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9-04-08 11:20:04
膠東民俗文化博物館館長姜殿平向半島記者介紹文物歷史。
膠東民俗館收藏的木質冰箱。
文/圖 半島記者 王永端
清明節這個小長假還未過完,身為嶗山民俗博物館館長的田清來已經有些身心疲憊了。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每天面對眾多游客參觀,光為游客提供的講解和游客散去后的衛生清掃,就讓田清來和家人付出諸多精力。
無獨有偶,在膠東民俗文化博物館,清明小長假面對每天爆滿的免費參觀者,館長姜殿平和工作人員為游客講解藏品的歷史,喊啞了嗓門。
身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青島,近年來民俗博物館在各地誕生的同時,有些民俗館卻在成長中“夭折”了。
民俗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山東省民俗學會秘書長朱振華向半島記者表示,民俗博物館讓公眾直觀時代變遷、留住鄉愁的同時,法規欠缺、資金匱乏和人才缺失致其發展步履維艱,民俗博物館真正迎來春天離不開政府主導、專家主腦和民眾主體。
從無人問津到摩肩接踵
5年前,到民俗博物館參觀,還是一個冷話題。
“5年前很少有人來看。”膠東民俗文化博物館館長姜殿平說。位于青島的膠東民俗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膠東民俗館”)是經民政部門批復成立的山東省第一個民俗博物館。
“我們帶著材料走進民政部門,說要成立一個民俗博物館,當時民政部門很詫異。”姜殿平說,當民政部門的審批人員走進膠東民俗館時,被眼前所收集來的藏品震驚了。
“我們收集的藏品達到了8.6萬件。”姜殿平說,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看到眼前這些他們從沒見過的民俗文物,逐級上報,很快批文下達。
這個藏有8.6萬件貫穿華夏5000年文明的民俗博物館開業之初卻少人問津。“主要是沒有人知道。”姜殿平說,自從2015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在萊西召開,他們借機大力宣傳民俗博物館,之后來這里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節假日,一些學校會組團參觀,甚至會作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一部分。
在姜殿平看來,既然學生和孩子們喜歡來博物館參觀,博物館扮演的不單純是一個文物收集場地的角色,它還承載著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認識、了解并銘記華夏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角色。對此,博物館還專門編寫了以治學、立志、修身、齊家和孝親為主的《賢文集萃》,免費發給參觀的孩子。
而在嶗山民俗博物館,館長田清來和家人同樣接待了多批客人。“不光是一些青少年,現在來參觀的家庭越來越多。”田清來說,“參觀者中還有一部分學者。”
參觀者接踵而來,并非只在這個清明節。田清來說,早些年無人關注的民俗博物館,這幾年成為少年、青年和老年人的熱門之選。每年的五一小長假、暑假和國慶假日,都會迎來大批參觀者。
“民俗博物館與景區不同。”田清來表示,相關部門規定民俗館不能向公眾收費,目前幾乎所有的民俗博物館都是免費開放的。
在平度勇華民俗博物館,這個由馬志勇劉其華夫婦在家中共同創辦的民俗博物館,這個假期里同樣門庭若市。平度歷史厚重,歷史名人眾多。
馬志勇認為,歷史是平度現代發展的根,根深才能葉茂。于是,這對夫妻從教師崗位上退休,自籌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貸款,在平度建起了勇華民俗博物館,這也是平度首家民俗博物館。
顯然,這家博物館已不光是一個民俗文物的集中收藏之所,更重要的是這對退休教師依托博物館發揮余熱,自費編輯出版《典藏平度》,展現平度5000年文明和今日平度輝煌,成為平度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從俗物收集到搶救搜集
每一個民俗博物館的誕生,絕非信手拈來。
以膠東民俗文化博物館為例,2012年該博物館經山東省文物局批復并正式開館時,館長姜殿平已在這背后準備了整整16年。
“十年磨一劍,”姜殿平說,“建一個民俗博物館又何止十年?”
