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12-04 12:02:12
新華社濟南12月3日電(記者吳書光、袁軍寶)郭建三是山東省東營市觀鳥協會會長,2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黃河口生態越來越好:“隨著生態改善,保護區的鳥類越來越多,不僅有夏候鳥、冬候鳥,還有不少‘留鳥’。”
行走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常可見電線桿上的大鳥窩,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巢。
“東方白鸛就是保護區的‘留鳥’之一。”郭建三說,早年間,東方白鸛還只是在東營越冬,不在此繁殖。
自2003年東方白鸛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筑巢以來,這里累計繁殖超過1600只。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于2010年授予山東省東營市“中國東方白鸛之鄉”稱號。目前全球有東方白鸛4000余只。
每到冬季,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成了鳥的天堂。片片水面上,天鵝、東方白鸛、丹頂鶴、海鷗、白鷺等鳥類猶如精靈般點綴其中;天空中,隊隊鴻雁由北向南飛來,隨著嘎嘎之聲又飄然遠去……
“黃河入海口成了‘鳥類國際機場’,每年遷徙經過的各種鳥類多達600萬只。”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奎濱說,隨著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這里已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
近年來,黃河入海口越來越受到國際重視。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于2013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東營市也于2018年成功獲評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這背后離不開加強濕地生態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系列舉措。
其中,自2002年以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利用國家實施黃河調水調沙的有利時機,先后修復濕地2.3萬公頃。從2010年開始,實施黃河刁口河故道生態調水工程,黃河故道斷流34年后重新實現全線恢復過水。多年來,重點借助黃河調水調沙有利時機,實施生態補水,年均引水約3000—4000萬立方米。同時,先后實施了黑嘴鷗、東方白鸛等關鍵物種繁殖棲息地保護和鳥類保護工程,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
張奎濱說,目前,保護區鳥類種類已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368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51種。黑嘴鷗繁殖種群達6600多只,僅次于遼寧盤錦。
“留鳥”正在黃河下游多地成為一景。記者在黃河下游的濱州、淄博等采訪發現,由于生態環境改善及對鳥類加強保護,越來越多的天鵝等珍稀鳥類到此遷徙中轉或過冬。
在淄博高青縣的天鵝湖國際溫泉慢城,原來用于黃河沉砂凈水的荒蕪之地,已變身成水系縱橫、鳥類聚集、林草花田于一體的生態長廊。
高青縣旅游發展中心主任孟慶吉說,天鵝湖國際慢城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100多種鳥類聚集于此,成為震旦鴉雀、天鵝等珍稀鳥類的重要棲息地。
盡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前不久才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沿黃各地的黃河生態保護已深入推進。記者了解到,濱州市正制定黃河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圍繞打造黃河生態、修復黃河濕地、建設黃河社區、傳承黃河文化,對黃河濱州段全域生態修復、造林綠化、節點美化、設施完善,形成具有濱州黃河特色的文化長廊、綠野景觀、宜居福地。
在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訪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投資一億多元的黃河三角洲國際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正在快速建設。這一工程是東營市承擔的國家投資最大的濕地生態保護工程,明年建成后將為濕地和鳥類保護提供更強有力支撐。(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