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9-04-07 08:22:04
近年來,隨著醫生多點執業浪潮來襲,醫生集團逐漸進入公眾視野。2018年7月,濟南市出臺《關于實行醫生集團執業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截至今年3月5日,濟南市在工商部門注冊的醫生集團就已達102家。記者專訪了山東首家以微創外科為主的醫生集團——山東慶松微創醫生集團創始人苗慶松,了解醫生集團現實的運營狀況及政策期盼。
苗慶松(右)接受患者咨詢。(資料片)
逐漸放開審批限制
他投身醫生集團
創立“慶松微創”之前,苗慶松的身份是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微創外科主任,多年來致力于腹腔鏡、膽道鏡等微創手術的治療。
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自此,醫生集團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其實,醫生集團本質就是醫生執業的一種方式,即團體執業。其特點是他們共享彼此收入,共同承擔損失,共享設施設備。
“好多基層醫院需要咱,一些大專家到了基層不合適。但我是從基層走出來的,了解那里的一切。”苗慶松認為,將微創這類的醫療技術帶到“缺醫少藥”的基層,大方向是不會錯的。
進入2018年后,各省逐漸放開了醫生集團審批的限制。這讓苗慶松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拿出準備了許久、反復修改過多次的辭職報告,交了上去。隨后義無反顧地投身醫生集團創業大軍。
2018年5月22日,“山東慶松微創醫生集團”完成工商注冊;6月26日,山東慶松微創醫生集團章丘協作醫院揭牌成立;7月23日,落戶濟南瑞峰耳鼻喉醫院;7月26日入駐濟南顯微外科醫院……
以基層作為落腳點
把技術帶到基層
為何勇于跳出體制加入醫生集團的創業大軍,又為何選擇基層醫療作為發展的落腳點?這還得從苗慶松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說起。
1995年進入醫療系統后,苗慶松便一直在基層鄉鎮衛生機構工作。2001年,苗慶松被調入章丘市眼科醫院工作,也就是現在的章丘黨家醫院,擔任業務院長。當時醫院規模小,級別低,發展面臨種種困境。“沒有特色怎么行?”在苗慶松的堅持下,率先開展起微創腔鏡手術。
“患者不信任,我們就挨家挨戶敲門,發傳單。”苗慶松說,最終有人嘗試做了之后,效果好、恢復快,也就逐漸傳開了,微創腔鏡手術成為當時章丘醫療的一大特色。
一直到2008年調入章丘中醫院,苗慶松在基層整整待了13年。對于基層醫院的現狀和基層老百姓的需求,苗慶松十分了解。在他看來,技術、人才、設備、專家,基層什么都缺,這些都導致了基層老百姓的就醫難。
去年6月26日,“慶松微創”首個基層試點落戶章丘區婦幼保健院,開啟了集團發展序幕。“把技術帶到基層去,讓基層老百姓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成為苗慶松的初衷和期盼。
收費標準不明確
影響醫生積極性
從“苗主任”到“苗總”,稱謂變化的背后,是從“單位人”到“社會人”身份的轉變。以前面對的只是一臺臺手術,如今他還要面對手術以外的各種挑戰。
苗慶松說,截至目前,“慶松微創”已經簽約了一百多名醫生,協作醫院也已經發展到17家,“但是,醫療集團畢竟是新生事物,亟待完善相關細節規范,如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目前還不是很明確。”苗慶松說,這導致他們還有些放不開手腳,目前以提供手術技術服務和專家會診等服務來維持運營,不敢輕易擴大合作形式。此外,醫生集團的收費標準不明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生的積極性。
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徐凌忠表示,參與醫生集團的醫生大多數是在職的,大都沒有過渡到“社會人”。而要促進醫生集團的發展,還要明確收費標準和風險分擔這兩大主要問題,從政策上規范和扶持,讓醫生沒有顧忌地獻出自己的技術。
濟南出臺醫生集團管理辦法(試行)
為規范和加強醫生集團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近日,濟南市衛健委聯合相關部門印發《濟南市醫生集團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稱《辦法》),對醫生集團在濟南的注冊、執業和監管等,都設置了規范。
《辦法》對醫生集團進行了定義,明確醫生集團分4種類型:設有自身實體醫療機構的醫生集團、依托其他實體醫療機構的醫生集團、經紀服務型醫生集團和信息服務型醫生集團。
《辦法》明確,醫生集團執業要以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為基礎,對于醫師執業地點、執業范圍等有明確規定的法定事項,不予突破。堅持對醫生集團和實體醫療機構進行同質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和各方合法權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王小蒙焦守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