1996年,姜殿平所在村經濟發展薄弱,身為村主要負責人的姜殿平上任的第3年,遇上了村里固定資產重組。
“我們這里地勢平整,很早以前就實現了農業耕作的機械化。”姜殿平說,在那次村固定資產重組的過程中,村集體幾臺老化的大型脫粒機和拖拉機要處置。當時有村民建議,將已經過時的脫粒機和拖拉機賣掉,姜殿平決定將這些老玩意“先別賣,留一留”。
1998年,姜殿平跟隨企業到法國學習考察,在考察過程中他發現法國竟然有中國的磨盤、石碾和古老的瓦缸。他向身邊的一名法國翻譯詢問,這名法國翻譯告訴他,這是一個華人居住區,這里的華人盡管身在異鄉,但心系中華,所以才將磨盤、石碾和瓦缸從遙遠的中國運到了法國。
當國內的這些生活器具被逐漸拋棄時,國外的華人卻將“鄉愁”帶到了國外留存在身邊,這讓回國后的姜殿平陷入了沉思。
之后,姜殿平和村里的黨員干部一道開始在萊西的民間搜集起了老物件,之后將半徑擴大到了平度、即墨等地,最終半徑擴到了煙臺和威海等膠東半島其他地區。
2000年,他又隨一個民間社團到臨近國家考察了這個國家的民俗博物館。在這個民俗博物館里,他驚訝地發現原是中國民間的一些生活器具,竟然被擺在了這個國家的博物館里。
中國的東西流落到了國外,現在竟然被擺在他國的博物館里展覽,姜殿平皺起了眉頭。這次回國后,姜殿平決心將流落在中國民間正遭損壞或者未被重視的老物件留下來。
從搜集民間的磨盤、耕具、炊具,到搜集民間的家具,從山東省內到河北、山西、陜西、天津等省市,姜殿平帶領隊伍在收集民俗用品的道路上浩浩蕩蕩前行。
“只要是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我們都搜集。”姜殿平說,一開始,他們收集的物件有一些是村民送的,有一些是用錢買的。搜集購買的這些物件材質涉及了木、石、絲、竹、銅、鐵、陶、瓷、麻、紙等。
“在一個村莊里,我們收集了一個特大的紫砂缸。”姜殿平說,紫砂缸因年久破裂,這個農戶的先祖先后在紫砂缸上釘了300多個鋦子。姜殿平說,之前有人要出16萬元買走紫砂缸,被他拒絕了,“民俗文化不是生意,不可買賣”。
在收集老物件的過程中,他還從龍口淘回了一個銅制的公平秤,公平秤被發現后,國內多個省的省級市場監管局要花高價買走,被姜殿平拒絕。
一個小小馬燈的玻璃罩上鋦著68個鋦子,這背后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精湛技藝。
“三寸金蓮”到底多長,“三寸金蓮”的鞋底是如何演變來的,“三寸金蓮”之后中國人的鞋底又是如何演變的?清朝的多寶閣做工到底有多精細,皇宮用的多寶閣有多少抽屜,多少個隔斷?姜殿平都在民間找到了實物也找到了答案。
我們眼下所用的鐵制飲具和玻璃飲具是如何演變來的?在常年的文物搜集中,姜殿平發現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開始如動物一樣低頭趴在河里飲水,之后學會了手捧飲水,再到后來學會了用折疊的樹葉兜著飲水。隨著漫長的進化,先人們學會了用竹子或木頭制作竹筒或木勺飲水,后來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們的祖先學會了制作陶器、瓷器并用陶器和瓷器飲水。最后隨著現代文明的躍進,銅制、鐵制和玻璃飲具相繼誕生。
在這家民俗博物館有一個堪稱“國寶”級的文物——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木質冰箱,這個木質冰箱已有近百年歷史。
在青島,嗜好搜集流落民俗文物者眾多。今年86歲的姜忠沺老人,為創辦民俗博物館,傾半生之力搜集散落世間即將消失的民俗文物。
11歲那年,姜忠沺收藏了他在人家漁船上發現的一個與眾不同的酒壺和4個酒杯。50歲那年,他開始重新拾起自己的愛好,開始在民間搜集古老物件。
“光中國的地契就搜集了5000多件,筷子籠有1000多個。”姜忠沺說,前前后后30多年來,他搜集的民俗文物總共超過了3萬余件。
搜集民俗文物并建民俗博物館的還有一些中青年人。史記民俗館館長史世俊今年只有42歲,他早在30多歲就開始搜集民間文物并建起了民俗博物館。
雖步履維艱但情懷依舊
對于文物的搜集者和博物館的承建者而言,絕大多數文物的搜集充滿艱辛。
為了搜集散落民間的文物,姜殿平帶領團隊足跡丈量了大半個中國。
“最遠到了河北太行山腹地、山西窯洞、陜西黃土高原。”姜殿平說。
為了將這些散落民間的文物“帶回來”,有時必須下大功夫磨嘴皮子進行游說,出高價。館藏紫砂缸的所有者在世時,無論多少錢老人都堅決不賣,直到老人去世后,其后人才把它賣給了膠東民俗博物館。
16年來,姜殿平搜集8.6萬件文物花了多少錢?“沒有細算過。”姜殿平說,“現在看來,這些收集回來的民間文物有些是無價之寶,這個博物館的文物1億元是值了,但1億元也不能賣。”
同樣,對于姜忠沺老人而言,從郵政系統退休后,為了搜集到更多的民俗文物,他拿出了所有的退休金先開飯店積累資本。“我年紀這么大了為啥開飯店?”姜忠沺說,“開飯店是為賺錢,賺錢是為搜集購買更多的民俗文物。”
之后,姜忠沺將開飯店賺到的60余萬元、后來開食品廠賺的錢以及所有退休金全部拿出,用于搜集和購買民俗文物。
每一個民俗文物的搜集者和博物館的創辦者,全是自掏腰包。
史記民俗館是一個以展現農耕文化為主的小型民俗館,盡管小,但對于創辦者史世俊而言,從搜集文物到建館,先后投入資金“保守估計超過30萬元”。
“沒有愛好,沒有情懷,沒有資金,辦不了民俗博物館。”嶗山民俗博物館館長田清來說,“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個搜集民俗文物并開設民俗博物館的人,都是有情懷的人。”
