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8-02-11 15:34:02
昆崳群山
昆崳山保護區工委書記-于善棟
功以才成,業由才興。2017年,昆崳山保護區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觀念,立足生態保護“第一要務”,加強人才的培養、引進、激勵、服務,努力集聚各方人才,為建設“美麗昆崳”提供豐富的智力支撐。
集中優勢“育人才”。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聚才的良方,通過商調、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考等方式,引進自然保護區管理、林業技術等亟需干部人才22名。組建了由沈國舫院士為組長的6人專家組,邀請林科院專家對9項科研課題研討指導6次,新發現野生動物2種。組織考察團分3組赴浙江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學習,黨員干部思想境界、能力素質持續提升。軟硬兼施“聚人才”。堅持把人才工作納入區工委管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人才工作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問題。發揮區工委黨校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邀請埠外專家、本地行家“傳經送寶”。強化對黨員干部生態文明理念、保護區建設、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日常業務等知識的教育培訓,力促黨員干部成為生態保護工作的“政策通”和業務工作的“多面手”。搭建平臺“護人才”。加強教育引導,注重人才發展治理體系的構建,重視政策和服務的精準化,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瞄準問題、精準施策,不斷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
昆崳云海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昆崳山保護區作為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建設“美麗昆崳”,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是最關鍵、最核心的要素。2018年,昆崳山保護區將堅持人才戰略“三部曲”打造最優人才生態。
健全機制,奏響傾力勵才“主題曲”。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時常栽樹。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想代有人才出,不僅要有一套科學的人才培養體制,更需寬嚴相濟的人才管理體制。一是健全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昆崳山保護區將健全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使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按才授崗,用其所長,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營造寬松環境,提供廣闊平臺。二是創新人才考核激勵機制。完善“三定方案”“崗位目標考核辦法”,強化業績意識,把目標任務落實到崗位、量化到人頭,用數據、進度、問題和成績說話,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政治生態。三是建立人才競爭激勵機制。人才如金銅,長在泥沙不速朽。我區將大膽使用人才,健全優秀人才晉升機制。對后備干部實行動態管理,結合日常觀察、專項測評和定期訪談、年終考評、民意調查,對不適宜再作為后備干部的,及時調整,補充文化層次較高、專業性較強的優秀人才,使后備干部隊伍保持充足的數量、較高的素質和合理的結構。
多措并舉,奏響多方聚才“交響曲”。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一是加大力度抓好隊伍建設。人才難得又難知,就要愛惜人才。聚焦生態保護發展主業,擴寬引才半徑,商調群眾能力型、資源保護型、生態農業型、旅游管理型等人才,積極利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等方式,引進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專門技能的工作人員。二是發揮優勢助力人才集聚。著力優化山區的保護發展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山區條件,保護昆崳資源,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人才。謀劃引進重量級科研團隊到保護區開展課題研究,深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積極與其他保護區建立合作關系,加強人才交流,匯聚才智為保護發展獻計獻策。三是立足實際盤活鄉村人才。圍繞建設“美麗鄉村”“文化昆崳”,發展“林家樂”鄉村旅游和特色生態農業,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培養一批“實用型、創業型、旅游型”鄉土人才,強化引導扶持,制定激勵政策、創新開發舉措,讓“田秀才”“土專家”成為促進保護發展、帶動百姓致富的中堅力量。
營造環境,奏響著力育才“協作曲”。堅持環境留人和服務拴心并行,著力打造適應適宜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發展的優越環境。堅持把環境打造作為吸引人才的有力砝碼,促進人才茁壯成長、各盡其能。一是在理論學習中進步。通過業務培訓、學術講座、現場教學、個人自學等途徑,放眼觀察世界,堅定理想,刻苦學習,掌握新知,增強本領,提升生態保護意識,繼續鼓勵工作人員圍繞保護區科研課題領辦科研項目,支持干部參加多種形式的學歷進修班,接受相關行業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培訓,做到專博相結合,求知修身共進步。針對新形勢下保護發展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組織干部職工閱讀學習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叢書、編發生態主題“昆崳簡報”、懸掛機關文化宣傳刊板等形式,深化對生態保護的理解和共識。二是在實踐鍛煉中成長。堅持選派基本素質好、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干部到美麗山村建設、計劃生育、違建拆除、信訪維穩等條件艱苦、情況復雜的一線歷練,在“賽馬中相馬”,在實踐中識才,保證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創新有條件、發展有空間。有針對性地選派年輕干部到上級部門以干代訓,開闊視野、積累經驗、增長才干。三是在結對幫扶中強化技能。選擇經驗豐富、能力突出、作風扎實的科級領導干部,與年輕干部結對,及時把握學習、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突出傳授工作方式方法、基層工作適用的知識與技能,處置突發事件和調處矛盾糾紛的基本原則、方法與技巧,對其工作中的弱項與不足進行指正,通過“言傳身教”,把年輕干部“扶上馬、送一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