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說古談今
2018-05-03 10:10:05
山東交涉員公署17名外交職員殉難,遇難者家庭生計困難,國民政府根據標準和等級為遺屬們進行了撫恤,海外同胞也紛紛向遺屬們捐款,遇難者家屬們才得以勉強度日。但國民政府昔日“面子工程”的光鮮與后來的冷落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恐怕死去的烈士們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寒心。
遇難的外交部第一司第一科科長張鴻漸,曾獲英國牛津大學碩士和法國里昂大學博士學位。1928年4月,蔡公時奉命組建山東交涉署時,曾幾次到他家聘任他任交涉署參議。張鴻漸去世時年僅32歲,工作還不到一年,當時他的妻子何桂青剛懷孕三個月。為了紀念丈夫,何桂青將遺腹子取名“張濟貞”(即濟南的“濟”、忠貞的“貞”),并獨自將孩子撫養成人。由于張鴻漸原籍江寧縣,財政部就把他的撫恤補助金轉到原籍,由江寧縣發放。何桂青幾次赴江寧縣領取撫恤補助金,財務局出納員王升禮卻借故刁難,就是不發給她。原來江寧縣縣長王堯看中了何桂青,圖謀不軌,故意指使出納員不發給她撫恤補助金,想以此為要挾,迫其就范。剛烈的何桂青忍無可忍,向國民政府進行了告發,縣長王堯和出納員王升禮被撤職,何桂青才領取撫恤金。
外交部科長譚顯章的遺孀徐煜珍也有著同樣的遭遇。財政部把住在北平(北京)的譚顯章的撫恤金突然轉給河北省大清縣代發。徐煜珍往返大清縣數次,分文未領到。不得已報經外交部轉財政部,才由北平(北京)發放。譚顯章家是遇難人員家庭中生活最困難的,譚顯章家里有7個孩子,當時小的才2歲,最大的僅12歲,全家八九口人,全指望在國民政府外交部供職的譚顯章。譚顯章遇難后,孩子上學,全家吃住壓力很大。他的遺孀徐煜珍幾次給國民政府報告,減免了學費,外交部還給徐煜珍安排了一個只領工資,不用上班的“書記員”工作。
遇難烈士遺屬中最有活動能力的當屬蔡公時夫人郭景鸞和譚顯章的夫人徐煜珍。郭景鸞出生于汕頭富商家庭,自幼喜愛詩詞、書法,仰慕蔡公時的書法、詩詞,遂結為秦晉之好,婚后夫唱婦隨。
蔡公時遇難后,她繼承先夫的遺愿,經常關心北京蔡公時學校,積極籌劃興教辦學。她鼓勵說服吳鐵成、蔣作賓、吳醒漢等40名達官貴人,聯名上書國民政府在上海修建蔡公時學校。1929年2月5日,蔡夫人親自到南京游說辦學,引起了國民政府重視,責令上海市政府撥出土地作為校址,回到上海后,她又忙于選擇校址。由于建校資金不足,蔡夫人兩次申請到新加坡籌捐。
譚顯章夫人徐煜珍家在廣東中山縣,也出生于當地名門望族,她的父親徐禮焯和孫中山是同窗好友。譚顯章遇難后,她一個人拉扯著7個孩子艱難度日,她與譚顯章好友發動了修建顯章紀念學院或紀念濟案先烈譚顯章學校。為了募集建校資金,她于1930年8月15日報告國民政府,赴南洋募捐建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康鵬)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號——說古談今,就能查閱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