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西野語
2017-10-14 21:24:10
上一篇簡要介紹了一下濟南貢院的規(guī)模,從擺放布置,我們可以感覺到貢院的肅穆莊嚴。而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突出科舉考試的嚴肅性。
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可以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盡管它有種種的不公平、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是還是為下層平民打開了一個通往精英階級的通道。這個制度,不以出身論高下,只以才能論短長,讓“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一次次在我們腳下的土地上上演。
反觀其他國家,由于沒有科舉制度,他們官員的選拔只能以血統(tǒng)論,
貴族和平民分化為兩個階級。僵化的體制讓階級之間的流通趨同于零,貴族再無能,也能統(tǒng)治這個國家,平民再優(yōu)秀,也只能做別人牛馬,時間長久,民間怨氣橫生,英國光榮革命、法國大革命、日本倒幕戰(zhàn)爭接踵而起。戰(zhàn)亂之后,英國首先建立起了文官選拔制度,據(jù)說這個制度就是以中國科舉制度為藍本起草的。
而在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就是鄉(xiāng)試,這場考試即是俗稱的“考舉人”。如果生員通過了這場考試,就有資格做官了。而鄉(xiāng)試的舉辦地,就是各省的省會。濟南貢院就是山東讀書人跳龍門的地方。
(濟南貢院)
為了大家方便了解鄉(xiāng)試的流程,我現(xiàn)在假設在明朝山東省東昌府聊城縣,有一個考生叫小華,我們看看他如何中舉的。
小華,自幼入私塾,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很輕松地便通過了縣試,隨后又通過了院試,取得了“秀才”的稱號,并獲得了參與第二年在省會濟南參加鄉(xiāng)試考試的資格。
眼看著自己就要進入士大夫階層了,小華很是高興,他信心飽滿地開始準備起鄉(xiāng)試來。小華知道,鄉(xiāng)試可不是年年有的,在明清時期,鄉(xiāng)試每三年才舉行一次,一般是定在子、午、卯、酉年,考試時間是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二年就能考四次,這讓小華興奮之余也摻有一絲緊張。
七月中旬,小華從聊城縣啟程了。經過五六天的顛簸,他終于來到了省城濟南。小華在院西大街附近找了個旅店安頓了下來。這是他第一次來濟南,他準備去省城的街道上溜達溜達。
(清末舉子趕考圖)
此時省城的街道邊上擠滿了前來應試的考生,他們有山東其它五府的秀才,還有一些監(jiān)生、貢生。所謂的監(jiān)生,指得是國子監(jiān)的學生,當時國子監(jiān)是國家的最高學府,換句話來說,就是那時候的北大清華,而貢生,則是州府縣學進貢到國子監(jiān)讀書的學生,比如現(xiàn)在山東某高中報送到北大、清華的學生,他們的實力可想而知。
順著院西大街往西走,小華來到了是布政使司衙門門口,在衙門的北邊,他看到有一個榜棚。小華知道在九月份的時候,這里將會張貼榜單,未來的三年是意氣風發(fā)還是埋頭苦讀,就看這張紙上有沒有自己的名字了。
小華溜達了一會兒,便回到了旅店,準備休息一下,迎接幾天后的考試。
而在此時,在距離小華旅店兩公里之遙的皇華館,從京城來的主考、副主考已經入住了。
(濟南貢院的位置)
與小華這些考生相比,主考和副主考要提前兩天入駐貢院。八月初六是官員進駐考場的日子。這天,巡撫衙門要舉行上馬宴,主考(北京下派的翰林)、監(jiān)臨(山東巡撫)、提調(山東布政使)、監(jiān)試(山東按察使)、各同考官(濟南知府、歷城知縣)都要參加。這場宴會,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動員會、宣講會,要讓整個濟南府的老百姓都知道,鄉(xiāng)試要舉行了。
作為京官,又是欽差的主考、副主考當然是這場宴會的主角。為了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主考、副主考從駐地到巡撫衙門的排場也極盡鋪張。他們將身穿朝服出門,坐騎是一個沒有四面帷帳的轎子,轎子正中設有大寶座,蒙著虎皮,左右踏足是兩個木刻的彩獅子。轎桿子上面裹著黃色的彩綢,由八個轎夫肩抬前進。前面棋牌開道、兵丁護衛(wèi),轎子從皇華館出,繞行大街,緩緩的進入了巡撫衙門。這樣的排場自然引發(fā)了許多市民圍觀,小華便在這些人之中,看著主考遠去的身影,小華感慨了一句:“大丈夫當如斯也!”
