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8-07-09 08:56:07
5月份,群康生產的雪糕再次回到濟南人身邊。 記者劉彪 攝(資料照片)
上世紀九十年代,群康引進意大利甜筒生產線。 企業供圖
37年來,它生產的食品是濟南人餐桌升級的真實寫照。從1981年的“人造肉”,到1986年的群康桃酥,再到1990年的群康甜筒,直到現在的“爽”“豆排”,群康食品廠的產品伴隨了整整四代濟南人。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群康曾是山東冷食行業的龍頭,也一度經歷資金鏈斷裂、工廠停產的窘狀。但在經歷了生死掙扎蛻變之后,這個已經有37年歷史的老企業還是站了起來。今年5月,群康再次復蘇,它生產的“爽”,也再次回到了濟南人的身邊。
正如濟南群康集團董事長于宏昌所說,改革開放的浪潮有起有伏。
從生產“人造肉”到拿下意大利甜筒生產線
走進現在的群康辦公樓4樓,走廊的牌匾上依然清楚記錄著群康的歷史。“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施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1981年濟南歷下群康植物蛋白廠應運而生。”
1981年的群康還是個集體企業。“那時候東關大隊有鉚焊一廠(歷下鍋爐廠前身),五交化商場——現在還在對面,以及群康植物蛋白廠等幾家集體企業。”當時肉類供應不足,群康植物蛋白廠就將豆粕加工制成植物蛋白肉,俗稱“人造肉”。于宏昌說,植物蛋白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一時,從濟南遠銷到天津、沈陽、哈爾濱等地。5年后,群康植物蛋白廠更名為群康食品廠,產品也轉為生產糕點、桃酥等。
1986年,濟南市政府帶隊到歐洲考察,去意大利定了幾套外國設備。其中就有一條意大利甜筒生產線,也正是這條生產線決定了群康生產冷食的方向。“那時候國外設備大家都看不懂、不敢動。外方就派人來教,這一學就是3年,直到1990年才真正出產品。”于宏昌說,當時的群康甜筒定價兩毛一支,后來漲到五毛錢一支,一直賣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而當時同時期的冰棍僅五分錢一支。“賣得很快,銷售額也很高,供不應求。”
最紅火時冷飲曾占濟南市場七成份額
其實,隨著改革開放后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濟南的冷飲廠可以說已“百花齊放”。早期的蔬菜公司冷飲部(蔬冷)、濟南市牛奶廠(今天的佳寶)以及鐵路上的濟南信號工廠、濟鋼冷飲廠等都生產冰棍、雪糕。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濟南有200多家冷飲廠,當時市民常吃的就有勝利食品廠的空心冰,蔬冷的紫雪糕、花生乳,牛奶廠的香芋、并蒂蓮,以及群康食品廠的意大利脆筒。
“外地冷飲很難打進來,相反我們走出去的挺好。”于宏昌說,在旺季,群康的意大利甜筒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最多的時候能到3000多萬元,群康成為濟南市計劃單列單位。可以說,群康是濟南市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冷食行業龍頭。
“我們就是搭上了改革開放的列車。”于宏昌說。1998年改制的時候,群康食品廠普通工人工資一個月僅60元。由集體企業轉變為股份制之后僅一年的時間,工人工資就達到每月600元,到了2002年,群康員工月工資均過千元。
正是在2000年左右,濟南冷飲市場開始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到了2003年前后,濟南冷飲企業縮減到20多家。再到2010年前后,僅剩群康、夏君樂、章丘圣水等三四家本地冷飲企業瓜分市場。“2001年我們在大橋鎮(現大橋街辦)蓋了新廠,那時候就成立了濟南市冷飲研發中心,群康從300多人擴張到800多人。”于宏昌介紹,第一款產品香芋雪糕、以及“爽”冰棍就是當年在研發中心研發出來的。自此之后,群康每年都研發推出十幾款產品,好的時候能到幾十種。2006年前后,群康的銷售額到一兩個億。企業最紅火的時候,年產值達到8億元,在濟南的市場份額占到70%以上,即便是山東市場,也能達到30%左右的份額,是當之無愧的山東冷食行業龍頭。
“1998年到2008年間,企業凈資產增長100倍,人均收入增長20倍,從幾十元到上千元,發多少錢,工人自己說了算。”來自企業的縱向對比,更深刻地展現在市民的直觀感受之中——到2008年,濟南市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個群康冷飲專柜。
經歷資金鏈斷裂低谷企業停工兩年多
但是前進的道路上也有風險。2008年時,群康的年產值一度過5個億,發展勢頭迅猛。相較而言,當時至2010年左右的這一時間段,不少中小微企業由于缺少抵押物,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融資難、融資貴讓各方都怨聲載道。在此背景下,“互聯互保”的模式誕生,即公司之間互相擔保從銀行獲取貸款。一旦擔保成功,企業之間的風險也互相承擔。
作為扎根濟南近40年的老品牌,濟南群康集團也與一家名為“興和公司”的企業“互聯互保”了。然而天有不測風云,“興和公司”擴張太快,既需要在綜合保稅區內建工廠,還籌劃在孫村興建晶體生產基地等項目,2013年底,因資金鏈斷裂被查封,作為“互聯互保”的濟南群康,需承擔同等償債責任。
“事件發生前,企業經營狀況良好,連續多年在全省企業信用評級中獲得最高級別。”于宏昌說,那之后,群康60多個銀行賬戶被查封,企業被“興和公司”的債權人追債,陷入資金鏈斷裂困局。
在企業出問題的那個階段,群康職工無一人離職。相反,于宏昌勸慰員工暫時離開,“等廠子好的時候再回來。”自2016年夏季開始,群康雪糕從市場上消失了。
群康歸來近兩個月銷售額達5000萬
今年5月4日,在經山東首例合并破產和解程序后,群康冷飲重新開工。對于宏昌來說,今年終于有點“爽”了。“現在我們在積極恢復渠道,到目前為止,濟南的鋪貨率已經達到50%。”于宏昌告訴記者,從今年5月8日召開記者招待會到7月1日濟南第一個持續高溫天氣,濟南群康冷飲銷售額已經達到5000萬左右,按照這個勢頭,到8月底,群康冷飲能達到至少1個億的銷售額。
“現在還是暫由淄博一家具有資質的食品加工廠代生產,我們的新廠址還在規劃中。”于宏昌表示,原生產基地由于市政規劃被拆遷,群康新廠選址已定在唐王鎮,新廠房占地大概100畝至120畝,預計產值將達到6億元至10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群康還首次公開了“爽”的配方秘密。在老配方中,主要原料是銀耳和冰糖。“我們做的食品經得住老百姓的考驗,是口碑食品。”于宏昌說,群康人敢于擔當,群康集團做的也是百年食品、百年企業。“爽樂千萬家”既是“爽”的廣告詞,也是群康人一直以來堅持的口碑。
時至今日,于宏昌深刻體會到,衡量一個企業的成功不能光看產值,還要看無形資產。在改革開放的發展過程中,商機和魄力是勇立潮頭的關鍵。“有可能一個浪頭打下去,但只要我們把握住了機會,企業即便一時出現了問題,也會慢慢緩過勁兒來,再立潮頭。”這是過來人的話。
原標題:最火的時候“爽”走出低谷更需要“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