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8-09-05 11:07:09
【編者按】
改革開放40年來,青島勇立潮頭,敢闖敢試,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城鄉面貌發生巨變,GDP突破萬億大關,邁入國際化大都市行列,書寫了青島輝煌,也涌現出一大批書寫時代篇章的代表人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8月23日起,青島市政協文史委、青島新聞網聯合推出大型系列報道《我與青島共成長——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報道》,通過人物視角,彰顯時代精神,為青島改革開放的新征程匯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青島新聞網9月4日訊(記者 崔文靜)“改革開放前,青島沒有美術學科。如今,僅設立藝術學院或藝術系的大學就有十幾所,每年招生人數穩定在3000左右……”說起改革開放以來青島美術教育的發展,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邱振亮感慨良多。他與美術的故事,也因改革開放而改寫。
考上中央美院改變了一生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科學的春天到來,給積壓了十余年的青年學子打開了一扇光明的求學之門。邱振亮深知讀書深造是改變命運的難得良機,他在還不了解研究生是什么的狀態下,報考了中央美術學院,他覺得中央美術學院是全國最高藝術學府,只要考上就能實現自己的畫家夢。就是這樣一個單純的沖動,改變了邱振亮的一生。
談到在中央美術學院讀研三年的最大收獲,邱振亮總結了兩點,“一是從導師和那些真正的文化名人言傳身教中明白了怎么做人,怎么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二是學到了在此后的人生中服務社會所需的知識和本領。”
如何做人?邱振亮從一批學術權威身上獲得了啟迪,“文革時,他們被關押、隔離或下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錯誤的批判。但他們重新被啟用后,仍是那樣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執著于自己的事業,為了祖國的長遠發展而甘做蠟燭和鋪路石。”
在知識的傳授上,邱振亮感嘆:“老先生們不僅把他們已經知道的東西傳授給我們,而且幫我們分析一些知識領域當今的研究現狀,告訴我們哪些領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開拓。這些恩師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目標。”老先生們從國家圖書館、北大圖書館給邱振亮和同學們開列了幾十本典籍和名著,讓他們細讀、通讀,以研究者的眼光寫出讀書筆記;先生們還為學生規定了必須參觀的博物館、歷史文化遺址,告訴他們一定要把祖國的歷史藝術遺存刻在腦子里。先生們的這些教誨,邱振亮在近四十年的美術理論教學中,不斷享用、研究和學習。
美術類學生從0到3000
1981年,邱振亮來到山東紡織工學院任美術理論教師。近四十年間,他始終在教學第一線,親身參與了某些發展的規劃論證,參與了藝術學科在青島市、山東省發展提高的全過程。
在改革開放前,青島沒有一所設立美術學科的高校,整個山東省招收美術專業學生的也只有山東師范學院,每年招生不過十幾人。而如今,青島高校中僅專門設立藝術學院或藝術系的就有十幾所,美術類學生的招生人數每年穩定在3000人左右。
說起人們對美術認識的提升,邱振亮說:“過去,不少人認為美術就是畫畫,而今天,大美術的教育已涵蓋繪畫(可細分為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等)、雕塑、工藝美術設計(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包裝裝潢設計、染織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等)、多媒體設計、廣告設計、影視美術設計、舞臺美術設計、動漫設計等十幾個藝術設計類學科。學生所學與所用,更加細化和專業,也更加適應了社會發展中不斷產生的新文化需求。這一快速發展使得中國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藝術人才培養上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某些學科實現反超。這就是為什么近些年來有相當數量的外國學生到我們國家留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