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19-05-15 08:13:05
青島幼教改革發展按下“快進鍵”
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9%,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達83%以上
自2016年獲批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以來,青島市幼教改革發展按下“快進鍵”。為積極應對二孩政策和外來人口增加的新形勢、新挑戰,我市以擴大普惠資源供給為優先任務,以優化資源配置為根本措施,持續提升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新時代需求。據統計,全市目前共有幼兒園2241所,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9%,在園幼兒26.4萬名,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3%以上,師資專科及以上學歷占比達90%以上。
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支持高收費民辦園自降“身價”
為擴大學前教育普惠性資源供給,青島市著力破解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管理難題,修訂《青島市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規定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采取劃撥方式供地,由區(市)政府投資并組織建設。
同時,青島市完善普惠性民辦園扶持機制,對普惠性民辦園實行分類分級管理,按照保教質量、辦園成本等情況確定其收費和財政補助標準。如今,全市有普惠性民辦園477所,提供普惠性學位約7.4萬個。
在擴大普惠性資源的同時,青島市積極創設條件完善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建立了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普惠性民辦園定額補助、幼兒教師待遇保障、擴大優質資源激勵等7項制度,2018年實現全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達6%。在此基礎上,青島市不斷提高生均公用經費和資助標準。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提高到每年850元以上,個別區市達到每年1600元;學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標準提高到每年1800元,并在山東省率先建立了包括視障、聽障、智障和自閉癥教育的特教學前教育體系。
青島建立健全擴大普惠性資源投入機制,將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定額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2400元,個別區市目前達到每年12000元。在這種扶持政策下,一些高收費民辦園自降“身價”。以嶗山區為例,該區對新型普惠園補助標準設兩檔,分別按照生均每年10000元、12000元補貼,標準在全市處于領先水平。此舉不僅緩解了區內普惠幼兒園學位缺口,減輕了家庭負擔,還保障了教育質量不縮水。2018年,智慧熊幼兒園、新愛彌兒之家幼兒園、智慧熊山水名園幼兒園、紅黃藍中心幼兒園被認定為新型普惠園,這些原收費在2000元/月的幼兒園自愿將其保教費標準降至860元/月或更低。此外,青島還建立幼兒園對口幫扶、升類創優獎勵制度,按照每所5萬—10萬元的標準予以獎補。
完善幼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讓幼師安心從教
“幼師‘全員大培訓’最受益的是教師和孩子,教師專業化水平顯著提高,孩子學習與發展水平得到提升。”青島市宜陽路幼兒園園長張正美表示,現在她管理的這所幼兒園師資專科及以上學歷人數達100%,這源于青島成為實驗區后實施的園長、教師3年一輪全員培訓,鼓勵教師提升學歷。
為讓幼兒教師安心從教,青島市加快完善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公辦園教師待遇統籌制度。以區(市)財政保障為主,提高農村非公辦幼兒教師待遇,對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落實非公辦幼兒教師待遇等情況進行績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以獎代補,青島市農村非事業編制幼兒教師月平均工資由2011年的不足900元提高到現在的3700元;二是支持民辦園提高教師待遇,將民辦園教師待遇落實情況作為示范園申報、普惠性民辦園認定的重要內容,政府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補助資金,優先用于提高教師待遇。對民辦園教師實行新一輪全員培訓,所需經費納入區(市)財政預算。
青島市還健全了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辦園扶持機制,保障這些園的教師獲得合理待遇。參照教育部門辦園標準,按照每年不低于850元的標準向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辦園撥付生均公用經費;全市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和村(社區)幼兒園非公辦教師工資待遇,所需經費按80%以上的比例列入區(市)、鎮(街道)財政預算。各區(市)探索通過財政專項補助形式,支持納入事業機構編制管理類公辦園落實非在編幼兒教師待遇。
“我們將著力推進學前教育向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發展。”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告訴記者,今年我市將研究起草落實《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措施,擴大公辦園設點布局,多渠道增加普惠性民辦園數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郭菁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