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煤炭報
2021-01-28 10:55:01
原標題:山東鄒城 塌陷坑塘養出“閃亮珍珠”
來源:中國煤炭報
山東
鄒城
塌陷坑塘養出“閃亮珍珠”
據新華社電 走進山東省鄒城市太平鎮的一處池塘,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著一串串浮球,格外引人注目。劃著小船進入水面,隨手拎起一個浮球,只見下面掛著管網和籠子,里面有幾個河蚌。取出河蚌打開后,十幾顆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珍珠呈現在記者面前。
很難想象,這里是采煤塌陷坑,坑里的水曾經污染嚴重,人人躲著走。
鄒城市太平鎮曾是傳統的產煤大鎮,煤炭開采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采煤區大面積塌陷。塌陷區不僅沒法住人,而且到處都是水洼。水域污染一直是采煤塌陷地治理的一大難題。
為了改善生態,近年來,鄒城運用市場化手段,引入了投資3000萬元的靶向珍珠養殖項目,向污染水體要效益。
“一開始,附近的養殖戶都勸我不要在這里養殖,說魚都很難養活。”兗礦清湖生態科技(山東)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費林江說。
但是,經過一番考察,他發現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體有機質過剩,富營養化導致。于是,2020年3月起,該公司運用生物鏈治水,通過培養有益菌、有益藻,把富營養水體中的有機物分解、吸收,再利用藻類喂養河蚌,實現生態循環,達到凈化水質的目標。
費林江說:“藻類營養液配比好,利用鋪設好的管網定向投喂到養河蚌的籠子里。但不能喂飽河蚌,吃不飽的河蚌會自己吸收過濾水中的有機質,凈化水質。”
經過檢測,試驗水塘中的水由劣Ⅴ類變為地表Ⅲ類,水質中COD、氨氮等指標大幅下降,水質改善效果顯著,為后期擴產治水養殖奠定了良好基礎。
生態好了,為了讓水面產生經濟效益,費林江和他的同事們在小河蚌里定向種植珍珠。
“提前放進很小的珠核,珍珠顏色能自己控制。經過一定時間,河蚌里就能形成多個珍珠。”費林江說。
通過改善水質,調節水域生態平衡,該公司在約800畝的塌陷坑塘里,掛養了珍珠蚌130多萬只。預計畝產珍珠20公斤,價值4萬元左右。
河蚌殼可以做工藝品,河蚌肉能做高蛋白飼料。最近,他們又打算搞網絡直播,為網友直播開河蚌,取珍珠,吸引更多人關注。
昔日的塌陷坑塘,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有著“珠光寶氣”的聚寶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