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晚報
2018-05-07 16:33:05
勞動,是個很鄭重的詞兒,嚴肅,充滿力量。勞動最能顯現作為人的品質和美德。青島市勞模、垃圾中轉車維修工井立遷,14年如一日,蜷身在油污、水漬甚至刺鼻的酸臭味之間,維修了4000多輛垃圾車。記者采訪的時候,他剛從搶修車間出來,身上還穿著來不及更換的工服,前襟和袖口的油污顯然已經洗不掉了。每天他都連軸轉,有時半夜也會被好幾個電話叫醒——車輛出了故障不及時維修,不僅垃圾運不出去,駕駛員強行運輸還存在安全隱患,極可能發生事故,一切都來不得半點馬虎,他要求自己必須隨叫隨到。
能吃苦奮戰在維修最前線
井立遷是青島市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垃圾中轉車維修工,憑借著吃苦耐勞的韌勁和潛心好學的精神,他用14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外來務工人員、輪胎修理工到垃圾中轉車輛維修大拿的人生蛻變。現在,每天維護十幾臺垃圾車,不管大故障還是小毛病,他都能快速而準確地給出判斷,手到病除。“最忙的時候一天要維修二十多輛垃圾車。有時候車在半路拋了錨,車里還裝著垃圾,他爬到車底下維修,全神貫注搶時間,根本無暇顧及垃圾污水滴到了頭上和身上。
按照規定,工作時間是早上8時30分到晚上6時,可他常年在8時之前就到了單位,先檢查一下維修車輛,把需要進維修地溝的停到位,可以快速修理的先完成。一天的工作結束以后也不等于完全下班了,“有些垃圾車在晚上作業,出現故障需要馬上趕到現場維修。經常是晚上剛睡下,就被電話鈴聲吵醒。修完回來,剛躺下,電話又響了,有時一個晚上被叫醒四五次。”
“修好它”是井立遷的關鍵詞,為了這個目的,他常年不分寒冬酷暑,匍匐在車底下排查故障。站在維修最前線,這是他的生命慣性也是他的職業素養,和班組成員一起保障垃圾運輸車輛正常運轉。
愛鉆研改造設備節約成本
2004年,井立遷剛剛高中畢業,作為外來務工者進入青島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開始修補垃圾轉運車的輪胎。沒過多久,修理輪胎對于井立遷來說就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于是,他被安排到車輛維修班組,干起了修車。
隨著環衛設施投入加大,以往單一機械式的垃圾中轉設備、車輛逐漸被自動化、信息化、集成化設備和車輛取代,維修工作難度也在加大。這幾年,只有高中文憑的井立遷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業務鉆研上,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更新專業知識,熟知各類新式設備、車輛的技術性能,迅速成為一名維修的行家里手。
比如,井立遷發現轉運容器密封條使用期限為兩年,每更換一次密封條的市場價接近6000元,而且密封性能差,存在嚴重的灑漏現象,便利用工余時間反復思考摸索,通過逐個對容器門掛鉤的夾緊焊接改造,提高了容器門關閉時的夾緊力和容器整體的密封性,有效地避免了作業過程中的灑漏現象,僅這項改造就為公司節約資金18萬余元。
正是憑借著勇于探索、積極創新的熱情,井立遷在實踐中又成功進行了幾項技改——車輛邊燈改造提高了轉運車行駛的安全性和維護的便利性;車尾接油盒改造避免了油液對車燈及后牌造成污損,提升了車輛整潔度。
重情義高薪待遇聘請不走
井立遷身上透露出一股匠人精神。嗜之越篤,技巧越工——因為熱愛,他竭其心智;因為熱愛,他窮其工力;因為熱愛,他不計得失;因為熱愛,他專注堅守。
“目前,環衛物流園共有垃圾車維修工13名,需要負責37輛垃圾轉運車的日常維護和維修工作。”井立遷說,有些維修工受不了艱苦的工作環境,往往干了一年左右便仰仗剛剛上手的維修技術離職了。維修工是目前最緊缺的工種之一,井立遷技術全面,經驗豐富,想高薪聘請的汽車修理公司不在少數,但都被他一一拒絕了。有人笑他死心眼,他卻說,“離開這里也許每月能多拿兩三千塊,但我在這里干了14年,和師傅、同事們朝夕相處,早就像家人一樣了。”
14年來,井立遷完成了從實干型、技能型向知識型、價值型員工的轉變,這位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工匠,先后獲得中國環境衛生協會“爭優創新先進基層工作者”“青島市優秀青年崗位能手”“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今年又榮獲了青島市勞模稱號。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梁超 王占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