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1-14 10:09:01
位于槐蔭區玉清湖街道的龍王廟村,多彩畫卷令人神往。
附近村民在海升集團種植基地打工。(賈傳亮 攝)
商河縣花卉產業漸成規模。(李冬陽 攝)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推動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有助于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
近日,全市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會議要求,我市要大力推進“1+474”工作體系,推動“四個中心”強勢崛起,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其中,鄉村振興首次列入我市幾大攻堅戰之一。如今,2018年收尾,我市各區縣在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亮點經驗做法?新的一年又打算有哪些新的突破?本文為您揭開分曉。
槐蔭區“五個振興”激發鄉村活力
2018年,槐蔭區緊緊圍繞實現“康養名城、活力槐蔭”目標,突出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五個振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的落實。
齊魯樣板百村示范創建活動穩步推進。成立了鄉村振興指揮部,明確了7名副區級負責同志分別包掛7個示范村創建工作。由區發改委牽頭,編制全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將鄉村振興樣板村示范創建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打好鄉村振興“第一槍”。
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緊盯《山東省美麗鄉村建設規范》新標準、新任務,以問題為導向,查弱項、補短板,穩步提升美麗鄉村覆蓋率。2018年底,全區涉及達標的23個村全部通過市委考核,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51.1%,覆蓋率全市第一。
農村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區101個村(居)清產核資、成員界定全部完成,82個村(居)完成了資產量化,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由玉清湖街道東謝屯村探索的政府、企業、農民三方共同融資走綠色合作社的路子,使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既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也讓村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切實提高了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
下一步,槐蔭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重點抓好示范創建的落實推進工作,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以齊魯樣板村創建工作為引領,在建設7個市級樣板村的同時,同步打造7個區級示范村,以點帶面,帶動全區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實施。不斷豐富鄉村振興工作的內涵,逐步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
長清區黨建引領夯基礎 人才培養添保障
去年以來,長清區抓書記、抓黨員、抓人才、抓陣地、抓教育、抓風氣,以“六抓”推動現代化山水魅力新城建設,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結出碩果。
在長清區萬德街道,“全國知名、全省一流”的目標越發清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有了新突破。2018年萬德街道成立了“齊魯風情8號路管理區黨委”,由全國美麗鄉村馬套村黨支部書記肖舒榮兼任黨委書記,把界首、店臺兩村納入8號管理區內管理。八號路管理區成立以來,沿線各村在管理區的指導下,拋棄舊的觀念,資源共享,立足原有的風貌環境,統一規劃打造,投資350萬元,拓寬道路1.4萬平方米、修建起了3個停車場,修葺人文景觀14處,栽植綠化樹1.1萬棵,壘砌石堰3200多米,制作旅游板牌130塊,旅游環境得到提升,旅游氛圍更加濃厚。其中,拔山村建起了“山和院子”農家樂一處,青天村新建山村休閑院落2處。目前,馬套村投資300萬元正在建設玻璃棧橋道、軍事拓展中心和鐵索吊橋,還將新修3100平方米停車場,3.5畝高標準采茶大棚。
不僅如此,肖舒榮介紹說:“以前我們靠自己摸索,最缺乏的就是鄉村振興人才,現在‘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就在家門口,我們發展底氣更足了。”肖舒榮所說的是去年年底成立的全省首家“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新的一年,該學院將以“整合資源、創新機制、提高效益、構建平臺”為原則,按“一校多點、發揮優勢、規范管理、優化服務”的思路,依托馬套村的資源,共同構建集農業農村發展理論研究、人才培養、黨員干部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等內容于一體的培訓平臺,將為長清的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保障。
商河縣多點齊發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作為我市農業大縣,商河縣立足縣情,制定出臺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產業、生態、文化、人才、組織五個振興實施方案,明確今后五年的工作計劃、任務內容、時間節點和具體實施路徑,著力打造鄉村振興“商河樣板”。
