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2021-01-25 07:07:01
原標題:在0.3毫米厚蛋殼上刻出“青島十景”!市民解宜栓:想辦一個蛋雕博物館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蛋雕,就是以浮雕、陰雕、陽雕、透雕、鏤空等雕刻手法,在飛禽類蛋殼上刻琢成畫的一種民間手工藝。今年31歲的青島市民解宜栓,從小酷愛雕刻藝術,大學畢業后自學蛋雕技藝,曾在0.3毫米厚的蛋殼上雕刻出棧橋、五月的風等青島著名景點。不同于其他雕刻,蛋雕技藝需要在厚度僅有零點幾毫米的蛋殼上雕刻,往往需要幾萬刀甚至幾十萬刀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幾年來,解宜栓雕刻出100多件蛋雕作品,有的還在各種比賽中獲獎。他的愿望就是將來建立一個蛋殼雕刻博物館,并將這門特別的技藝傳承下去。
解宜栓在工作室創作。
講述:
從小就對雕刻產生深厚興趣
解宜栓大學畢業后,在家里開起了“一閂工佀,專門進行蛋殼雕刻創作。昨天,觀海新聞記者來到解宜栓家里看到,陽臺上有一個簡陋的工作臺,擺著各式各樣的蛋殼,還有上百種精細的雕刻工具,這就是解宜栓的全部創作設備。“所有蛋雕作品基本上都是在這里完成的。因為蛋雕需要耐心,所以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解宜栓說。
解宜栓說,他父親是自學成才的木匠,而他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也學會了木工活,這為他后來的雕刻打下了良好的藝術根基。10歲那年,從小受傳統文化熏陶的解宜栓,開始對書畫和雕刻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幾年后,解宜栓已經學會了石雕、玉雕、木雕等技藝。
父親希望解宜栓畢業后有份好工作,所以他大學讀的是財經專業。沒想到畢業后,解宜栓還是放不下雕刻,反而更加癡迷,他覺得這門傳統文化藝術需要有人傳承。在不斷的努力探索中,解宜栓開始專心研究蛋殼雕刻這門小眾化藝術,加上自己從小就有雕刻功底,所以很快就入了門,此后開始參加各種蛋雕比賽。“一枚小小的蛋殼,融和了繪畫與雕刻,展現出各種精美的圖案。一個個易碎的蛋殼,經過反復雕琢后,一幅幅精致有層次感、立體感、藝術感的圖案便呈現出來,這種獲得感讓人很滿足。”解宜栓說。
亮點:
蛋雕“青島十景”多次公開展出
多年來,解宜栓一直專注于蛋雕藝術,每天起床后便開始忙于創作,直到晚上12點才睡覺,雕刻時間達10多個小時。為了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他苦心鉆研并四處拜師學習,經過無數次摸索,終于靈活掌握了彩繪、鑲嵌、浮雕、鏤空等多種技法。短短3年間,在駝鳥蛋殼、雞蛋殼上創作了100多幅作品。為了增加難度,提高自己的技藝,解宜栓選擇更小的鵪鶉蛋殼作為雕刻材料,創作完成了一系列的小蛋雕作品。
一枚枚小小的蛋殼,經過精心打磨、雕刻、鏤空,惟妙惟肖的圖案便躍然呈現,令人賞心悅目。在眾多的蛋雕作品中,解宜栓最滿意的一組作品當數“青島十景”。最近幾年,解宜栓把更多的心思用到如何創新上,雕刻出來的作品不僅精美,更包含著青島特色的文化元素。去年夏天,他精心創作的青島著名十景系列作品,贏得到眾多業內藝術家的好評,多次代表青島非遺文化作品公開展出。
棧橋、教堂、石老人、五月的風……解宜栓向早報記者一一展示了他創作的“青島十景”蛋雕作品。這組作品共用了10枚雞蛋殼,每一枚蛋殼上,采用簡筆畫的藝術表現形式,雕刻出青島沿海一線的著名景點。“雕刻完成后,需要慢慢精心打磨修整,才能更好表現出線條的藝術感。加上最初的創作時間到最終完成,大約用了近一個月時間。”解宜栓說。
匠心:
“密境探索”作品獲得全國大獎
在解宜栓的工作室里,有各種各樣的蛋雕作品,從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到圓形、線形的鏤空,讓人看了不禁眼花繚亂、驚嘆不已。他以刀代筆,將世間萬物濃縮于小小的蛋殼之上,在方寸之間雕梁畫棟。