“沒有情懷,做不了這事。”身兼青島民俗學會會長的田清來認為,當一件件文物被收集回來后,現實問題出現在面前。
“缺乏足夠的承載、展覽空間。”田清來說,“幾乎每個民俗博物館都面臨空間狹小的問題。”
膠東民俗博物館將8.6萬件民俗文物集中在了1960平方米的博物館內。小到針頭線腦、大到早期加長林肯轎車全都集中在了這個有限的空間里。
“如果將這些文物全都有序擺開,至少需要20000平方米的展覽場館。”姜殿平說,場地是他多年來為之頭疼的事兒。
收藏3萬余件文物的姜忠沺老人,多年來也為博物館的場所而犯愁。老人說,諸多的文物在膠州的家中根本放不開,為此他曾將這些文物中的一部分送到了濟南的山東民俗文化博物館進行展覽并暫藏,為了讓這些花了他半輩子精力收集來的文物有個歸宿,目前他正將這些暫放在濟南和他家中的3萬件文物運送到平度市,在平度建館,以異地安家,了卻自己心愿。
青島民間收藏人士原希建只收藏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和電影機。10多年來,原希建花在收藏這些古老電器上的費用超過百萬元。
原希建說,現在他收藏的這些舊家電不光是國內的,還有國外的,最早的還有產自荷蘭、上世紀40年代的產品。
“產自中國1959年之后的電視機,我這里都有。”原希建認為,這些舊家電代表了我國歷史長河中一個特定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階段。
當那些穿越時代的萬臺電器被收集來時,面臨的同樣問題是沒有場地建館。“若是有場地的話,我這里的萬臺家電完全可建一個中國近代家電博物館。”原希建表示。
除了受場地的制約之外,民俗博物館的命運當前還面臨資金制約。盡管相關部門每年給予膠東民俗博物館5萬元補貼,但這5萬元仍捉襟見肘,事實是,膠東民俗博物館免費開館7年來,完全在虧本經營。
姜殿平說,8.6萬件文物由7名工作人員管理,平均每名工作人員月薪3000元,1年需要支付21萬元薪水,同時文物管理還需要水電費、維護和保養費、辦公費。
■專家 不能脫離三“主”
“每一個民俗博物館創辦的背后,都異常艱辛,需要付出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田清來會長說,眼下民俗文物越來越少,收購價格越來越高,原來幾十元就可收購的竹子外殼的暖瓶,現在收購價達到了300~500元。以前李村大集是淘老物件的地方,現在已經沒有了老物件的身影。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由民間資本成立的民俗博物館在青島各個區市均有分布,數量達數十個。
當民俗博物館在各地紛紛誕生時,一些民俗博物館卻在成長中消亡。
“市北區一個開放多年的民俗博物館已經關門謝客了。”田清來會長說,有些民俗博物館目前經營慘淡甚至到了關門的境地,與資金、政策分不開,幾乎所有民俗博物館都面臨這些問題。
民俗博物館的創建與開館,不光讓民眾透過這個空間觀望時代進步和生產力變革,很大程度上還承載了保護文物、傳承文明的社會責任。
“每一件文物,都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姜殿平認為,“民俗博物館不僅應成為民間藝術的殿堂,還應成為社會大講堂。”
除了資金短缺和政策法規的缺失或不健全外,民俗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山東省民俗學會秘書長朱振華認為,民俗博物館開放過程中的人才缺失,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民俗館的發展與壯大。
朱振華說,國外最活躍的場所是圖書館和博物館,目前我國民俗博物館因沒有經費支持、沒有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管理和運營,這個行業顯得異常尷尬。
朱振華說,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文物從業者是歷史學、考古學和中文系出身,他們認為這些上層文物、精英文化應該出自皇宮貴族、王公貴胄或大戶人家,墓地挖出來的才是主流文物,他們重視地下文物卻忽略了地上文物,這也是長久以來民俗文物未受官方重視的原因。
恰恰相反,在朱振華看來,生活文化才是優秀文化根基所在,當前民俗文化不但不能削弱,還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國新辦3月19日舉行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情況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說,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要適當向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傾斜。
顯然,國家文物局發布這一消息,無疑傳遞了國家重視文物的信號。
朱振華說,國家在當下還應出臺相關法規,重視民俗博物館人才培養形成專業人才隊伍,同時對有影響力的民俗博物館從財政上進行扶持,博物館自身還應利用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行合作經營。
“民俗博物館真正迎來春天離不開‘政府主導’、‘專家主腦’和‘民眾主體’。”朱振華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