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18-02-24 14:25:02
原本想買保本型理財產品,卻輕信戰友之子被“忽悠”買了私募基金,兩年時間相繼投入400萬,最后稀里糊涂賠了57萬,淄博馮大爺的遭遇讓人唏噓不已。如今,回過味來的馮大爺多方奔走投訴,奈何證券公司、客戶經理以及行業協會各有各的理,讓馮大爺不知如何是好。
退休老人400萬元被“忽悠”購買私募基金 虧損57萬元
今年2月初,市民馮大爺撥打了本網熱線電話0533-7996966稱,自己被戰友兒子王某某“誘導”購買了400萬私募基金,虧損57萬元。“因為是戰友的兒子,加上他又是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桓臺中心大街營業部網點的總經理,所以,我對這個晚輩十分信任。”馮大爺告訴記者,他于2015年開戶,交了5萬元,2016年5月王某某開始向馮大爺推薦理財產品,5月份他首次用100萬元購買了第一支名叫“歐亞盛世”的理財產品,6月份又100萬元購買了第二支“海中灣寧泰”理財產品,當天下午又追加了100萬元,7月份他再次100萬元購買了第三支基金。三個月內,馮大爺一共購買了400萬元的基金。
“購買成功之后,我就再也沒有管過這些基金,直到2017年1月份,到桓臺營業部網點查詢時才發現產生虧損,當時通過大廳工作人員才得知我購買的這些基金都是私募基金。”馮大爺說,當時他立即找到王某某詢問情況,可他一直推脫,直到2017年5月份左右,馮大爺自己的損失達到了57萬,王某某就開始向他推銷期貨、期權、股票等另一些風險更高的產品,并聲稱可以通過這些產品來賺回前期的損失。“王某某當時稱他自己2015年在股市賺了500萬,股市跌到最后還凈賺300多萬,我的損失也可以很快通過這些方式賺回來,由此我對他產生懷疑。”馮大爺說。
網點經理故意隱瞞 未做風險提示?
馮大爺告訴記者,當初他明確和王某某說過要購買保證本金的前提下,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可王某某在向其推薦理財產品時,卻未說明是私募基金,也沒有做任何風險提示,只是極力宣傳產品非常好、本金安全、收益高達35%,員工、客戶都托關系才能購買等等。“2016年他依次誘導我購買了三支同類產品,其中第二支叫“海中灣寧泰”的私募基金讓我在不到一年時間里虧損57萬。除了第一支產品有紙質合同、問卷、回訪電話外,從第二支開始就沒了紙質合同、問卷、和任何回訪電話。因為我不能獨立操作電腦,為了保證賣出這三支產品,王某某從調查問卷到回訪電話的答復,都是王某和工作人員手把手的教。”馮大爺說。
馮大爺說,他多次找王某某詢問此事怎么解決,可王某某一再推脫。“發現虧損之后,我給王某某打電話詢問,當初為什么不告訴我是私募基金,簽合同時也不提醒風險的大小。王某某解釋說,當時想的太好,覺得很安全。”
無奈之下,馮大爺將此事反映給了山東證監局。“1月16日山東證券協會楊主任和調解員楊通海來淄博進行調解,在調解過程中,當著調解領導的面王某某還推銷收益11%的產品,仍然不說明這些產品的風險,仍然說很安全,想通過銷售這些高風險產品來抵消他的違規行為。”馮大爺告訴記者,王某某在調解當天提供不出任何關于自己按規定做過風險提示和沒有欺騙銷售的證據。對電話錄音和承諾過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給他挑選高收益理財產品“引誘”其購買私募基金的事情也沒有否認。
中泰證券:經調查沒有發現桓臺營業部存在違規銷售
記者聽取馮大爺提供的錄音資料發現,馮大爺曾多次向王某某詢問當初購買產品時為何未提醒風險和產品的性質,而王某某的回復中并沒有否認這一點,稱“當時覺得太樂觀”。
隨后,記者撥打了王某某的電話了解情況,一直無人接聽。
緊接著記者來到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了解情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稱,經過公司調查,簽約合同時已告知投資人產品是私募基金,并提示過風險。至于馮大爺的電話錄音證據,他們沒有見過也沒有聽過,如果投資人有充分的證據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記者再次撥打王某某的電話,他稱正在開會不方便,會后再聯系。
“從一開始,馮大爺就知道是私募基金,我們都有回訪電話錄音,之前山東證券協會來協調的時候,我們也都在調解函上簽字。我一會可以把這些資料都發給你。”王某某回電說。
截至發稿時,記者也沒有收到王某某口中所說的資料,再次撥打王某某電話一直無人接聽。事實究竟如何,中國山東網將繼續關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