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水母網
2018-05-10 11:31:05
煙臺實施“雙演”工程,創新戲曲體驗模式,助推戲曲傳承發展———
讓戲曲瑰寶深入人心
水母網5月10日訊(YMG記者 鐘嘉琳 攝影報道)春意正濃,市呂劇院“雙演”巡演的腳步沒有停歇,演職人員們連續走進開發區潮水鎮三村、海陽留格莊院下村和棲霞桃村鎮宅子頭村,為村民們帶來了呂劇《母老虎上轎》和《姊妹易嫁之后》。劇團所到之處,村民們紛紛趕來,拿著小凳早早開始占上了座。看著演職人員門忙碌裝臺,村民也自發送水送茶、幫著忙里忙外。村民的熱情讓演職人員們備受感動,大家忘記了連日奔波的辛苦,鼓足勁兒為群眾送上精彩的演出,掌聲和歡笑聲彌漫了整個村莊。
今年以來,煙臺構建多維度戲曲傳承發展體系,組織“雙演”工程選拔的優秀劇目巡演,計劃推動膠東紅色文化題材現代呂劇《西海之光》等登上舞臺,同時創新“賞、聽、驗”一體的戲曲傳播體驗模式,推進傳統戲曲深入人心,實現文化惠民。
“雙演”機制激活戲曲資源
市呂劇院的下鄉演出,是今年入春以來全市“雙演”惠民巡演的一個縮影。煙臺“雙演”工程以全市現有10個專業藝術院團、14個公共文化館、150個社會演藝團體為主體對象,逢單年重點實施匯演選拔,對入選優秀劇(節)目給予獎補,激勵藝術創作;逢雙年組織選拔的優秀劇(節)目巡演,按照政府搭臺、部門統籌、供需對接、群眾受益的模式進行,展示創作成果,并按巡演場次給予獎補,惠民利民。并采取各項措施扶持魯東京劇文化促進會、煙臺市芝罘區京劇研究會、煙臺文昌戲友俱樂部、煙臺東方文化市場呂劇團、海陽春花藝術中心、煙臺思翰戲曲藝術學校等全市十大戲曲組織。
“雙演”實施以來,激活了各類文化藝術資源,帶動了相關的劇本創作、音樂創作、演藝要素等廣泛參與其中,形成強勁的聯動效應,為煙臺市引領區域文化風尚、躋身全國有文化影響力的城市行列積淀了自信與實力。同時,煙臺通過建立“雙演”機制,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對選拔劇目和巡演進行獎補,變“普惠式”投入為“以獎代補式”投入,加強績效考核,實施全程監管,有效調動了國有文藝院團創作演出的積極性,為推進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精品劇目引領戲曲繁榮發展
為振興“京劇碼頭”,傳承戲曲文化,煙臺著眼戲曲事業長遠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制定了全市戲曲發展“十三五”規劃,激勵全市戲曲院團投向膠東紅色文化題材和現實題材創作。全市創排推出了現代京劇《煙臺解放》、《黨員登記表》,新編歷史劇《闖王進京》,現實題材呂劇《感動中國劉盛蘭》、《登海夢》,京劇《寸草心》等,成績斐然。
專業藝術院團以“文化走親”形式,赴基層演出,重點向偏遠農村、貧困村傾斜,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看上大戲,并為戲迷票友面對面地輔導教唱。設立市縣鎮村四級“百姓大舞臺”,為全市莊戶劇團和戲迷票友“草根明星”搭建平臺,同唱盛世曲,展現新風采。全市“百姓大舞臺”每年演出達到萬場以上,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創新戲曲體驗模式
創新傳播體驗模式,讓戲曲文化深入人心。從“互聯網+”網絡直播觀演模式,到京劇文化“賞、聽、驗”“三位一體”展覽模式,在煙臺,戲曲體驗模式已經從傳統走向創新多元。
為擴大演出受眾面,市呂劇院利用互聯網APP技術開通了網絡直播模式,今年2月2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呂劇專場《釵頭鳳》演出成為“首秀”,首開煙臺戲曲網絡直播的先河,方便戲迷朋友們用手機同步觀賞,受到廣泛歡迎。近期,隨著市京劇院小劇場操控系統和硬件設備更新升級,也將推行網絡直播觀演模式,讓京劇走進千家萬戶。推行戲曲藝術體驗模式,通過媒體報名征集等形式,特別推出針對中小學生的煙臺市京劇院、呂劇院“開放日”、“體驗日”活動,識樂器、繪臉譜、扮戲裝、上鏡頭,體驗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傳承中華文脈。
創立京劇文化“賞、聽、驗”“三位一體”展覽模式。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推進煙臺京劇之城建設,煙臺注重發揮各大公共文化機構對于京劇文化的傳播功能,提升煙臺沿海開放城市的層次與品位。
展覽之“賞”,運用京劇服飾、兵器、樂器、京劇臉譜、道具、文獻史料等直觀表現,又選取最具膠東地域特色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剪紙、面塑、木版年畫等來呈現京劇人物和京劇故事。展覽生動再現中國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以及煙臺“京劇碼頭”的形成與興盛,其新穎時尚、構思巧妙的策展模式在國內尚屬首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