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20-04-28 08:54:04
手術機器人精準精細立新功
市立醫院運用“達芬奇”順利完成高難度半肝切除術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孫飛 通訊員 劉凱李鸞
患者接受半肝切除,術后第一天開始進食流質食物,第二天下床活動,第三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五天即痊愈出院。
日前,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肝膽外科主任史光軍帶領團隊,在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為一名患者順利完成半肝切除術。該手術是市立醫院肝膽外科首臺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標志著市立醫院肝膽外科進入達芬奇機器人新時代。
相較于其他手術方式,達芬奇機器人能夠很好地保護患處周圍組織,患者受到的創傷更小,恢復更快。據介紹,市立醫院目前正在實施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人員培訓計劃,采取“組團”的形式到國內頂尖的醫療機構接受專業培訓和嚴格考核。達芬奇機器人即將在市立醫院各個領域的復雜外科手術中大展身手,讓青島市民足不出城便可享受到頂尖的醫療服務。
“機器手”令復雜手術充滿科幻色彩
去年11月15日,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正式落戶市立醫院,3天后即成功完成“首秀”。當時,一位74歲的男性患者在達芬奇機器人的幫助下接受了腎根治性切除術。
而這次的手術顯然難度系數更高。患者是一名61歲男性,因左肝內膽管多發結石,導致左肝萎縮。肝內膽管結石是肝膽外科較常見的復雜膽石病,因為結石導致的反復炎癥發作,使肝臟與周圍組織粘連,肝內組織水腫,肝內血管發生移位。同樣是肝切除術,相比肝腫瘤,肝內膽管結石的切肝手術難度要大得多。
為了徹底清除病灶,預防萎縮的肝臟惡變,史光軍團隊決定聯合麻醉手術科,通過達芬奇機器人手術,進行左半肝切除術。
手術開始后,達芬奇機器人的4條手臂通過4個直徑8毫米的小孔進入病人腹內。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史光軍坐在操作臺前埋頭注視,手腳并用,凌空舞動,只見達芬奇機器人的手臂不時起起落落,前后左右靈活移動,完全沒有傳統手術“開膛破肚”的血腥畫面,反而多了幾分科幻色彩。最終,史光軍團隊順利為患者切除長15厘米、寬10厘米大小的病變半肝。
視野放大10倍讓醫生“鉆”進體內
達芬奇機器人的優勢在這臺手術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能夠立體清晰地放大10多倍的手術視野,幫助醫生實現“鉆”進人體內進行手術的夢想,醫生可以輕易辨別出藏在肝臟組織里的血管,保證患者的安全;靈活的機械臂可以“左右互搏”,七個自由度可輕易突破人手極限轉腕操作,在狹窄的解剖區域游刃有余,完成人手難以完成的精細化操作;精準的控制可以在遇到出血情況時從容地縫合,從而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與傳統的腹腔微創手術相比,就像是高鐵與綠皮火車的差別。”史光軍表示,機械手上的穩定器能夠過濾人手可能出現的抖動,避免手術中因抖動而劃傷神經和血管,從而顯著提高手術的質量和安全性;新一代達芬奇機器人能夠智能調整患者的手術體位,手術創口更小,縫合優勢更明顯,使患者能更好更快地恢復,減少住院天數,減輕患者疾病負擔。
據介紹,患者術后第一天腹腔引流出淡紅色液體約50毫升,肝功、血象均基本正常,開始進食流質食物;術后第二天下床活動;術后第三天拔除腹腔引流管;術后第五天痊愈出院。
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四代手術機器人
史光軍表示,他職業生涯中經歷了外科醫生的三個手術階段,從傳統開放手術、腔鏡手術到如今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他說:“手術不是達芬奇機器人自己給患者做手術,實際上還是由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操控。手術過程中,醫生在操控臺上的操作被系統精確無誤地實時傳遞至精細器械上,從而在患者體內完成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是醫生的助手,主刀醫生的手術經驗、臨床判斷以及對達芬奇機器人的熟練操控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市立醫院的達芬奇機器人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四代手術機器人,與“前輩”相比,其各項“本領”均有很大提升,能夠通過微創的方法實施各種復雜的外科手術,尤其適用于精細化手術。在狹小的空間內,它能夠多角度閃轉騰挪,將精準、精細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精準和微創是外科手術的發展趨勢,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達芬奇機器人系統超越了傳統手術的局限,為微創手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是外科手術未來發展的方向,為外科手術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史光軍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