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5-05 07:43:05
皮薄核小,落地即碎,這是萊陽梨長途運輸的“痛點”,這直接導致果農在路邊擺攤賣梨成了常態。梨農后代王俊杰改變了這一傳統銷售模式,他利用自己所學為萊陽梨找到一個好“婆家”,把萊陽梨從地攤搬上了互聯網。
王俊杰把萊陽梨從地攤搬上互聯網。
從省城辭職返鄉,為萊陽梨“找婆家”
提起王俊杰,在萊陽市電商圈里算是名人,別看年齡不大,但他卻改變了萊陽梨傳統銷售模式,把萊陽梨從地攤搬上互聯網,銷量大價格還高,旺季日銷近千箱,全年銷售額達到300多萬元,成為十里八鄉最大的萊陽梨銷售電商。
王俊杰1989年出生,2012年從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多媒體專業畢業后,就在濟南一家電商公司從事設計和美工。“因為從事電商行業,我也經常關注一些電商論壇,2014年是互聯網生鮮元年,各大互聯網平臺都在推廣生鮮產品,人們對健康原生態食材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于是我就想到家鄉的萊陽梨,萊陽梨雖然品質優良,但傳統銷售方式讓梨農守著‘金娃娃’卻找不到市場。看到父母每年都為賣梨犯愁,心里總是感覺酸酸的。何不借此機會回家在網上賣梨去。”
2014年9月,王俊杰辭去工作回鄉創業。他注冊淘寶店鋪“沙田果業”,在網上銷售萊陽梨。把萊陽梨通過電商銷售到各地,首先要解決的是包裝問題,確保梨不被磕碰。王俊杰最后找到了辦法:每個梨必須把梨柄剪掉,因為梨柄是木質的,受到撞擊會碰傷梨;每個梨套上兩層網套,都有一個單獨的格子間。裝完箱后,外面再加套一個包裝箱。“我這樣包裝,一個成年人站在箱子上,都不會傷到里面的梨。”王俊杰說。
銷量大價格還高,旺季日銷近1000箱。
擺攤賣梨成歷史,讓村民一起致富
皮薄核小,落地即碎,這是萊陽梨長途運輸的“痛點”,這直接導致果農在路邊擺攤賣梨成了常態。梨農后代王俊杰改變了這一傳統銷售模式,他利用自己所學為萊陽梨找到一個好“婆家”,把萊陽梨從地攤搬上了互聯網。
王俊杰所在的五龍河畔的照旺莊鎮蘆兒港村正是萊陽梨主產地之一,清朝時被作為皇家貢品。“梨長在沙地里,所以我把店鋪起名‘沙田果業’。”初步嘗試成功后,王俊杰感到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要徹底改變萊陽梨靠擺地攤銷售這種低端的經營模式,還需要更多人的加入。
為此,王俊杰開始挨家挨戶上門做動員工作。村里人都知道:老王家那小子要在電腦上賣梨。但對于電商這種新事物,村民們普遍不了解,起初也多有擔憂。王俊杰再三勸說:“我幫你們在網上賣,賣好了咱們大家都得利,就算賣得不好,也只不過和原來一樣,不會有什么損失。”
最終,2015年3月,沙田果業合作社正式成立,“最初只有9戶社員,現在發展到30戶。”王俊杰說,“未來希望更多的農戶加入。”對加入合作社的社員,王俊杰提出以下要求:必須施用有機肥,必須達到糖度要求才能采摘。
“我家有10畝梨園全部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給的收購價按照規格不同每斤3元-3.5元。”合作社社員梨農孔祥梅說,“有了合作社賣梨確實方便不少,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去大道邊上擺攤賣梨了,現在又快又省心。”
“我們村有500多戶,3400多畝梨園,家家戶戶都種梨。”蘆兒港村委會主任王英杰說,“利用電商平臺進行銷售,銷量大、價格高,農民切切實實得到了實惠,現在村里能有近一半的梨農將梨賣給合作社。”
瞄準膠東水果,全年都是銷售旺季
除了在生態種植上下功夫,王俊杰還在研究多種經營。“每年萊陽梨的產量就那么些,賣完了就完了,但開拓的渠道和市場不能閑著。”王俊杰說,“除了萊陽梨,我們琢磨從萊陽梨輻射到整個膠東水果,比如煙臺蘋果、福山大櫻桃等,要讓店鋪一年四季都有水果賣,全年沒有淡季都是旺季。”現在除萊陽梨外,王俊杰的合作社同時種植和銷售黃金梨、新高梨、豐水梨、煙臺蘋果、大櫻桃、藍莓、南瓜、秋葵、西紅柿等農特產品。
王俊杰在創業前,母親患有心臟病,需要做心臟搭橋手術,可家里拿不出這么多錢來。做了一年的電商后,他帶著母親到青島做了手術,除了新農合報銷之外,他掏了8萬多元。“這些錢都是我賺到的。”王俊杰說,“創業確實改變了我很多,讓我的家庭變得寬裕,讓我能在家盡孝,還讓我收獲了愛情。”
王俊杰的女朋友就是他此前合作的紙箱廠老板的女兒。“之前不認識,后來通過業務聯系逐漸認識,發現他人生目標很明確,很踏實,很努力,一個人創業白手起家很不容易。”王俊杰女朋友張雪說,“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家人也逐漸轉變看法,同意我們在一起,并支持我們的事業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楠楠 趙金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