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8-04-03 10:57:04
王輝向島民講解日常用藥應該注意什么
膠東在線消息 有許多令人敬仰的醫者,感動著我們。鐘南山站在抗擊SARS的第一線,以令人景仰的學術勇氣、高尚的醫德給予人們戰勝疫情的力量;高耀潔、桂希恩他們給艾滋病患者帶去了希望,照亮他們的未來;李春燕多年行走在苗寨,用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正是因為這份感動,讓王輝選擇了山東省中醫藥專科學校,成為一名醫學專業大學生,從此,她便堅定了一個信念,也要做一個行走在第一線的醫生,用自己的力量,踐行醫者的職責。
2008年作為三支一扶大學生,她來到了小欽島衛生院工作,是全院唯一的一名醫生。2011年9月期滿后,在老百姓的挽留下她又干了3年,于2014年正式考入了小欽島衛生院,至今已在小欽島衛生院工作了10個年頭。
有人說她傻,因為把人生最好的10年奉獻給了海島;回到老家,有人說她跟社會脫節,因為常年在島內的生活,已經使她漸漸忘記了城市的繁華;有人說她不孝,因為作為家里唯一的孩子,她不能夠常伴父母左右,甚至一年也見不了幾天面......的確,青春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旅途中一朵艷麗的鮮花,在這10年的時間里她錯過了太多,也放棄了太多,可是她仍然不后悔,因為這10年是不尋常的10年,是她學有所成,踐行理想的最有意義的10年,是許多技術高超的醫生或許都不曾經歷過的10年。
2008年對她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她從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專業畢業,懷著一顆赤誠的心,響應黨中央和政府的號召:到農村去,到基層去,到人民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她毅然報考了山東省的“三支一扶”計劃,并通過嚴格的考試、考核、體檢,以優異成績被錄取,成為了海島一名光榮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務者。
2008年11月2日,是她永生難忘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她在長島接受了兩個月的培訓之后正式到達其服務地——小欽島鄉的日子。從長島碼頭乘坐客船,近4個小時之后到達小欽島鄉小欽島村,在小欽島,她受到了鄉、村領導以及村民的熱烈歡迎,醫院院長將她接到了醫院所在地。雖然海島條件艱難,但是醫院領導盡最大努力滿足她的需求,照顧她的生活、幫助她的工作、囑托她注意安全,幫助她很快實現了從學校到社會,從學生到工作者的轉變。條件雖然是艱苦的,但是她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愛上了她的工作,愛上了踐行人生理想的奮斗的感覺,也更加堅定了她志愿服務的信心和決心。
初到海島,艱苦的海島的生活環境讓她極不適應,作為一個在縣城長大的孩子來說,淡水資源不足、交通不便、物資不充裕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像錘子一樣一記記地敲在她的身上,蜘蛛、壁虎、蝎子等等她見都沒見過的小動物每每讓她無法入睡;與此同時,工作的過程更是艱難和辛苦的,臨床工作對她來說尤為復雜,雖然她大學畢業,也在兩所不同的三甲醫院實習學習了兩年,但是她感覺依然顯得那么淺薄;雖然這里是鄉鎮衛生院,但是由于海島交通、經濟、人口規模等方面原因,在這個900左右人口的小島上,檢查儀器少看病全靠經驗,對于她——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顯得尤為困難,許許多多無法預料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接踵而至,讓她有些力不從心,內心中升騰起的挫敗感和之前想大干一番的想法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特別是在只有一個人的夜里,她無數次地有了打道回府的念頭。可是,當她想起哪些榜樣,看到院長鼓勵的眼神和村民們求助的目光,想起“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這句誓言賦予的神圣感與責任感的時候,她就會重新燃起希望,在工作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臨床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并且在這五年的時間里,她都努力做到:臨床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本技能靈活化。
