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8-08-18 10:05:08
伊萊特重工鍛壓出全球最大整體軋環。該軋環直徑16米,重126噸,打破了原世界最大鍛環直徑10米的紀錄。(資料照片)
“‘鐵匠之鄉’章丘,除網紅手工鐵鍋外,還有重工鍛造。鍛造也能玩兒出花來!”
說這句話時,牛余剛眼睛里溢出興奮。他是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萊特重工”)的總裁。這家企業,今年將一個直徑16米環件軋制成型,打破最大鍛環直徑10米的世界紀錄——企業持有“大國重器”,將鍛造制造能力拉到新的極限。
章丘城東工業園,是明水經濟開發區“一園四區”中的一個。在這個民營企業聚集的園區中,企業嗅覺靈敏、身段敏捷,單個企業正在沖擊“80名工人一年創造20億元產能”紀錄。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吸引世界目光。
工業不冒煙
“雖然園區企業以制造業為主,但廠區都已用上清潔能源,所以都非常干凈。”官莊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是無煙工業區域。
從產品產出和能源消耗方面看,工業園中的新舊動能轉換成就表現更明顯:此前產品是煤礦、石料、石灰和磚瓦,如今是重工制造業產品,鍛壓鑄件成為主角;在能源消耗方面,從最初的煤炭轉為天然氣,又轉換為而今的清潔能源——水和電。
廠房因此更干凈。盡管園區緊挨著章丘城區,但不妨礙章丘成為山水園林城市。
時間倒退至2003年,伴隨著政務區、大學園區和企業搬遷,章丘開始規劃建設城東工業園。2006年,城東工業園在官莊街道的產業格局中地位尚輕。到2017年,官莊街道的稅收收入里,70%來自城東工業園的制造業企業。
當年,這個街道中,八成產值來自資源類企業。工業園發展模式,還是“傻大黑粗”。12年間,煤炭廠、石料廠等資源類企業被關停,主力扶持工業制造企業。數據顯示,官莊街道先后關停5家煤井、22家石料礦、12家石灰廠和35家磚瓦廠。到國家環保部門大規模清理小、散、亂、污企業的時候,官莊街道的資源類企業已提早完成產業淘汰。
做世界第一
2006年成立的伊萊特重工,從名不見經傳到登頂世界第一,用了12年,靠的是技術創新。2018年5月30日,外徑達16米的世界最大整體鍛環在章丘區下線,標志著中國徑軸式軋制制造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整體軋環、軋筒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工業基礎部件,常用于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重型火箭、重型煉化、超大盾構機、海上風電等大型裝備大載荷、高承壓部位。
這種鍛壓技術因節省能源、近凈成形、高產高效,被視為“綠色鍛造”技術。目前,全球掌握單重100噸以上軋環技術的企業屈指可數,但伊萊特重工將自己掌握的技術等級,提高至200噸。
2016年7月,伊萊特在新三板成功掛牌。201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45億元、出口創匯4100萬美元,實現利潤1.39億元。今年,公司打算從新三板退市,沖擊IPO。牛余剛說,作為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與新舊動能轉換先要轉換思想,定好自己的“音”,唱好自己的“調”。
老牛很硬氣地說,“不久的將來,公司大鍛件事業部80人團隊將創造20億元的年產值。”
小球換大球
擁有30年歷史的山東華民鋼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民鋼球”)是園區的“老企業”,已找到了“鋼球新玩法”。
他們主要生產礦山研磨介質磨球、磨棒。“小球比成本,大球比質量”,公司總經理臧華勛介紹,隨著鋼材價格上漲、人工費用和國際運費的提升,公司生產的小球在國際上逐漸失去價格優勢。企業轉而重點研發、生產直徑100毫米以上的大球。
用原來的技術和設備,兩名工人1分鐘僅能生產8粒大球;而國外的先進設備1分鐘能生產20-40粒大球,且不需要工人操作。這種差距讓臧華勛羨慕不已。技術攻關,成為轉換關鍵。
他們研制的“旋切滾鍛鋼球自動化生產設備流水線”,生產效率是傳統空氣錘鍛打工藝的30倍,自主研發的“磨棒自動化生產設備流水線”,可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完成多種型號的高碳合金鋼磨棒生產,比傳統磨棒生產效率提高10倍。
如今,華民鋼球大直徑鋼球的產能不輸國外先進企業,各項技術指標填補國內空白,被中國鍛壓協會評定為中國鍛球行業綜合實力第一。“未來3年,發展目標是年生產10萬噸高質量耐磨介質,不再在量上下功夫。”臧華勛說。
再繪新圖景
從伊萊特、華能鋼球到城東工業園,企業和工業園的變遷,其實是章丘“產業、城市雙提升”的縮影。
發展至今日,城東工業園占地面積4000畝,入住企業95家,2017年園區實現銷售收入148億元、納稅20.2億元,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和集聚效應。
章丘撤市設區后,產城融合成大勢所趨。城東工業園范圍內,官莊街道辦事處又布局一處占地500畝的特色園區——高端裝備制造特色小鎮,計劃5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以上,重點引進電子產業、高端裝備制業企業,打造創新創業高地、產業投資洼地和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未來還結合片區的區位優勢,發展工業旅游項目。園區借鑒蘇州工業園的模式,規劃有標準化廠房、辦公樓、商場、藍領和白領公寓、職工休閑娛樂活動中心及服務大廳,企業可以“拎包入住”。
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業簽約,準備入住。未來,裝備制造業將產生綜合年銷售收入100億元。
“減”出品質來
環境和政策,為正在開展新舊動能轉換探索的企業帶來信心。
制造型企業的新動能賽跑,是拼技術、拼研發,而持久動力,一方面出于企業的自發需求,另一方面受惠于園區和政策的支持。
稅收優惠給企業增添技術研發投入的信心。最近3年,伊萊特重工累計享受所得稅減免3216萬元。在5.5億元大型項目的引進過程中,項目減免、抵扣稅款約計7700多萬元,占整個項目總投資的14%。此舉極大地推動項目的順利投產,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今年5月1日起,制造業增值稅率從17%降至16%;7月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實行,僅3個工作日,章丘區稅務局將1400余萬元的留抵稅款退到伊萊特重工賬戶。“今年下半年,我們計劃投資82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這1400萬元退稅來得太及時。”企業財務人員表示。
老牛說,章丘鍛造企業從原來1400家減少到400余家,野蠻發展時期已過去。隨著城東工業園的基礎設施走向完善,再依托政府部門給予的優惠政策,園區鍛件生產的產業鏈走向齊備,有望吸引大型企業落地。
“只要產業鏈完整,一群小雞能引來大母雞。”老牛說。
原標題:打鐵不冒煙還把世界紀錄拉到新極限,章丘城東工業園——“鐵匠之鄉”鍛出新本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