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12-02 07:40:12
本報煙臺訊 煙臺市已公布6批共計12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14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38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煙臺剪紙還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年是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舉,以多彩“非遺”助力脫貧攻堅。
強化“非遺”扶智,年內組織市縣“非遺”保護中心、鄉鎮文化站和“非遺”傳習所四級主體聯動,開設煙臺剪紙、海陽大秧歌、棒槌花邊、膠東花餑餑、萊州草辮等“非遺”大講堂2000多場次,加強對貧困人群的“非遺”脫貧技能培訓。
同時,注重培養“非遺”脫貧帶頭人。全市引導成立了傳統民俗、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等“非遺”項目協會和合作社60余家,發揮項目帶頭人的作用,吸納1500多人就業,協力解決了10余個貧困村的脫貧工作。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膠東花餑餑習俗”傳承人孟昭泰被文化和旅游部表彰為2019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海陽大秧歌是煙臺14項國家級非遺之一,今年,把握文旅融合契機,海陽大秧歌也成為貧困群體脫貧致富的重要項目。當地732個自然村,80%以上村有秧歌隊,頗具規模的表演社團就有10余個,常年參加節慶演出。這些表演團隊中不乏貧困群體的身影,他們在傳習和表演海陽大秧歌中,實現了精神和生活的雙重“脫貧”。記者 劉英 通訊員 宋永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