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泉邊
2018-10-04 20:33:10
文|雪櫻
濟南泉水眾多,街巷也多,街巷里弄,錯綜交織,蜿蜒著一座城的昨日往事和歷史風云,每個故事都如歌如泣,令人留戀萬分。
細心的濟南人途徑解放閣的時候,會留意到在黑西路東面有條小巷。
它南依護城河,北臨寬厚所街和歷山頂街,長二三十米,卻要拐三道彎,與寬厚所街交會,出口對面便是袁家大院。
聽老濟南講,三曲巷附近的住戶都是經商或做官的大戶人家,出現過很多歷史上的知名人物。
三折三彎,曲徑通幽,小巷看似不起眼,有誰能想到,70年前的那個秋天,這里曾是解放濟南的首個突破之地。
如果說解放閣是當年解放軍進攻內城的突破口之一,那么三曲巷就是濟南戰役解放的第一街。
作為山東戰場規模最大、難度最大的城市攻堅戰,濟南戰役是扭轉戰爭時局的關鍵一仗。
1948年,解放軍從濟南老城東南角打開缺口,率先解放的便是三曲巷。
從光緒歲次(1876年)繪制的《省城街巷全圖》上看,三曲巷也叫“兩山夾一井”。
不是兩座山之間夾一口井,而是在三曲巷的兩個房屋山墻中間夾著一口老井,形成了具有濟南特色的獨特景致。
古巷不語,籠罩著滾滾硝煙,泉水呢喃,流經戰士的心田,迤邐出必戰必勝的信念。
然而,是戰爭就會伴有勇敢犧牲,奪勝利就要拋頭顱灑熱血。
如果把三曲巷比作一位歷史老人,他一定記得第一個冒著生命危險登上濟南城墻的戰士李永江。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早在濟南戰役打響前的練兵,李永江就腿綁沙袋,刻苦鍛煉,在負重情況下練習攀登和越野奔跑能力。
他所在的三營七連擔任濟南內城主攻任務,將城東南角的最高點作為突破口。
1948年9月23日傍晚,炮火猛烈攻擊,登城突擊隊在炮火的掩護下,一次次攀登,卻失敗而歸。
凌晨時分,李永江把沖鋒槍抗在脖子上,率領全體戰士迎著猛烈而囂張的槍林炮火。
扛著重達幾百斤的云梯,蹚過護城河,疾馳城下。
把云梯靠在墻上,戰士們魚貫而出,一次又一次的攀登。
這邊戰士們義無反顧,用生命突圍。
那邊敵人的手榴彈,從城墻頂上密集狂擲,火光沖天。
濺起的火星灼燒著李永江的臉頰,他沉著應戰,憑借熟練的登城技術一鼓作氣的往上爬,不顧一切的往上爬,拼勁全力的往上爬。
就在他將要爬到三丈多高梯子頂端的時候,敵人的破磚碎石紛紛落下。
更糟糕的是,手榴彈在空中接連爆炸,好幾次他差點掉落下來。
在千鈞一發的時刻,他從梯子頂端躍上還有一米多高的城墻頂部,搶先一步登上城頂,擊退首軍。
“成功了!”原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偵察營戰士王智民事后回憶說,“登到云梯頂上一看,離城墻還有半截身子,云梯不夠高啊,他抓著墻一下子就上去了!”
李永江第一個登頂,鼓舞了跟在后面的戰士,提振了大家的士氣。
緊接著戰士于洪鐸、騰元興也登上城墻。
他們三人各守一面,撕開了突破口,為打開濟南內城開辟了道路。
此刻,整個三曲巷是戰栗的。
巷內、巷外一片歡騰,汩汩而淌的泉水好似在大聲歡唱,那口夾墻而立的老井也軀體一震,為突破登頂的英雄叫好。
接下來,李永江與戰士們在突破口戰斗三個多小時,攻下敵人的數次進攻,打退了敵人一個主力團十多次反撲,牢牢守住了突破口,為后續部隊登頂護航。
當敵人內城城墻被突破后,他率領大家攻入城內,與敵人在三曲巷里激烈攻打,直到濟南解放。
李永江被華東野戰軍總部授予“濟南英雄”稱號。
濟南解放后,他隨軍南下,1952年1月,他在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場上壯烈犧牲,年僅24歲。
以14萬人攻城、18萬人阻援打援,歷經八天八夜的浴血奮戰,1948年9月24日下午,戰士們全殲濟南守敵十萬人,勝利解放了濟南,取得了濟南戰役的偉大勝利。
毛主席在修改新華社論《慶祝濟南解放》中說,攻克濟南“證明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攻擊能力,已經是國民黨軍隊無法抵御的了,任何一個國民黨城市都無法抵御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了。”
濟南戰役揭開了解放全國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最關鍵的是為三大戰役、為新中國全面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5年,為了紀念濟南戰役,告慰革命烈士,濟南市政府在當年城墻東南角突破口處建起解放閣。
(壹點號 泉邊)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