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文齊魯
2018-06-18 22:29:06
山東省文物局在“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公布了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修復師”名單,入選的121名文物修復師,專業涉及陶瓷器、玉石器、青銅器、書法繪畫、古建等13個類別。蔡友振所在的單位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負責對這些修復師進行信息管理。
其實,文物修復師蔡友振是個標準的“80后”,他和文物結緣要追溯到大學報志愿時,一開始他并沒報與文物相關的專業,但最終被調劑到了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有趣的動手過程和修復之后的成就感讓他逐漸對專業產生了興趣。他大學時第一次實踐課便是對彩繪陶器進行修復,在實驗室中,兩三人一組修復陶器碎片,對陶器表面的彩繪進行清理、加固。
盡管學習的理論難免枯燥,但文物背后的故事讓蔡友振著迷。比如為什么一些漢代陶俑比較殘破,深究其中便會發現,有的是被盜墓賊打爛的,因為盜墓賊更想要玉器、銅器等“價值比較高”的文物,有些器物破碎則是由于墓葬棺槨坍塌所致。
2006年蔡友振畢業后正式成為了一名文物修復師。每天與文物打交道,一開始難免感到寂寞。但從事了十幾年的文物保護修復工作,蔡友振發現自己的性子變得越來越沉穩。他笑言自己一天不修復文物就好像少了什么東西。每看到一件破損文物,總想盡快弄清楚它背后的故事和修復方法。
蔡友振依稀記得他工作后修復的第一件文物是一尊小型精美銅佛像。修復過程中最難忘的是器物的矯形以及做舊。有美術功底的人對于這項工作就能凸顯出優勢,他們對顏料色彩的把握比較準確到位,一般很快就能調出需要的顏色。而初學者,很難一次成功,這需要多次嘗試,從失敗中總結經驗,逐步提高技術水平。
在大眾眼中,文物修復師有著神秘的色彩,而在蔡友振看來,他們的職業和大多工作也有相似之處,比如工作前期準備:簽到、穿戴工作服、填寫工作計劃、修復工具檢查、文物出庫登記、領取文物等。目前他們修復的大多是館藏文物,工作場所一般在地市博物館進行,且修復場所均配備安防、消防設施及通風設備,保證器物安全和修復師人身安全。
做好文物修復,不僅要手巧,文化底蘊也很重要。
蔡友振在修復銅首
蔡友振和其他幾位同事曾修復過一件隋代大鐵佛首,從實施方案細化、技術風險評估、文物本體修復到后期搬運存放,足足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件鐵佛首高110厘米,重150公斤,修復難點不僅在于器物較大,操作不便,還在于佛首面部殘缺嚴重,如下巴、嘴唇、鼻等部位缺了近三分之一,需要將佛首面部神態、神韻修復到位。
第一次佛首面部修復并不理想。蔡友振便查閱了不同年代佛像造型的歷史資料,待修復的鐵佛首是隋代文物,保留了北朝造像的特點,同時又體現了向唐代過渡的特點,面部比較豐滿。經過一番研究,修復師們才找到了感覺。當然修復工作必須在有依據的情況下實施,不能憑空臆造,佛首面部修復同樣如此。修復師根據佛首面部的對稱性,參考相對完整部位,測繪各部分尺寸并繪制圖紙,然后再著手修復。
銅席鎮修復前
蔡友振還修復過一個漢代銅席鎮,器物造型別致、制作精美。所謂席鎮,就是古人用來壓席子的器具,造型各異,如蝙蝠、鹿、仙鶴等造型,寓意“福祿壽”。他修復的席鎮是鹿的造型,代表著高官厚祿,也蘊含著古人對福祿壽的向往。材質主要是青銅和貝殼。只見銅鹿的背部馱著一枚大貝殼,貝殼頂部緊貼鹿角,造型別致,席鎮中含有鉛塊,起到墊壓作用。這件席鎮鹿角和貝殼部分缺損。其中鹿角部分為銅質,通過傳統修復工藝銅皮打制、鏨刻、補配;貝殼殘缺處選用古代遺址出土貝殼,研磨成粉后通過現代膠結材料調和,塑形補配。后期再通過調制顏料、做舊處理,使之整體協調自然。
銅席鎮修復后
蔡友振感慨,這些文物都是古代優秀傳統工藝的印證,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即使是局部很小的飾件,制造工藝也特別精美。他曾修復的一件銅鋪,腹部一周透雕有鏤空獸頭,盡管獸頭面部直徑只有幾毫米,但是動物的眼睛、鼻子依然清晰、逼真,造型特別傳神。
令蔡友振稱贊的還有一個銅壺造型的官方度量衡,類似于量杯,這是過去人們生活實物的見證。蔡友振在清理度量衡表面時發現壺身刻有文字,通過銘文信息提取,可以了解器物作為官量的標準,該器物為第十件,應該為一組出現,對于研究當時的官量標準具有重要實物參考價值。這件度量衡的腹、底部殘缺,需要塑形補配。修復工作需要測繪尺寸、建模,通過銅皮淬火工藝處理,提高材料可塑性,然后根據各部分詳實數據,進行剪切、塑形、焊接補配處理。
度量衡銘文拓片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物保護修復的理念也發生著變化。“我們的文物修復觀念和國外有一定差別。”蔡友振說,國外文物保護修復注重可辨識性,讓人能看出哪些部分是修復過的,哪些是原始面貌。比如意大利古建筑羅馬柱的修復,大部分采用磚石來修補,并沒有進行做舊處理,尊重歷史的原真性。而從中國傳統文化來看,講究事物的美感和整體統一、協調性,這也是中西方修復理念不同的體現。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物修復理念的融合,先進的修復理念也逐漸影響著當代的文物修復,也促使文物修復工作上一個臺階。
作為一名“80后”,在蔡友振看來,文物修復不僅是手藝活,還充滿著高科技的色彩。
當前文物修復注重分析檢測技術的應用,這也為文物修復提供了精準依據,比如為文物做一次“X光片”探傷檢測。古代青銅器在鑄造時,會設置墊片(也叫芯撐)來保證內外范之間的空腔。有些文物為了節省銅料,在局部如足、耳等部位設置“盲芯”,減輕器物重量。這些信息在器物外邊一般是看不到的,通過拍攝“X光”探傷照片,文物內部結構便一目了然,這對于文物制作工藝研究和后期修復工作都有很大幫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范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