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8-06-24 09:53:06
人才振興
□ 本報記者 毛鑫鑫 徐超超
于新悅
“尊敬的楊雷:中秋節憶鄉愁,一物一思念。唐村人的鄉愁在潘氏祠堂屹立三百余年的古柏青黛里,在王爐石婆婆像前祈福兒孫安康的回憶里,在西田泥咕咕吹出的古樸拙雅的哨聲里……鄉愁難舍,鄉音難改,故土難離!游子想念家鄉,家人更盼您回家!”2017年中秋節前,在煙臺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國內市場部經理的楊雷,收到了一封來自鄒城市唐村鎮老家的書信。像這樣的家信,唐村鎮黨委、政府一共寄出了158封。
中秋節當天,40多位離家短則幾年、長則數十年的唐村人回來了,迎接他們的,是家鄉熟悉的舞蹈和美酒,還有一場名為“月是故鄉明 鄉賢回鄉懇談”的活動。
鄉村振興難,最難在人才,中高端人才不愿意來,來了也難留下。面對這一狀況,唐村鎮選擇從離家游子入手,本著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開放思維,給從鎮里走出去的有為鄉賢廣下返鄉帖,同時組織各村干部積極“外出拜鄉賢”,邀他們回鄉看看家鄉的變化,有主意的出主意,有資源的牽牽線,讓“鄉愁”成為解決鄉村人才困境的紐帶。
“這夢想小鎮搞得真不錯,你們看這泥人,真的是把咱們小時候玩的東西做成了現在年輕人也喜歡的文創產品了!”從北京回來的田聰很激動,在他看來,文創產業是當下炙手可熱的朝陽產業,找準方向走下去準沒錯。
讓鎮里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田聰回北京后沒多久,他就帶著幾個文化傳媒公司的朋友前來考察,并初步擬定了文化產業的投資意向。
在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工作的李興鋒,向鎮里提出了開展反季野菜種植的建議;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董繼棟,希望提升家鄉知名度,讓更多人關注和支持唐村發展……158封家信喚回的不僅是離家的游子,更是他們愿意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的心。
“像楊雷、田聰這樣從村里走出去的優秀大學生,看得多、懂得多。”唐村鎮楊春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傳德說,人才振興需要借力,而最容易借的力量,就是那些把根扎在了故鄉的游子們。
記者手記
一封家信,恢復了游子和家鄉的聯系,唐村鎮以血緣和鄉愁為紐帶,充分帶動在外鄉賢的力量,為農村建設爭取了更多資源,也讓在外鄉賢成為了鄉村振興中的一股特殊人才力量。這啟發我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不能忽視任何一種有益的力量,并且要充分加以利用,切實激發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
唐村鎮“外出拜鄉賢”不以他們的社會地位、官職大小、經濟實力為準繩,拜訪誰不拜訪誰完完全全由村民自己說了算,評選本地鄉賢不設標準,不限名額,給村民更大的自由裁量權,充分發揮了鄉賢在家鄉建設中的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