產業振興方面,商河縣將打造溫泉花鄉、北方花都。立足地熱資源優勢,到2021年全縣設施花卉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露地花卉苗木達到6萬畝,打造全國最大的紅掌、多肉植物基地和江北知名的蝴蝶蘭基地。同時構建商河田園綜合體集群。目前,商河縣正在實質性推進四個田園綜合體項目,分別為投資24億元的佰澤泉韻田園綜合體,投資過千億的綠地田園綜合體項目,投資過100億元、規劃面積33.2平方公里的天鴻田園綜合體項目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集會展、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立足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基礎,全面推廣“高標準糧田建設+綠色集成技術推廣+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十三五”末建成80萬畝高標準良田,達到全國超級產糧大縣標準。
生態振興方面,商河縣將立足國家級生態縣創建成果,力爭2021年創建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并借助濟南入選“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機遇,用4年時間建成冬季清潔取暖無煤化示范縣。到2022年,實現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全覆蓋。
此外,通過文化振興,商河縣將弘揚傳承鼓鄉農耕文化。開展全國秧歌大賽、秧歌文化旅游節、“非遺”傳承展演等活動,打牢鄉村文化印記。通過人才振興,到2022年,培育鄉村產業帶頭人1000名、新型職業農民10000名,引導1000名以上商河籍人才返鄉創業興業,構建完善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體系。通過組織振興,在2018年集體經濟空殼村清零基礎上,力爭2020年底前3萬元以下薄弱村收入翻番、5萬元以上收入村占總村數的60%。
濟陽街道深耕田園板塊 培育特色品牌
借助全街道10個沿黃村(居)入選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百村的重大契機,濟陽區濟陽街道按照“板塊布局、差異發展”的思路,打造集生態旅游、現代農業、文化休閑于一體的鄉村振興“濟陽樣板”。
圍繞產業興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在原有羅家開心農場、徐灣灘區香瓜園等農業資源的基礎上,打造休閑農場、農耕研學、斜莊探秘、精品民宿、養老康護等項目,實現“農業+旅游”的有機融合;引入長田實業等企業,在董家等村(居)實行村企聯建,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抓好農業龍頭企業建設,依托旭豐農業等企業,開展水稻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叫響黃河大米品牌。
圍繞生態宜居,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計劃投入800余萬元,重點建設朝陽、八里、董家等沿黃村(居),打造“稻花香、黃河情”美麗鄉村示范區,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圍繞鄉風文明,持續推進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提升“出彩人家”建設水平。2019年新創建5個市級“出彩人家”示范村,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圍繞治理有效,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因村制宜建立一批產業融合型、項目帶動型、股份合作型、服務樞紐型黨組織,設立一批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和黨員先鋒項目,建設“組織全覆蓋、服務全響應”的“農村黨建聯合體”,實現黨建引領下的自治、德治、法治有機融合。
圍繞生活富裕,出臺激勵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政策,依托街道“三資”管理平臺,積極盤活閑置資產資源,提升村集體“造血”能力,壯大村集體收入,帶動村民致富。(本報記者 王寶靜)
孝直鎮土地入股大企業 年底就能拿分紅
作為世界第二大濃縮果汁出口企業,海升集團的產品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國擁有55家農業種植基地,種植面積超過6萬畝。其中,該集團在平陰縣孝直鎮流轉土地6000畝作為基地,占到全國基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全鎮11萬畝耕地土地流轉率71%,比全市高出一倍,大批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在獲得每年每畝11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的同時還能到基地打工,變成領工資的“藍領”。但入圍全省“十百千”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孝直鎮并未因此滿足,該鎮已經開始著力探索在大規模流轉土地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重新構建一種利益共同體。
海升集團2018年底從孝直鎮前科和賈莊兩個村流轉的土地被率先拿來做試點。其中,1100畝土地按照每畝1100元的價格正常向農民支付流轉費用,而剩下的1200畝土地,海升集團每畝只需要付給農民600元的流轉費用,剩下的500元作為農民的股份“以租入股”。到每年年底時,由公司與村級經濟組織核算土地的經營收入,并扣減種植成本后,向入股的農民進行分紅。
孝直鎮黨委書記胡茂國說,對入股的農民來說,每畝地多賺200元,就是40%的紅利,這個收益可比只收地租的“小錢”強多了!而對企業來說,一次支付流轉費用的壓力減小了,增加了資金的流動性,減少了運營成本,可謂雙方互利共贏的一件事。
原標題:百花齊放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