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2018-02-10 18:28:02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少地方也跟上了“流行”趨勢,紛紛推出手機政務軟件,提出的口號也很響亮“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與時俱進,滿足公眾的需要,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原本是件樹立政府形象的好事,但現實中,一些政務軟件卻問題百出,備受詬病,指尖上的便民工程,變成了形象工程。怎么回事,來看記者的調查。
記者在手機應用商店里,輸入“政務服務”進行搜索,立刻出現了上百個政府部門的手機軟件。從省級政府到各區縣政府,很多都有自己的手機軟件。這些軟件普遍評分偏低,下載用戶也很少,有幾款的評論量只有個位數。而這些評論也耐人尋味:“有本事不要通過單位必須下載”;“用政令要求強制下載隸屬私人公司的APP”;“被學院強制要求下載,呵呵。一個政要軟件居然這么不自信?”
這些政務軟件究竟怎么樣?記者嘗試用不同的手機,下載了近40款政務軟件,進行體驗。
山東政務服務的軟件,安裝完成之后,一點開就出現了閃退的情況,記者嘗試在多款手機上安裝,都不同程度的發生了閃退問題,完全無法正常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的政務軟件,點開后,發現瀏覽量并不多,大約每條資訊的瀏覽量都在100次上下。記者點開一條后,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條資訊的瀏覽量立刻增加了10多次。
央視記者 朱慧容:我們再嘗試刷新頁面,無論刷新多少次頁面都沒有變化,證明此時此刻并沒有很多人在跟我們一起瀏覽這個網頁。但是當我們點進去一條資訊之后,再回來發現這條資訊的閱讀量已經增加了10多次。
一個省級政府的政務軟件,首頁中,就亮出了自己的成績單,上線不到一年,訪問量2.6億,下載量超過千萬。看起來,各種服務都挺齊全。
記者隨機點擊首頁“預約診療”,結果出現的卻是一篇文章,讓用戶下載省衛計委開發的另外一款軟件;再來試試“生活繳費”,記者嘗試點開“繳電費”,卻出現了“軟件想要打開支付寶”,點擊同意后,立即跳轉到支付寶的繳費頁面。
這款軟件的滿分5分的評分系統里,只得了2.4分。
用戶點評是這樣的:“各種加載、各種跳轉、沒做好為什么要放上去”。
這些并不是偶然情況,記者一共下載了40多款政務軟件,其中近二分之一都無法正常使用,可以使用的APP當中,大部分用戶評分都不足3分。
測評報告顯示逾四成省部級單位政務軟件使用難
前不久,中國軟件測評中心,針對70多家國家部委和32家省級政府、網站政務軟件的建設情況進行測試。
測評報告顯示:在建設移動手機軟件的省部級單位中,39%的單位,僅提供基于安卓版的應用,與公眾移動終端應用現狀不匹配。對政務軟件缺乏定向管理,山寨版本比比皆是。有損政府形象。更讓人驚訝的一個數據是:超過40%的省部級機構單位的政務軟件存在各種鏈接失敗、兼容性差等不可用的問題。
記者調查:如此“管理”的政務軟件
盡管出錢又出力,但一些政府機構如此“服務”,老百姓很難買賬。這些難用的政務軟件究竟是誰在管理?政府管理部門又作何解釋?接著來看記者調查。
這款頻繁閃退的山東政務服務軟件兩年前就上線了,版權屬于山東省人民政府,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省辦公廳承辦。為了進一步了解更多情況,記者聯系到主管部門。對于閃退問題,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這個情況,需要下載了解一下。
政府工作人員:我得找個應用市場查看一下,都沒查到。
記者:你們自己用嗎?
政府工作人員:我們平時只是管理,沒有用過,你這么喜歡用這個APP嗎?
記者:你也覺得這款軟件沒有人用?
政府工作人員:我看你打幾次電話了,(像你)這么執著用的不大多。這款軟件辦不了事,辦理不行、申報都不行。誰告訴你這款軟件能辦事的?
政務軟件的初衷就是簡化辦理流程、優化政府服務。但是在這位工作人員的描述中,這款軟件什么事都辦不了,只相當于一個手機上的“公告欄”。遇到記者咨詢這款軟件的用法,他甚至覺得有些驚訝。最后這位工作人員給了記者這款軟件開發公司的電話,讓記者咨詢軟件公司。
調查中,記者發現,相當一部分的政務軟件的開發方并不是政府部門,而是軟件公司。嘗試聯系了多家政務軟件開發公司后,記者發現做一款政務軟件的價格并不便宜。
某政務軟件APP開發公司: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比較強大的APP可能都要上百萬。
幾十萬,上百萬的花費建設一個政務軟件,加上后期高額的運營費用,這可不算一筆小開支。但調查中,當記者提到軟件不好用的時候,一些政府部門的回答卻是還沒有弄好,還在建設當中,還在做一些更新。
盡管這些軟件上線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政府部門依然回答還在建設,無法使用是正常的。而當記者聯系這些軟件開發公司時,卻得到了另外的答案。
某政務軟件APP開發公司:我們也跟客戶說了,你這個東西如果這么掛出來,老百姓過來看,本來有這個功能,他打不開,它會有些負面的東西。但是有的領導就認為,這個東西我放在這兒,具體的后期再逐步去完善。
某政務軟件APP開發公司:我們這邊市政府辦公廳在負責,他們說有要求,上面要求必須要做,我們這邊領導說是首先解決有無的問題。
專家分析:政績至上 便民工程成形象工程
設想一下,如果是一個民營企業的軟件,遇到這樣的評分、這樣的反饋,可能團隊早就急壞了,因為沒有用戶,就意味著沒有收入,公司一定難以為繼。但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政務軟件上,工作人員卻顯得習以為常。認為這不是什么嚴重的事情。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
?
記者查找到各地政府工作文件,不少政府都制定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實施方案,一些政府將“電子政務”寫進了十三五規劃當中。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汪玉凱:確實有一個原因就是跟風,別人都搞我們也要搞,而且可能上面對這個考核還有一些要求,新手段、新手法,你采取了沒有啊,這也是很大的推手。
調查中記者發現,很多政府部門對于宣傳自己電子政務方面的工作,樂意之至。這是某直轄市的一篇報道,題目就是該市政務軟件已達21個,市民辦事更方便了。而在專家看來,這樣的宣傳并不科學。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孟慶國:我們強調APP一定是整合式的,不是每個部門建一個APP,到時候我們會眼花繚亂,我們不知道干什么事,要到哪個地方去下載什么樣的APP,反而會引起混亂,讓老百姓感覺不便利。
不僅僅熱衷于政務軟件的數量,瀏覽量、下載量也是被看重的數據,很多政府,都把些寫進了工作文件。但是對這些軟件稍加調查,就會發現,與漂亮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用戶評論中大多數用戶只給出一分的評分。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孟慶國:我認為大多數(政務APP)都是供給式的,咱們政府部門或者技術部門,感覺大家會需要,所以就搞了很多的APP,就是咱們行政部門和技術方兩方的“二人轉”,并沒有很好地去了解老百姓的訴求,聽聽老百姓的聲音,是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央視記者 朱慧容: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發展電子政務,本質上,是要求政府改變工作方式,簡政放權,變管理為服務。不愿意徹底改變原本的方式,但是卻想要跟時髦的互聯網扯上關系,為政績添點色彩,這樣情況下產生的手機軟件注定只能是個形象工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