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2019-09-10 10:44:09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9月10日訊(記者 陳洋洋)姥爺、爸爸、媽媽、舅舅、舅媽、四個表姐,倆表姐夫、一個弟媳婦......記者從濟南市教育局獲悉,在山東濟南,有這么一大家子,70年來三代人出了13位教師。從破屋當教室、木板當課桌,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教學逐漸走進中小學校園。他們一路見證了70年來教育的發展變化。
姥爺,父母、表姐、弟媳等
一家三代13人都當了老師
“我們一家三代人,與共和國同行,與教育發展同行。”教師節來臨,山東濟南高新區鳳凰路學校教師殷瑾瑾算了一下,70年來,她家一家三代出了13位教師。
殷瑾瑾說,她姥爺是上世紀50年代的教育工作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她父母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師,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流下了辛勤的汗水。她這一代人,表姐妹等6人,都加入了教師隊伍。另外,還有她的舅舅、舅媽等,一家三代13人都是老師。
殷瑾瑾和家人合影。
據殷瑾瑾老師回憶,她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受家庭環境的熏陶,耳濡目染都是和教育教學有關的零星碎片。
從她記事起,就常常看著媽媽晚上批改學生作業、備課到深夜;有時,媽媽還把學生領回家,排練元旦或六一的節目。爸爸也常常和她們分享發生在他們中學里有趣的故事。可以說,教育教學工作已經轉變成了一種基因,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一家三代13人,70年堅守著三尺講臺,用這種接棒力似的傳承,詮釋的是教育世家對教育教學的情懷。
木板當課桌到“人工智能”教學
一家人見證了中國70年來教育“巨變”
教育是傳承也是家風。在殷瑾瑾85歲的姥爺眼里,她們還都太稚嫩,擔當不起教書育人這個重任,他不放心,于是每次回家,不管她們聽過多少遍,也不管她們還愛不愛聽,就給大家“開講”:“我們那時候,以前,國家還很困難,沒有教室,就借間破屋當教室。沒有桌凳,就用泥巴壘兩個墩子,上面放上一塊木板,就成了課桌。教室沒有門,冬天刺骨的寒風吹進來,學生的小手都凍僵了,可沒有一個怕苦的。那時候學生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當科學家,當解放軍。你看看現在的孩子,怕苦怕累,有的圖享受,有的只知道為自己掙錢,你們要教育他們,要為祖國做貢獻。”
殷瑾瑾笑著趴在姥爺的耳朵邊,大聲地說:“那都是哪個年代的事了?” “哪個年代也要愛國啊!現在國家富強了,更要愛國啊!”姥爺又拿出他作為家長的威嚴,教導她們,殷瑾瑾表示,這不僅是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給予年輕人的厚望,更形成一種家風,影響著他們的子孫后代。
這樣的家風,是有魔力的,殷瑾瑾的父母,以及三舅舅和三舅媽,都秉承著姥爺的愿望,在教育教學的土地上辛勤耕耘35載,無怨無悔,直至退休,他們都受到了社會的尊敬和學生、家長的愛戴。
一家三代13人,從破屋當教室、從木板當課桌,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教學走進中小學校園。他們一路見證了70年來教育的發展變化。
殷瑾瑾告訴記者,如今她任職的學校里,和70年前姥爺記憶里的中國校園狀況比起來已經發生了“巨變”,學校開了部分“機器人課”,還帶孩子走出校園,去高科技的軟件園實地學習接觸“人工智能”知識。另外,除了語文數學等傳統課程,孩子們還可以參加各種舞蹈、體育、藝術類的社團,項目豐富多彩。
記者獲悉,經歷了70年的發展,殷瑾瑾為代表的這一代年輕教師的教育方式,整體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由姥爺那一代人的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變成了老師走進學生中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和學習,課堂也更開放、更自由、豐富、有趣了。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她和媽媽當了8年“教師”同事
殷瑾瑾的教育生涯的開始,也是受到家庭的熏陶。她回憶說,在爸爸堅定不移讓她報考師范類大學的時候,就為她做好了“不二選擇”。她不僅繼承了他們的事業,當起了小學老師,還和媽媽在一個學校里同事8年,直到媽媽退休。
更有趣的是,她還和媽媽直接搭班3年,媽媽教語文兼班主任,她教英語。“說心里話,在和她搭班的這3年里,她春風化雨般影響著我。我跟她學會的,不僅僅是怎樣做人,怎樣做事,更學會了在工作中處理學生問題的許許多多具體方法與技巧。”殷瑾瑾說。
比如每天早讀,殷瑾瑾同時要跟三個班,常常顧此失彼。有時簡單地布置學生自己讀,就急急忙忙去別的班了。媽媽說:“你這樣急匆匆地來又急匆匆地走了,你以為你走了,學生就認認真真地讀么?他才不買你的賬呢!你要制定具體的晨讀任務,有布置,有檢查。這樣才不白白浪費20分鐘。”
于是,殷瑾瑾每天都提前作出計劃,為每一個班甚至每一位特殊的學生都制定了詳細具體的學習任務,讓責任心強、學習優秀的學生做好記錄,把學習情況及時向她匯報。發現這個方法收獲很大。特別用在復習考試階段效果更好。
從這件事中,殷瑾瑾發現,媽媽對她的影響讓她受益終生,她認為,這體現的不僅僅是母親對女兒的關愛,更是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對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的呵護。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間教室
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個講臺
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殷瑾瑾說,這樣的歌詞,曾無數人感動,而她們一家,正實踐著這些諾言,無怨無悔。也許,當初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并不是她最理想的選擇,但是,14年的教育教學經歷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
“70年櫛風沐雨,70年砥礪前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家三代13人,將繼續與祖國同行,與教育發展同行。”殷瑾瑾說。
菏澤一家四代人出了7位教師 用傳承闡述何為“師道” 17位教師被評為“2019濟南最美教師” 青島市2019年這樣為教師“慶生” 659位獲獎教師最全名單公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