主考被抬進巡撫衙門之后,下轎走入了正堂,在這里,他率領考試的工作人員面北向皇帝行謝恩禮,然后宴會開始。喝了三杯茶,看了三場戲之后,主考離開了巡撫衙門,向貢院走去。
這時候的貢院,已經被雜役們打掃的干干凈凈,里里外外都有兵丁把守,戒備森嚴。
八月初八,是鄉(xiāng)試開始的日子。
(鄉(xiāng)試試題)
小華需要在初八到十六這九天的時間里,參與三場考試。其中初八到初十為第一場,十一到十三為第二場,十四到十六為第三場。,每場都是第一日入場,第三日交卷。每一場考試結束之后,考生可以休息一晚,不過須持受卷官所發(fā)的簽證才能離開考場。在考試期間,大門、龍門都要加鎖加封。
經過點名、搜檢、領卷、對號后,小華走進了號舍。一般來說,第一場考的是四書,即四書題三道,每道題二百字以上,經義題四道,每道題三百字以上,另作五言八韻詩一首;第二場考的是五經,五經一道,三百字起。詔、判、表、誥一道(類似公務員考試的公文題)第三場考的是時務策五道,即用經學理論知識對當時的時事政治發(fā)表議論或者見解,類似于現(xiàn)在的申論。
八月十六,小華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了考場,一想起這九天的考試,小華就很頭疼,現(xiàn)在的他就想上床好好睡一覺。
九月上旬的寅日或者辰日是發(fā)榜的日子,取龍虎榜的意思。眼瞅著寅日將近,小華開始忐忑起來。
在小華擔驚受怕的同時,貢院里面一片忙碌,閱卷官們在有條不紊地閱卷。閱卷之后還要寫草榜、列正榜、撰副榜,忙的不亦樂乎。
(考生看榜)
寅日清晨,安靜的貢院突然鼓聲大起。主考親持榜單,將其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特備的黃綢采亭內,轎夫肩起,鼓樂、儀仗前導,兵丁護送,出貢院到榜棚街張掛。此時,院西大街、布政司街、榜棚街一帶,已經擠滿了人群。待榜單貼出,萬頭攢動,小華也在人群中間,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頓若飄飄登仙。
這也不怪小華興奮,鄉(xiāng)試中舉的名額是一定的,明朝時山東只有六十九個正榜名額,但是參與考試的生員卻有六千多人,清朝時更是高達萬人,百中取一的幸運感,成人上人的誘惑,范進中舉后的欣喜若狂,我們就不難理解了。
小華中舉之后,他立馬去了布政使司,領取了頂戴、衣帽一套,還有紋銀二十兩,用以做旗匾用。
(鹿鳴宴)
發(fā)榜第二天,他還要去巡撫衙門大堂參與慶功會,號稱“鹿鳴宴”。這一天,撫院是向群眾開放的。老百姓可以進入衙門內,目睹中舉者的風光。宴會的水果、點心還允許老百姓帶回家,據(jù)說吃了這些,能讓學童們文運高照,考試順利。
隨后,小華衣錦還鄉(xiāng),等待他的將是明年春天在北京舉行的會試,他將為“狀元”的名號,進行奮力一搏。
這就是小華在濟南參與鄉(xiāng)試的經過,大家清楚了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朱文龍,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