她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五年,她學會了很多、很多,也為村民做了很多,雖然累,但是當她看到村民們感激的目光時,內心升騰起的是滿滿的幸福,也感受到了不尋常的生命的意義。海島地方小、人少,很多年輕人都到島外工作,人口老齡化嚴重,心腦血管病多發,海上高危作業不慎所帶來的各種不同的肢體骨折關節撕脫時有發生。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地刻在她的腦海里,那是她在這里工作一年左右的時間,一天上午衛生院的門被咣地一聲推開了,一個人急匆匆地走進來說有漁民在出海作業過程中受傷,現停放在碼頭,她一聽就馬上拿著急救箱和擔架跟著去了,到現場第一眼就看見了暴露在外面的肘關節和變形的前臂。肘關節撕脫、前臂的多處骨折、小腿的多處骨折。這種肢體的多發性骨折她一次都沒有獨立處理過,一時有一種不知道從何下手的感覺,可是轉眼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時,她想,作為這個海島上唯一一個醫生,承載的不僅僅是救治他們的技術,更多的是他們的希望,于是她鎮定下來,上前給患者做初步的檢查,然后止血固定。然后為了患者可以盡快的得到完善的治療,用最快的時間向鄉里領導匯報申請救援。事后,她認真回想了事情的經過,思考了很多,要怎么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為基層衛生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優秀醫生呢?光有書本的理論知識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豐富的臨床知識和熟練的臨床技能。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王輝一方面更加虛心地向同事們學習、請教,學習他們豐富的臨床技能經驗;另一方面,切實深入了解病例,抓住每一個自我提高的機會,無論在什么崗位,勤于實踐都是非常重要的。現在那位患者已經活動自如完全恢復了,但每次看見到她的時候還是總忘不了說一聲謝謝。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別人的肯定,她對工作充滿了信心,也堅信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她相信,只要不斷努力不論地方大小,不論生活和工作條件如何,一定都會有所收獲。
海島人民世世代代都有著海一樣寬廣的胸懷,在忙碌工作的同時,王輝也常常被一種感動包圍著。在這里待的時間久了她幾乎認識每一位常住居民,有的時候病人因就醫匆忙而忘記帶錢,她就會讓病人先把藥帶回去,以后再來醫院付錢,她從來不擔心病人會不會來付錢,也從來沒有人會不來付錢。那種憨厚與樸實深深打動了她。和海島人也漸漸由陌生到熟悉,現在王輝早已把島上的900多位海島人當成了自己的家里人,閑暇時可以開玩笑,可以拉家常,那些有慢性病的爺爺奶奶每次來買藥即使他們不用說也知道他們需要的是什么,很親切,他們就像王輝的爺爺奶奶一樣,她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健康,希望他們因為她可以減少一些病痛。在島上王輝除了出診就是待在衛生院,即使出診也要跟附近小賣部大姐交代好她去了哪里,以便有急事能夠迅速找到她,不論什么時間,只要有病人需要,王輝都會認真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服務來減輕病人痛苦。
有人說,你在這里服務一段時間就要走了,豈不是白干了?也有人說,在這里窩著,都三十多了還沒成家,為工作付出太多,不值得!不,王輝告訴他們,青春需要的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我們年輕人需要的就是這樣一段志愿服務的經歷,她在這里學到了許多在學校里、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她在這里得到了鍛煉,讓王輝對現實、對基層有了更加理性的了解和認識。雖然王輝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海島醫生的一員,但在這里她真正感覺到自己給這座海島帶來力量和希望。她也相信無論自己以后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上,她都不會忘記曾經在渤海深處播種過希望。
如今王輝早已把這個1.14平方公里的渤海灣里的小島當成了她的第二個故鄉,在這里有收獲、有辛酸、有壓抑、有快樂,在以后的時間里她也會一如既往地站在基層,行走在第一線,繼續發揚志愿服務精神,以兢兢業業、勇于創新的作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更大的進步。王輝說她感謝國家,給她的青春一個機會,讓她能夠在祖國的一個角落,默默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感謝淳樸的海島親人,給予她的信任和關懷,讓她能夠在這樣一片凈土上,用她的雙手實現自己的理想;感謝“三支一扶”政策,讓她有機會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奉獻自己的青春,放飛理想。用10年的時間詮釋青春,無怨無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