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17-11-11 12:49:11
市場行情的遇冷致使前來剪桿、裝袋的勞務人員較往年減少。見習記者 劉東寧 攝
今年3月,本報曾以《大蒜之鄉現“買苗賭漲”》為題,報道了我國大蒜主產區濟寧金鄉的大蒜交易行 情,彼時,金鄉大蒜國際交易市場中大蒜的出庫批發價格迫近7元/斤,而省城市面上的大蒜高于每斤10 元,日照大蒜零售價更是高達每斤12.8元。而現下,由于產量的巨幅增加,大蒜的出庫價格維持在2元/ 斤左右,低于入庫價格30%以上,大蒜存儲處于全線虧損的狀態,不少中小存儲商拋售心切。見習記者劉東寧發自濟寧金鄉
蒜價“攔腰砍”
自去年年底至今年5月,全國范圍內的大蒜價格再次持續高企。今年3月中旬,省城市面上的大蒜價格高于每斤10元,萊蕪、日照的大蒜平均零售價格分別高達每斤12.5元和12.8元。亞洲最大產地單品農產品批發市場——金鄉大蒜國際交易市場4月上旬8.6元/斤的大蒜出庫價格更是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
然而持續高企近一年之久的蒜價于今年9月新蒜的相繼入庫宣告結束,并以驚人的速度直線下降。省物價局11月2日發布的《山東省部分居民生活消費品集貿市場零售價格統計》顯示,10月下旬至本月初,我省普通大蒜的集貿市場平均零售價為每斤3.977元,菏澤大蒜的平均售價更是僅有每斤2.72元。而去年同期,我省普通大蒜的集貿市場平均零售價為每斤7.856元,平均零售價最低的青島和萊蕪的蒜價亦為每斤6.5元。同期降幅高達49.38%的蒜價令不少市民笑稱“攔腰砍”。
主產區大蒜產量達到十年最高
談及大蒜價格“攔腰砍”的原因,金鄉大蒜國際交易市場市場部主任徐本合表示,產量巨幅增加是今年秋季以來大蒜價格“跳水”的根本原因。“去年金鄉及周邊副主產區的大蒜種植面積增加20%~25%,今年的每畝單產量亦增加20%~25%,因而金鄉及周邊副主產區340萬噸的總產量較去年增加40%~45%,今年的總產量是近十年以來最大的一年。”
記者同時注意到,2017年大蒜全國四大產區的總產量超過630萬噸,較2016年增加30%以上。由于2015年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近四十年以來的最低溫,致使2016年大蒜減產嚴重,2016年大蒜的收獲價格陡增,全國四大產區及其周邊副主產區的蒜農紛紛擴大種植面積,加之今年春季氣溫偏暖、雨水充沛,大蒜長勢良好,因而實現了今年大蒜的大豐收。
除供給充足的根本原因外,熱錢流入所造成的市場混亂和環保政策的趨緊亦是促成現下蒜價直線下跌的原因。多位金鄉大蒜存儲商告訴記者,雖然今年9月至今市面上大蒜的價格只降不升,但收貨入庫時,大蒜的入庫價格卻經歷了明顯的變化——6月份時,大蒜的入庫價格為每斤1.7元左右,而7月中旬大蒜的入庫價格漲至每斤2.8元左右,最高時迫近每斤3元。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入庫價格由產量所決定,在今年如此之大的產量下出現入庫價格的較大幅度增長,這是很不正常的。“這便是資本運作的結果。7月中旬入庫價格的增長是資金雄厚的‘大戶’爭相搶購囤積造成的,由于大蒜價格的不穩定性,即便是供給充足的今年,仍有人‘鋌而走險’,企圖通過囤積,制造市場的緊張氛圍,從中再牟暴利。”
與此同時,今年夏季以來,環保政策亦對大蒜存儲的下游產業造成沖擊。金鄉當地一蒜片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蒜片的切割會產生大量廢水,當地不少蒜片加工企業減少生產或關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大蒜的需求。“金鄉當地的蒜片加工廠往年總計每天配入大蒜6000~7000噸,但這一數據今年下降了不少,要不目前的庫存量不會這么大,大蒜的價格也不會這么的低。”
部分中小戶想拋售
記者了解到,目前金鄉大蒜國際交易市場的存儲商正處于全線虧損的狀態,不少存儲商,尤其是中小存儲商拋售心切。今年存儲了200多噸大蒜的鄭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7月份,自己的收貨價是每斤2.7元,而目前的出庫價為每斤2.1元,加上冷庫及各類費用,若現在出售,每斤大蒜將虧損1元左右。“去年這個時候出庫的大蒜每斤在4元左右,如果說今年大蒜的零售價是‘攔腰砍’,那出庫批發價就是‘攔膝砍’了。”
鄭先生的境遇便是現下金鄉乃至全國大蒜存儲商境遇的縮影,金鄉大蒜國際交易市場官方網站顯示,近一周以來,市場內普通大蒜的出庫成交價格保持在每斤2.15元上下,均未高于過每斤2.3元。虧損的現實令不少存儲商懊悔當初“打錯了‘蒜’盤”,并不愿繼續觀望,急于拋售。
記者發現,急于拋售并非全部存儲商的選擇,存儲量高達5000噸以上的“大戶”抱有堅守心理。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他們資本較為雄厚,倘若中小存儲商紛紛拋售,庫存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少,那么對他們是個利好。”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曾公開表示,我國亟須構建服務于現代農業的金融體系,以金融手段來平抑農產品的“金融性周期”。構建完善的農業金融體系,越來越豐富的金融手段,必然可以更加有效地平抑農產品“金融性周期”。這才是“蒜你狠”、打錯“蒜”盤等問題的治本之策。
記者手記
拋物線的蒜價和焦灼的心理
時隔八個月再次來到金鄉大蒜國際交易市場,在經紀人服務中心門前交談的存儲商依舊不少,只是他們的臉上添了幾許焦慮與惆悵。較八個月前,“攔膝砍”的出庫價格令中小存儲商進退兩難。沒有任何一位存儲商情愿接受眼下賠本出售的行情,但未來的價格變化令人捉摸不透,回本盈利與更大的虧損存在同樣的可能。
兩天的采訪中,一位從事大蒜存儲交易近三十年的存儲商的話令記者印象最深。“由于大蒜的可存儲性,很多人爭相涌入,大蒜已成為十余年來價格浮動最大的農副產品。蒜價跳水也已不是存儲商們未曾遭遇的打擊。對“蒜”盤較大的存儲商而言,受大蒜價格周期性漲幅所產生的盈利或虧損也許尚可接受,但中小存儲商及蒜農便往往會成為資本運作的犧牲品,“價賤傷農,價貴也傷農”的現實已多次上演,因而規范和引導市場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及正當投資者的穩定利益,以金融手段來平抑農產品的“金融性周期”才是現下的當務之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