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7-11 07:14:07
趵突泉
1965年山東省地質局水文地質觀測站編寫的《濟南泉水》一書中記載:根據泉水出露的集中性、出露處地形、出流特點及匯流情況,可將泉水分成四大泉群:趵突泉—白龍灣泉群;五龍潭—古溫泉泉群;珍珠泉—王府池泉群;黑虎泉泉群。這本書為上世紀60年代初該觀測站對濟南泉水調查測量工作的報告,并未正式出版。
趵突泉—白龍灣泉群中的白龍灣當時在泉群中噴涌量第二,僅次于趵突泉,因此,泉群命名中將它和趵突泉并列。五龍潭—古溫泉泉群中的古溫泉,在出水量上并不出眾,把它與五龍潭并列,是因為它與附近的月牙、洗心、靜水、東流等泉水能集合成一個小團隊,匯流入護城河。珍珠泉—王府池泉群中的出水量“老大”并非珍珠泉,而是王府池,泉群命名中珍珠泉居首,是因為它名氣大點。
濟南市在重新審定七十二名泉的同時,從地理和旅游景區的角度劃分了十大泉群。它們是:濟南市區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五龍潭泉群,濟南東郊白泉泉群,章丘明水百脈泉泉群,歷城彩石玉河泉泉群、柳埠涌泉泉群,長清萬德袈裟泉泉群,平陰洪范池泉群。但從水文地質學的角度劃分,濟南只有三大泉群及其對應的泉域,即濟南市區泉群(趵突泉泉群),濟南東郊泉群(白泉泉群)、章丘明水泉群(百脈泉泉群)及其對應補給區(泉域)。
從水文地質學角度,市區“四大泉群”實際是一個泉群,它們同一個地下水來源、同一個地下水補給區,統稱“趵突泉泉群”,其補給區稱“趵突泉泉域”。就地質構造而言,趵突泉泉群依千佛山斷裂而存在,沒有千佛山斷裂就沒有趵突泉泉群。千佛山斷裂與阻水火成巖界面交會的最低點,就是趵突泉泉群,其次是北延的五龍潭泉群。千佛山斷裂的次生斷裂“羊頭峪斷裂”與阻水火成巖界面交會的最低點,就是黑虎泉泉群及北延的珍珠泉泉群。
原標題:[濟南故事]半個世紀前的濟南“四大泉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