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8-04-13 06:56:04
濟南市2017年主要經濟指標
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037.5億元,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比11.10%,在全省排第2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7.5、10.0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12.32%,在全省排第2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8967元,增長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過8%。
在《2017年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中顯示,2017年,濟南市國民經濟平穩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在全省位次達到了2000年以來最好水平,各項經濟指標在全省排名前列。全市呈現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量質齊升、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發展更快
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全省排位靠前
2017年,濟南市緊緊圍繞“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的中心任務,全力建設“453”工作體系,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升質量效益,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在全省位次達到18年以來最好水平。
公報顯示,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7201.96億元,比上年增長8.0%,占全省比重達到9.91%,比上年提高0.16個百分點,占比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比11.10%,居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占比8.05%,居第4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12.32%,居第2位;第三產業占GDP比重59.9%,居第1位。
以GDP增速來看,在北方的副省級城市中,濟南GDP增速排在首位,且近幾年一直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作為實體經濟的典型代表,工業向好發展是支撐全市經濟增速全面回升的主要原因。2017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8.9%;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037.5億元,增長12.4%;實現利潤381.1億元,增長13.0%。
記者從濟南市統計局獲悉,2015年、2016年全市GDP增速分別達8.1%、7.8%。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全市201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8967元,增長6.6%。
質量更高
新動能新經濟逐步取代高耗能產業
各項經濟指標平穩向好,離不開高端高質量產業的支撐。從公報可以看出,經濟發展的最有力支撐為第二產業,其中尤以高新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主力,屬于高端高質發展。2017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0.2%,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0.9%,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高端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5.6%。
工業優化升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增幅在全省位次創10年來最好水平。新動能、新經濟加快發展。全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7.5個、10.0個百分點;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9.5億元,同比增長13.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值2661.2億元,同比增長20.1%。
在全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三去一降一補”也取得積極成效。去年全市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六大高耗能行業實現增加值同比下降13.0%,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4.4%。初步核算,萬元GDP能耗下降18.6%。
變化更大
治霾治堵見成效 城鄉面貌明顯變化
對于濟南市來說,不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達到18年以來最好水平,城市建設也讓人耳目一新。過去的一年,人們對濟南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天越來越藍、交通越來越便利,而這些變化讓人不禁聯想到我市一連串的治霾治堵攻堅戰。
去年,全市環境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十大措施。取締整改“散亂污”企業7190家,全面淘汰了323臺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完成氣代煤、電代煤改造11.6萬戶、清潔燃煤替代39萬戶。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53.1萬千瓦,占全市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3.7%。這一系列舉措直接提升了全市空氣質量。去年,市區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達到185天,同比增加22天;藍繁天數233天,增加30天。
與此同時,全市2017年共完成45項治堵任務,交通狀況一度向好。石濟客專開通運行,105公里快速路閉環成網,新開通公交線路37條,打通了27條斷頭路、瓶頸路,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進,這些舉措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全市的交通擁堵狀況。
2017年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同比增加26.3平方公里,綠地覆蓋率達40.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8平方米,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生活更美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8%
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和城市建設水平的提高,也讓濟南人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在全市各項經濟指標增速全面利好的大背景下,去年濟南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16年增幅超過8%。公報顯示,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42元,增長8.3%,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94元,增長8.1%,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8:1,與上年持平。
脫貧攻堅不斷克難。全年實現1.56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超額完成年度脫貧計劃;完成151個貧困村飲水安全工程、3508戶貧困戶危房改造;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277元。
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全市連續13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待遇,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實現“七連漲”。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26.99萬和408.02萬。
原標題:濟南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18年來最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