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8-12-05 09:54:12
魯網12月5日訊 前段時間,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記者發現,在眾多非遺傳承項目中,傳統武術的傳承人數占比較少。實際上,功夫作為中國一張靚麗的名片,雖有很多人在練習武術,傳承中國傳統武術精神,但真正稱得上“傳承人”的卻寥寥無幾。日前,記者到聊城東昌府區實地探訪中國傳統武術文化代表、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樁拳第十八代傳人孟昭力,走近精深又博大的梅花樁拳、了解武術傳人背后的故事。
緣起梅花樁
11月末的一天,聊城水城中學操場上,梅花樁組成的方形陣格外醒目,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樁拳第十八代傳人孟昭力正在樁中練功。
梅花樁拳主要盛傳于魯西運河沿岸,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梅花樁拳本是道家秘傳功法,后有文字記載是張三省將該拳種傳播于民間,而后有十分嚴謹的傳承脈絡,至孟昭力已是第十八代傳人。孟昭力介紹,過去練功和技擊均在樁上進行,動作有“大、小、敗、仆、順”基本五勢,且取梅花迎苦寒而出,避百花而無寵,凌寒傲霜,孤自芬芳,先知先覺之意,故名“梅花樁拳”。
盡管聊城還保持樁上練功的方式,但大多地方因栽樁耗財費力,而改為在地上練習,“梅花樁拳”又稱“落地梅花”。在梅花樁方陣中,記者看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樁,且每根樁上都有不同的名字。“梅花樁拳文化深厚,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拳種,如易學、八卦、五行等。”孟昭力介紹,學校的梅花樁是為干支梅花樁。
“‘干支梅花樁’是以甲乙丙丁為陣心,按天干地支秩序排列的六十根樁,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根角樁,而組成八八六十四根方形樁陣,適于單人、雙人或四人習練五勢樁功。另外,還有‘八卦梅花樁’,是以太極兩儀為心,以四主四偶為路,按八八六十四卦排列而成的圓形樁陣,適于進退起落收縱反側之八法技擊訓練。”
“現在學校里教給學生的是簡化套路。梅花樁拳是內練氣、外練形,內外兼練,文武雙修的拳種。《梅花樁拳譜》記載:吾梅拳當為萬拳之首,應天時而創,知地利而行,得人和而傳于后世,以卦行應于天文,意手足合于武學,故為文武并驅之學。”
文武兼修的梅花樁拳結合武功、文理、易學、八卦等文化為一體,但這些文化究竟是如何融入到武術中的呢?“梅花樁拳的干支梅花樁、八卦梅花樁分別對應陰、陽樁,又稱‘父母樁’;梅花五勢對應五行,同時,內對五臟,外對五官;12趟單練架子對應12個月份,24個對練捶對應24個節氣,還有36步72手,合成一百單八式等等。”
現今,梅花拳傳統練功方式和科學訓練結合,培養出的是能攻防、善技擊的梅花拳實戰高手。
“種子”長成“大樹”
懲惡揚善、治病救人是孟昭力對習武之人最初的印象,這也成為他日后走上傳統武術研習道路的一顆種子。“小時候,在陽谷的農村中都有拳師,接觸傳統武術并不難,同時他們還能夠為人們做一些理療,在我心里也就對習武的人有種敬佩和敬仰之情。”孟昭力幼時迷醉于傳統武術一招一式的魅力,還尚不明白不同拳種的不同魅力。直至遇見了博大精深的“梅花樁拳”和武功高強的師父。
“1986年,16歲,我在陽谷壽張鎮上師范學院時,離開村子沒有了練習武術的機會,也沒有更為專業的老師指導。后來聽說鎮上有武功高強的拳師韓清岐,于是我就毫不猶豫地拜師。”孟昭力這才真正接觸到了梅花樁拳。
提及拜師學藝,還有不得不提的故事。“全國慕名而去韓老師練武場的人很多,梁山、河北等各個地方的人有四五十人,入室弟子也在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實際堅持下去的人卻寥寥無幾。”孟昭力介紹,當時參與的人比較多,但很多人練幾年就慢慢退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梅花樁拳大師級的韓清岐入室弟子與孟昭力同輩中也僅有數人在傳承梅花樁拳,傳承中國傳統武術精神,而其中,也只有孟昭力一人名列非遺傳承人名錄。
“在師范學院學習期間,我幾乎每天都去韓老師家里學習,然后回學校再自己復習鞏固。畢業后留校任教,同時,也教學生們武術,屬于邊學邊傳承。這一呆,就是十年。”孟昭力畢業后不僅教授對武術感興趣的學生,還兼職學校的“保安”。據孟昭力回憶,學校周邊治安環境不好,他的身手便有了用武之地,維護校園安全,制服了不少尋釁滋事的閑散人員。實際上,這也是少年時期孟昭力對于習武之人“懲惡揚善”的新表達。
“2000年,我從陽谷到聊城的公交車上遇到了一個由四五個大漢組成的盜竊團伙。當時一個小偷坐在我身邊,我忽然發現手機不見了,非常肯定是被小偷偷了。車上人很多,我建議司機開到派出所,身邊的小偷便不淡定了,最終用武術、擒拿震懾住了他們。”孟昭力回憶。
面對傳統武學中“懲惡揚善”的“惡”,孟昭力沒有膽怯,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正義、善良、武術帶來的底氣。”
對于練武之人的武功進階,有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之說,每天數個小時的練功時間,讓孟昭力對于梅花樁拳的文、武都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對于傳承中華傳統武術,他一直走在前列。
有廣度、深度地推廣與傳承
孟昭力參與了不少武術比賽,獲得了山東省第四屆傳統武術比賽單練、對練第一名,在全國首屆傳統武術大賽獲得一銀一銅兩獎,在中國武術段位國考大賽中獲得武術七段。值得一提的是,孟昭力是目前聊城市唯一一個武術七段的人。
“無來者”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現今,孟昭力在水城中學、育紅小學等學校教學生梅花樁拳,為“武術進校園”而努力著。孟昭力針對不同的梅花樁拳推廣對象,有的放矢地傳授武藝,創新武術套路、編纂武術教材。
“在學校推廣普及,就需要精簡一些武術招式和動作,將梅花樁拳代表性動作保留,創編成適合學生集體演練的套路。通過習練梅花樁拳既能夠使孩子們強身健體、錘煉意志、健全人格,還能夠加深他們對傳統非遺文化的認知。”孟昭力說。
當下,對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多,梅花樁拳的推廣力度著實不小。但傳承真正的梅花樁拳精髓有無難度呢?
8歲習武,16歲練梅花樁拳,40余年的練武歲月,讓孟昭力對中華傳統武術有太多的念想,時常為了一個記載梅花樁拳的碑文而千里迢迢去看一眼,進行記錄。
“我現在在搜集整理老拳譜、傳統套路功法,曾先后去河北、濮陽、梁山等多地走訪,拜訪老拳師,希望能夠挖掘到更多的關于梅花樁拳的資料和文化。”孟昭力說。(據山東商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