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8-16 10:26:08
齊魯網8月16日訊(通訊員:劉相華)來自兗礦集團的王占棟是山東菏澤定陶區黃店鎮陳樓村的第一書記。別看他個頭不高,年齡不大,在這個一千多戶的陳樓村幾乎是人人服氣——有腦子,肯干事,說話做事咯嘣脆。說起他來,老鄉們紛紛翹起大拇指。
王占棟在陳樓村掛職第一書記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來,他圍繞鄉村振興這個大題目,認真思考“帶支部創事業,帶能人創產業,帶群眾創家業”的作業題,抓黨建,促脫貧,提交了一份堪稱優秀的答卷。
九宮格法抓黨建
陳樓村共有3000名村民,130多名黨員。“調研的時候就發現,我們這個村的班子建設薄弱,老黨員人數比較多,組織生活也不健全,村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強。”王占棟說,這是目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普遍問題。
王占棟牢記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當好村級黨組織建設的組織者,成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領路人。
為了激活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王占棟自創了九宮格黨建工作法。他把全村按照九宮格的方式劃分為九個單元,每個單元設置一名格長,一名副格長,兩名監督員。
“這些職務都是經過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的,格長必須由黨員擔任,凡是村里的事物都是通過格長傳達下去,基層的情況也通過他們匯總上來。”王占棟說,與九宮格同時展開的是村務公開和財務公開兩項硬制度,把村里的家底明明白白的告知村民,規范村委管理和黨員管理,激發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熱情。
九宮格黨建法把大家的心氣聚在了一起,把黨員的精氣神提溜了起來。黨員帶頭義務出工,為低保戶翻蓋新房,修橋鋪路,為村里安裝路燈等等,受到了村民的稱贊。
王占棟說,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扶貧幫扶,一定多幾個領頭的好黨員!
撥亮一盞燈 照耀一大片
“脫貧的關鍵是發展適合農村集體經濟的產業。”王占棟的著眼點是大力選樹扶持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在陳樓村,有兩個能人:一個是水果種植大王陳洪亮,一個是紡織大王牛文霞。
陳洪亮2014年回鄉創業,王占棟不僅幫助他修建了去往果園的連心橋,還幫他引入互聯網+的新模式,為十幾萬斤的水果找到了銷路。同時在王占棟的協調下,爭取到了擴大規模的100多萬資金。“流轉土地100畝,村民每年收入12萬元;吸收勞動力50多人,直接帶動村民收入7萬多元。隨著種植基地規模的增加,這個數字還會增加。”王占棟算了這么一筆賬。
剛進入今年秋天,陳洪亮的15萬斤綠色生態葡萄就已經以高價賣出去了一大半。站在自己的種植基地門前他躊躇滿志:“一期土地流轉100畝,主要種植為葡萄,二期再發展200畝全國最優良品種葡萄,再種200畝獼猴桃,打造菏澤市最大的有機葡萄和獼猴桃種植基地。”
紡織大王牛文霞的大洋制衣加工車間,在王占棟的幫扶下擴大了廠房面積,而且還以村集體的名義入股10萬元,按照每年13%的投資回報,簽署了10年的長期合作協議。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廠里的工人也隨之擴展到40多人,每人每天的工資收入也調到了60元錢以上。一年下來村民能增收近100多萬元。
“扶貧既要靠輸血,更為關鍵的是造血。”在王占棟的積極協調下,省專項旅游資金100萬元已經下文,區旅游局正在規劃項目;省扶貧資金一百二十萬元已經撥付到村,供四季采摘的8個高端大棚基本竣工;村內陳家林項目也正在規劃中……
村里的老人們三三兩兩蹲在大棚的附近,指指點點:陳樓村看到希望嘍!
把村捯飭得像城里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生態宜居”的關鍵在于農村環境整治工作。
“美麗鄉村建設,首先要在硬件上有改變。”王占棟說到做到,一年的時間內,陳樓村新修建了7座橋梁,4.5公里的道路,安裝了1000多盞路燈,整治了3000米的下水道,新建了2個文化廣場,配備了36個環保垃圾桶,是全區第一個完成綠化的村莊;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并建立健全環境衛生整治的村規民約,村民的生活質量立馬改觀。夏天晚上,老人們扇著扇子在路燈下乘涼,孩子們在路上撒歡。村里的夜晚終于有了城里的歡騰勁。
環境宜居了,更不能讓貧困戶餓著肚子看風景。奔小康的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79歲的馬金文是陳樓村的低保戶,獨自一人生活,無依無靠,所住的房子破舊不堪,每逢雨天就漏水。王占棟自籌資金把馬金文家里的房子重新翻修了一遍,徹底解決了漏雨的問題。
一年多多的時間,陳樓村的貧困戶已經由原來的48戶153人減至目前的24戶45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