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2019-08-08 17:37:08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帥
如果說到博物館文創產業中的“網紅”,故宮肯定名列榜首,而與之相呼應的,就是國家博物館了。這兩大IP堪稱文創領域“雙子星”,成功地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今時尚生活巧妙結合,令人嘆為觀止,拍手叫絕。
繼故宮文創確定參展山東文博會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第八屆山東文博會執委會獲悉,百年國家博物館也將亮相9月份的山東文博會!
國家博物館將亮相9月份的山東文博會
月光寶盒·陶瓷便攜功夫茶具、中國風金玉滿堂保溫杯、定制版3D打印臺燈……這些美輪美奐的國家博物館周邊產品,在家門口就能看到!
博物館“雙子星”同時閃耀泉城,濟南人有眼福了!
博物館“雙子星”同時閃耀泉城
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國博玩“出圈”
有數據顯示,2018年博物館參觀人數已達10.08億人次,其中“90”后占比43.2%,“95”后占比24.9%——古老的博物館正在變得越來越年輕。與此同時,博物館文創周邊產品發展勢頭迅猛,博物館的“帶貨”能力也越來越強。
自從故宮IP成了網紅以來,我國博物館文創事業也迎來了春天。而國家博物館涉足文創賽道,自然有著先天優勢。
國家博物館是代表國家保存民族集體記憶和優秀文化基因,收藏中華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歷史文化機構。從其前身——成立于1912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算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已經走過了百余年的光輝歷程。
國博文創產品
從2011年發展文創產業之初到現在,國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已經衍生出了豐富多樣的類別,國家博物館擁有自己的文創品牌“國博衍藝”,產品主要以國博文房、服裝配飾、創意家居、郵品書籍、生活配件、擺件雅玩為主。而從國家博物館旗艦店的銷量榜上看,大家喜歡購買的是那些“接地氣”、生活味十足的文創產品,比如書簽、小夜燈、購物包等,眾多網友們表示“國博的單品每期必入”。
國博文創產品
據國博經營與開發部副主任蔣名未介紹,截至去年9月份,國博設計開發的產品種類約3000余款,其中自主研發的擁有完全自主設計版權的文創產品就有1800余款。
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博物館,在繼故宮之后,也已成為一個大IP。
國博文創產品
你無法帶走博物館里的藏品,卻可以帶走這里的伴手禮。這就是國家博物館文創產品給大眾的承諾。
又丑又萌 國博玩成“博物館中的泥石流”
在博物館文創大熱的環境下,各大博物館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文創產品,古老的文物開始變得“能說會道”,帝王將相也是各種賣萌。像故宮文創,把原本觸不可及的古字畫,變成小清新的貼身文具,做手賬、拼貼畫,故宮口紅也應運而生;頤和園在文創設計多運用皇上御用系列和慈禧最愛的牡丹元素......
相比之下,國博的很多文創產品畫風就十分清奇了,簡直是“博物館文創中的泥石流”一般的存在。
以擊鼓說唱俑為原型打造的文創產品。新華社 資料
國博文創產品
能想像嗎,這手辦居然是著名的子龍鼎的卡通化身!所有人看到這件手辦的時候,眼神大概都會停留在綠衣俠披著的那頭驢身上吧。
龍鳳武士手機殼
這款龍鳳武士手機殼,是不是好萌,是不是好好笑?但是確定這是一個武士嗎?卡通可以,但是那笑容太刁詭了啊!
國博文創產品
這個就厲害了,這只充滿了喜洋洋氣息的花瓶設計也是十分“鄉村style”了。紅與黃的經典配色,無疑在彰顯著設計者對向經典致敬的初心。線條流暢,適合放在村中首富家里的案幾上。
……
可是,就是這些丑萌丑萌的設計,偏偏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為它“打call”。
兼具文化氣息和設計感 山東文創該向國博學什么
除了“丑萌”到讓網友們忍俊不禁的周邊,國博正經起來也是很“有范”的。
國博日歷
去年年底,國家博物館就重點推出了一款“國博日歷”,將12個月份按年代依次設定為12個主題,從石器時代至清代呈現出不同的生活面貌和風土人情。“國博日歷”精選了365件經典館藏文物,從紅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華第一龍”,到清代釉色斑斕的霽青金彩海晏河清尊……被精心安置在一年的每一個日期里。通過這樣的一頁頁日歷,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是歷史歲月的更替,也能獲得對文物的歷史感知。
二十四節氣錦色書簽
美到令人窒息的二十四節氣錦色書簽設計靈感則來源于春夏秋冬,各個節氣和每個朝代文物相對應,打造了24張不同風格的書簽。例如立夏就將清朝的五彩花鳥紋盤手繪上去,小滿對應隋朝時的橢圓形綠玻璃瓶......既體現了節氣的屬性,又一一介紹每個朝代的文物,讓大家在讀書的間隙來了解歷史。
創意撞色單肩帆布包
大觀園系列筆袋、收納包、化妝包、ipad保護套
還有小姐姐們最關心的服飾包包,其中一款創意撞色單肩帆布包就吸引了不少小姐姐的目光。其靈感來源于憲宗元宵行樂圖和聊齋圖說圖冊,將圖冊中的畫面進行分解重組,將蕩秋千的繩子和帆布袋的帶子巧妙結合,使繩子和圖案貫穿組合成了一個完整的圖案,再搭配高飽和度的顏色和強烈的對比色,既突出了古典的元素又設計感十足。
轉心瓶福如意女士絲巾
玉龍女士絲巾
做文創產品不僅僅是為了盈利,更重要的是傳承和推廣歷史文化。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而忽略了文化背景、文明傳承,才是丟了西瓜撿芝麻。譬如某博物館文創商店中售賣一款紗巾,其圖案設計靈感來自于館藏文物——漢代銘旌。銘旌者,古代葬禮中使用的塟具也。《周禮》記載:“大喪,共銘旌。”這種習俗至今在我國部分地區仍有保留。把這種形制的紗巾掛在脖子上,似乎有些不太對勁。這類文創產品缺乏對文物內涵、歷史背景及相關知識的了解,僅僅用現代審美眼光,將文物作為靈感來源而非文明傳承載體來看待。
國博文創產品
如今,消費者看重的不只是物品的使用功能,還有附著在商品上的設計感與文化氣息。所以說,講好歷史故事,把握住文物的核心內涵,恰當地開發商品的文化屬性,才是博物館們應該走的道路。
國博以四羊方尊為原型打造的文創產品。新華社 資料
正如故宮博物院前任館長單霽翔所言:博物館要有尊嚴地進入市場。這份尊嚴,其實就是對文化及歷史的深刻理解。
(部分材料來源于北京晚報、科技日報,圖片來源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新華社等,侵刪)
更多精彩資訊
可關注山東文博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