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8-02 09:38:08
7月31日,濟南拆違拆臨行動“壓茬推進”到金雞嶺腳下。這天下午,濟南舜耕街道辦事處聯合市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一棟兩千余平方米的違建別墅實施了拆除。這標志著萬眾矚目的金雞嶺別墅區拆違拆臨攻堅戰已正式打響。
邁出這一步并不容易。金雞嶺作為不少市民眼中的“濟南最大的違建別墅區”,早已納入拆違拆臨的工作日程,甚至自去年8月始,就進入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督辦事項“一覽表”。但是,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除了一些“外圍”性的工作,針對這一片區的拆違拆臨行動總給人以游移不決的印象。這塊“硬骨頭”究竟還啃不啃?而今,拆違現場鏗鏗鏘鏘的機器聲,一掃人們心中的疑云,以實際行動及時宣示了將拆違拆臨進行到底的決心。
對拆違拆臨行動而言,金雞嶺別墅區是公認的“硬骨頭”。這不僅是因為能在山腳下甚至山體上建別墅的往往都不是一般人,更是因為,這個別墅區的“歷史淵源非常復雜”——這個“濟南最大的違建別墅區”總計有一百七十座別墅。其中,絕大多數已主動提供房產證、土地證等相關證件,尚未提供任何證件的二十棟(處)。即便某些證件在合法合規性上存在缺陷和瑕疵,只要相關證件沒有被依法正式撤銷,負責拆違拆臨的部門也得“認賬”,不能因為某種壓力而毫無顧忌,簡單粗暴地進行行動。按照行政法信賴保護原則,行政管理相對人對行政權力的正當合理信賴應當予以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生效的行政行為,確需改變行政行為的,對于由此給相對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補償。
有鑒于此,面對金雞嶺別墅區這樣的“硬骨頭”,相關部門除了嚴格甄別、敢于亮劍,還必須認真省察,在為有關歷史欠賬“埋單”的同時,努力以更好的公共治理方式防范同樣的“硬骨頭”再生。啃好“硬骨頭”注定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這不僅需要敢于動真碰硬的勇氣,更需要精細管控的能力。相關各方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下足各種“繡花”的功夫。
自啟動以來,濟南市拆違拆臨行動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不僅以雷厲風行的治理風暴維護了公平正義,更以摧枯拉朽之勢明顯地改變了省城濟南的面貌。相關各方為此付出的汗水與智慧,早已贏得了廣大市民的尊敬與激賞。接下來,進入“深水區”的拆違拆臨行動還將面對更多更硬的“硬骨頭”。作為矢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山東龍頭”,濟南需要且完全有能力啃好各種“硬骨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王學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