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8-18 10:04:08
濟南市歷下區婚姻家庭調解咨詢室已成立四年半,協調過1300余對離婚夫妻,勸和700余對。但相對于濟南市4年來8萬多對的離婚數量,這顯得微乎其微。隨著社會各界對離婚所帶來的社會不穩定的重視,濟南市各縣區婚姻登記處正在推廣婚姻家庭輔導服務,但“辦情感講堂沒人聽”“一勸就被罵神經病”的現狀,造成了“好心卻難被領情”的尷尬。
案例:鞋子磨腳引發離婚,一經調解就和好
15日上午,歷下區婚姻登記處,一對年輕夫妻帶著離婚協議來辦理離婚手續。二人是在歷城區婚姻登記處領證結婚的,本該在歷城區婚姻登記處辦理離婚,但簽完離婚協議書,工作人員調檔后發現他們戶口已遷到歷下區,二人便又來到歷下區婚姻登記處辦理離婚。
見女方一直哭、男方怒氣沖沖,歷下區婚姻家庭調解咨詢室婚姻協調員王玉梅便將二人請至協調室,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協調,女方撕掉了離婚協議書,夫妻重歸于好。“他們還帶著倆孩子來的,雖然都嚷嚷著非離不可,可外人一看就是在賭氣。”
據王玉梅介紹:工作室成立四年半,已為1300余對夫妻提供了婚姻協調服務,勸和一半以上。而勸和的夫妻多發生在“三快”家庭。所謂“三快”指的是夫妻雙方戀愛快、結婚快、離婚快。“這類人往往感情基礎不牢固,在一起生活后就會發現雙方在性格、生活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發現問題后,年輕人又不愿尋找解決的辦法,反而選擇直接離婚。
“有一次,一對小兩口結婚領證不到半年就來辦理離婚。”王玉梅稱,當時,女方情緒激動,一再要求工作人員抓緊辦理離婚,而男方卻猶豫不決。經了解,二人離婚是因為女方鞋子磨腳一事引發。
“調解中,我發現他們溝通有問題,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如果男方看到女方腳磨出個泡來這件事并同時表示關心,女方也不會埋怨。”王玉梅稱,經過苦口婆心的教育,雙方和好回家。
據協調員王寶明介紹,四年多來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一對90后夫妻,結婚不到一年,女方懷孕,男方工作忙,沒法照顧家里,便讓父母前來照顧,但女方不滿意,要求男方請假來照顧自己,“由此產生矛盾,雙方要離婚。”
歷下區婚姻登記處的婚姻協調室,協調員王玉梅正在辦公。
現狀:遭白眼被罵神經病,八成夫妻不領情
“幾乎都是協調來離婚的夫妻,但往往夫妻倆鬧到離婚這一步,很多問題就難以解決。”歷下區婚姻登記處主任劉剛坦言,婚姻家庭調解咨詢室成立四年半,接受輔導調解的大都是前來離婚的夫妻,“很大問題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如果能對市民日常的婚姻家庭生活開展有效的輔導,他們大可不必鬧到登記處來離婚。”
為此,今年5月,濟南“愛·Ido!”婚姻家庭·生命教育項目在歷下區婚姻登記處啟動,婚姻家庭生命教育基地會邀請心理咨詢師、情感專家等開設講堂,為剛領證的新人們講述如何經營婚姻、化解婚姻危機等等。
“講堂就開設了一次,效果不盡如人意,來聽課的人太少了。”劉剛感嘆,為了吸引人氣,首堂課專門選在“520”結婚登記高峰期這一天舉辦,但容納上百人的教室卻異常冷清,僅有十幾對新人參加。“邀請專家開講堂的做法已經暫停,新人剛領到證,正在興頭上,你給他們講如何經營婚姻、如何應對吵架,無異于給他們潑冷水,費力不討好。”
同樣的感受對于協調員王玉梅、王寶明、張連章三人已經習以為常。根據他們的經驗:和和氣氣來的,雙方已沒有感情,勸也沒用;怒氣沖沖來離婚的,也沒法勸,一勸就會被罵神經病,說不定還動手打人。
“之前一對小夫妻來離婚。女方胳膊、腿打著石膏,坐著輪椅來辦理離婚。一打聽才知道,男方練過武術,兩口子一吵架就動手家暴。他還不聽勸,我們一跟他說話,就要動手打人。”王玉梅說。
如今,他們總結出了一套工作方法,王玉梅、王寶明二人會在離婚登記窗口蹲點觀察,“觀察夫妻間的交流與舉止,判斷他們感情是否徹底決裂。”經過篩選,他們便分頭跟夫妻談心交流,為這對夫妻的婚姻評估打分,然后勸解。在上述工作流程下,平均每天來歷下區婚姻登記處離婚的十余對夫妻,能有1—2對夫妻接受協調并勸和。
槐蔭區婚姻登記處辦理離婚的夫妻。
專家:可參考市中區法院設“離婚冷靜期”
根據濟南民政部門數據:2014年有18890對夫婦離婚;2015年離婚對數仍呈下降趨勢,有17992對;2016年離婚登記人數達19989對;2017年,更是高達26442對。
相對于4年8萬多對的離婚數,1300余對的協調數,顯得微乎其微。離婚人數的不斷增加,也帶來了社會不和諧因素,濟南市其他各個區婚姻登記處也正在籌備建立婚姻家庭輔導室。
“目前,全省正在設立100個婚姻家庭輔導室試點,濟南市各個婚姻登記處都有可能設立類似機構。”槐蔭區婚姻登記處主任亓欣堂透露,濟南市正在全市布點設立婚姻家庭輔導室。
“推廣婚姻家庭輔導室是利民措施,但如何真正發揮其預想效果,仍是難題。”對于市民不重視婚姻家庭輔導的現狀,劉剛有些無可奈何。
早在2017年10月,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法院推出了“離婚冷靜期”制度,要求夫妻雙方在3個月的冷靜期內保持理智,原則上不得提出離婚。冷靜期內,若雙方和好或形成一致意見,可申請撤訴或簽訂協議書。
之所以設立此制度,是因為他們在審理一些離婚案件時發現,夫妻雙方感情并未真正破裂,起訴離婚只是源于沖動、賭氣或者父母的過多干預。這時,如果按照正常程序直接進入審理階段,往往會“生米做成熟飯”,將本可挽救的婚姻拉上了離婚的“快車道”。
“民政部門或許可以參考類似制度,將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從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參與。”山東大學社會學專家王忠武建議,民政部門應引導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設計專門的婚姻家庭指導機構,讓婚姻家庭輔導成為夫妻結婚、離婚的必經環節,擔任家庭穩定“安全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