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01-23 17:04:01
鄉村振興路 村民有奔頭
——記山東蘭陵縣卞莊鎮代村黨支部書記王傳喜(下)
在山東蘭陵縣代村采訪了一天,才見到王傳喜本人。這個黑紅臉膛、粗壯敦實的山東漢子,開口就笑,略帶歉意。他參加省里的巡回宣講,剛結束就風塵仆仆回到村里。作為十九大黨代表,十九大之后他已經宣講50多場了。
他顧不上休息,只用溫水洗了把臉,就談起來。“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意味著‘三農’工作迎來又一個春天。”在我們看來,王傳喜帶領鄉親們發展現代農業,堅持集體道路,追求共同富裕,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已然走在了最前列。
搞現代農業 田園變公園
“蘭陵國家農業公園是代村鄉村休閑和農業旅游的升級版”
走進坐落在代村的“蘭陵國家農業公園”,滿眼都是各種特色蔬菜水果,還有異域風情的熱帶雨林王國、花香撲鼻的蘭花館,以及古香古色的沂蒙山農耕博物館、沂蒙老街等等。小火車靜靜停在窄軌上,村委委員王傳海說,初春坐小火車賞千畝油菜花,是難得的享受。
這個由王傳喜一手推動、打造的現代農業景觀,遠近聞名,2017年游客近百萬人,光門票收入就達3000多萬元。
“農業公園是鄉村休閑和農業旅游的升級版,是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產物。”王傳喜說。按照設計定位,它既涵蓋園林化的鄉村景觀、生態化的郊野田園,還包涵景觀化的農耕文化、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是一個綜合的現代農業田園景觀。
蘭陵是蔬菜大縣,種植規模110萬畝,帶著露珠的新鮮蔬菜,早上發車,下午就到了上海市民餐桌上。記者有些好奇,有這樣的好基礎,代村為什么卻沒有大規模種植蔬菜?
不是沒搞過,而是王傳喜獨具慧眼、另辟蹊徑。早在2002年,村里調整并流轉土地后,王傳喜就帶領村民搞“五園一帶”,即花卉園、果品園、蔬菜園、良種示范園、農業觀光園和全民健身帶。這已經是農業和旅游的初步結合了。
敏銳的市場眼光和嗅覺,讓王傳喜具備了超前判斷力。他的每一次探索,都給代村帶來新變化。2007年,他請中國農科院規劃設計了萬畝農業示范園,緊鑼密鼓干起來。2012年,又搭上“國家農業公園”的快車,“雙園共建”,代村產業發展迎來井噴時代。跟著王傳喜干,大家都覺得有奔頭。
走集體道路 家園成樂園
“只要村民們舒坦了,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一串亮閃閃的數字,讓人不禁嘖嘖稱嘆:2017年代村村集體收入1.1億元,村集體資產增長到12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6.5萬元。
是什么讓代村變得如此富裕?王傳喜的秘訣在于,他選擇了一條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堅持集體與個人同步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
代村一度是個先進村。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遠學大寨、近學代村”,時任女村支書一下子被提拔為縣委副書記,至今仍是美談。包產到戶后,產量增了,收入高了,細心的王傳喜同時看到,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很快遇到新瓶頸:增收速度慢了,人心慢慢散了,集體漸漸弱了。
王傳喜上任不久,就和“兩委”班子一起,帶著煎餅咸菜開上車,先后到江蘇華西村等地取經,逐步堅定了走集體道路的決心。老村支書李學全說,從河南南街村參觀結束,王傳喜豪情滿懷,在大紅留言本上寫下“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當時覺得不過是一時沖動而已,沒想到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李學全說。
2005年,村民土地統一流轉,改由集體經營;2008年代村又流轉周邊村幾千畝土地,形成萬畝農業示范園。如今村企合一,集體強大,村民富裕。王傳喜介紹,目前投資經營方式,有全民所有、集體股份制;有股份合作制,集體不低于一半的股份;還有混合所有制,集體占大部分股份。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十多年來,王傳喜堅持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除了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征用外,從未賣過一分集體的土地。
“代村東北角一片地,當初有幾個縣里領導曾找過王傳喜,讓他賣給企業搞開發,王傳喜堅決頂住了。”村委委員宋桂云說,現在這片地上建起了大型社區醫院。
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上學有助學獎學金,就業在村內即可解決。看著村民過上幸福日子,王傳喜欣慰地說:“只要老少爺們說我一句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辦全村事情 支部有能人
“選舉咱當村干部,就要對得起大伙兒這份信任”
翻看王傳喜190多本工作筆記,工作內容天天在變,辦公制度卻始終不變,那就是雷打不動的“一天兩會”:“兩委”成員每天早7點半、晚8點開碰頭會。他自己早上6點就到辦公室,晚上9點以后才回家。
好的帶頭人才能帶出一個好班子。“既然全村的老少爺們相信咱,選舉咱當村干部,就要對得起他們的這份信任,一定要把全村的事情辦好,不辜負大家的期望。”王傳喜經常這樣語重心長地對村干部們說。
曾有老板提著一袋子錢來找他,說這是點“喝茶錢”,要他同意出讓集體一塊土地上污染項目。他說,“這么貴的茶我可喝不起”,嚴厲拒絕了。他要求自己的兩個孩子,不能插手村里任何事務。
經常有同學朋友找王傳喜的大兒子王加萌,以為他能搞到農業公園免費門票,一開口就要個十張八張。豈不知,王傳喜從不允許他搞特殊。僅2017年,王加萌就自掏腰包,買了1.7萬元門票。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王傳喜注重把那些既是好人又是能人的黨員吸收進村委會,現在村“兩委”干部中幾乎都是致富帶頭戶。他還制定了黨員幫帶聯系戶制度,先富帶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在調整土地、拆遷舊房等工作中,黨員干部都帶頭沖在前面。
“公生明,廉生威。”王傳喜經常拿這句話告誡村干部,并“約法三章”:村里的工程絕不許親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絕不因沾親帶故徇私,干部選用絕不讓直系親屬沾光。18年來,“兩委”班子經歷過六次換屆選舉,除正常“退休”外,沒有一人因非正常原因落選。村干部經手的錢物上億元,沒有一人因此栽跟頭。
“全國文明創建先進村鎮”、“中國美麗鄉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以及授予王傳喜個人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各種金光燦燦的獎牌擺滿了村委會接待室一面墻。這是對王傳喜,也是對這個“兩委”班子,對這個先進村的最大褒獎。
(人民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