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8-03-11 08:57:03
王天明在玉石上進行雕刻 記者劉玉樂 攝
還記得明代魏學洢《核舟記》里精致的微雕嗎?在濟南也有這樣一位奇人,他能在半厘米長的發絲上刻下11個字,持200倍放大鏡才能看清;在米粒大小的玉石上刻下一首唐詩,字跡工整……
從業余到專業苦練30多年
7日,王天明家客廳展示柜里擺滿了他的微雕作品,各種玉石上刻著文字、畫像。
王天明今年70歲,鉆研微雕已30多年。退休前他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在山東教育印務中心從事宣傳工作。業余時間,他喜歡揮毫潑墨,埋頭書畫。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微雕藝術,從此沉迷其中。
他用鋼筆從寫小字練起,技藝進步后往玉石上雕刻。由于自幼喜歡書畫,工作后又干過4年鉗工,他進步神速,為精進技藝,他帶著作品找到了山東工藝書史研究所的高級畫師楊瑞生。他看后,只說了一個“淺”字。“他是在說我的作品淺,我繼續求教,臨別他又說了一個‘練’字。”王天明說,在他的理解中,老先生是說他技術還不到家,還得再練,“現在我又多了層領會,就是還得練‘心’,練耐性。”此后,每天王天明都會埋頭苦練。
一根頭發絲上刻11個字
王天明的工作臺就擺在客廳一角,上面擺放著各種刻刀、工具。其中一件刻刀與市面常見的自動鉛筆無二,據介紹,這件工具的獨特之處就在于,里面的鉛芯換成了鋼芯,鋼頭是王天明自己磨制的,“比發絲還細。”
談及發絲,就不得不提起王天明的一件代表作。他從抽屜里掏出放置玉石的小盒,乍看并無特別之處。仔細觀察才能看到,玉石上的“紅線”里放著一根白發,隱約可見有黑色印記排列其中。借助200倍的放大鏡才能清晰看到,發絲上豎排的“和平統一 天下為公 天明刻”11個字,下方還有個紅色的印記,王天明說這是他的印章。
王天明說,發絲表面圓滑,他想辦法將其削平,隨后又克服固定發絲、刻字、上色等難關,耗費1年多時間才完成。“很容易就扎斷了,前后刻了上百根發絲,才成了這么一根。”他還介紹,發絲刻字不借助任何放大器材,全憑經驗,“刻的時候看不到,刻完用放大鏡才看到效果。成了以后再上色。”
在其家中,還有件米粒大的玉石,上面刻著密密麻麻的字。持放大鏡看,竟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古稀之年免費收徒傳承絕技
王天明說,想練這門手藝,最先要有的是書畫基礎。其次是手巧,再有便是耐心,“微雕是個細致活,如果坐不住,肯定干不成。”
2013年,王天明憑著精湛的技藝被評為濟南市微雕非遺傳承人。2016年,他被評為山東省微雕非遺傳承人。邁入古稀之年,王天明最大的心愿便是把這份手藝傳承下去。2017年底,他辦班免費授課,有100多人報名,幾經篩選后,現在還剩7人。“加上之前收的2人,我已經有9個徒弟,希望他們能夠把這份技藝傳承下去。”
原標題:“刀尖”上跳舞的七旬微雕藝人:不用放大鏡他在頭發絲上刻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