干肉售價380元,還供不應求,很多都是預定的。”旦增才仁說。
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草場保護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原來的牧民都有自己的草場,他們都在自己草場上放牧,草場退化嚴重,把牧民整合進來以后,草場可以合理利用。紅旗村結合當地實際還成立了扶貧合作社以及專業化合作社,使更多牧民合理有序化放牧。
目前曲麻萊縣共有84個畜牧業合作組織,其中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19個,畜牧業合作小組51個,扶貧開發牧業合作社14個。每個合作組織平均參與牧戶25戶120人,年經營效益在40萬元左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