眾多作品中,讓解宜栓感覺最得意的就是一組佛教題材的“密境探索”作品。這組蛋雕作品由3枚蛋殼組成,使用了駝鳥蛋殼、鵝蛋殼和雞蛋殼。由于佛教造像需要雕工細膩精準,所以雕刻起來難度較大,一枚駝鳥蛋雕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而后期的精細打磨需要更長的時間。早報記者注意到,這組作品線條如行云流水,輪廓唯美,圖案栩栩如生。該作品曾獲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金鳳凰”創新設計大獎賽銀獎,得到眾多專家的好評。
“鴕鳥蛋殼有2-3毫米的厚度,因為是橢圓形,更是增加了雕刻的難度。在制作蛋雕的時候,首先要把圖案構思設計好,然后將圖案精心繪制于蛋殼上,剩余大部分圖案還要通過自己的靈感和想象力完成,有些圖案還采用古老的龍紋、神獸紋等呈現。在雕刻、鏤空的時候,還要格外注意坡度、斜度,稍不留神就會把連接點刻斷,導致前功盡棄。蛋雕考驗的是創作者的耐心和坐功,一連半天一動不動,不離開座位是常態。特別是在作品快要完工時,更是需要雕刻到深夜才能完成。”解宜栓說。
未來:
想辦博物館傳承蛋雕藝術
解宜栓說,想在一枚小小的蛋殼上,呈現出更多的文化藝術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積累許多歷史知識。從小熱愛雕刻藝術的解宜栓,同樣是一個歷史文化好學者。除了創作蛋雕外,他平時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一直沒有間斷過,還寫下了不少關于蛋雕的論文,探源追溯蛋雕文化的歷史。
“蛋雕就像是在方寸之間跳舞,作品上的圖案要盡量縮小,越縮小難度就越大。如果圖案太滿,給人感官上會不舒服。經過慢慢摸索,雕刻起來就得心應手了。”解宜栓介紹,他的蛋雕作品涵蓋了鴨蛋、鵝蛋、鵪鶉蛋和鴕鳥蛋,在這些大小不一的蛋殼上面,用自己的一雙巧手和對藝術不懈的追求,雕刻出一個個讓人驚嘆的作品。
早報記者了解到,解宜栓現在的身份是即墨區非遺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他除了日常參加非遺公益性活動,大多數時間都在創作。解宜栓希望幾年后辦一個小型蛋雕博物館,讓更多人了解蛋雕藝術,將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鏈接:
蛋雕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
蛋雕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齊國思想家、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侈靡》中記載“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尹知章注:“皆富者所為也。”這是迄今為止最早的關于在蛋殼上做雕刻圖案的文字記載。文中的雕卵,即在蛋殼上做雕刻,刻繪圖案。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就出現了蛋殼雕刻這門技藝,只不過當時的受眾面較窄,僅限于王公貴族用于炫耀其奢華生活。
北魏(386—557年)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法云寺》記載:“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腋,畫卵雕薪,況我大魏天王,不為華侈?”畫卵雕薪,在雞蛋、薪木上雕畫圖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窮奢極侈的一種表現。在青島至今也有喜得貴子時贈送親朋好友紅皮雞蛋的習俗,稱之為“喜蛋”。吃喜蛋具有諸多吉祥美好寓意。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擺攤設鋪,專門賣染成紅色的雞蛋,稱其為“彩蛋”。后來,商販們又在彩蛋上刻畫些花鳥、魚蟲、臉譜等圖案,以圖生意興隆。(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