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2021-02-18 07:02:02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丨牛年春來早 奮斗正當時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駐村5年,李洪文騎壞了3輛摩托車,累計行程超22萬公里——
扶貧書記摩托車上過春節
◆5年,老李的腰帶扣縮進去20多厘米,體重輕了43斤
◆這個“最窮”貧困村由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躍升至11000元以上
◆一個又一個“熱乎乎”的拜年電話,持續了整整一上午
□本報記者 王健
2月16日,大年初五,早上6點多,濟南市南部山區西營街道最南端海拔700多米高的山脊上,又出現了那個騎摩托車的身影。他就是歷城區供銷社主任科員、歷城區派駐南部山區西營街道葉家坡村第一書記李洪文。
“藏主庵重點發展高山蔬菜,杜家坡種植高光效蘋果、無公害小米,通過藏主庵和杜家坡把整個葉家坡帶動起來……”一大早,李洪文就召集村干部們開了個碰頭會。緊接著,他又帶著大家看了看地礦局剛確定的機井位置。聽著李洪文為村里規劃的藍圖,每個人心里充滿干勁兒。
2016年3月15日,第一次踏入葉家坡,李洪文心里只有震撼與沉重。村里一座座破舊的土坯房,幾近坍塌;街巷全是坑洼土路,崎嶇難行;干癟的核桃依然掛在枝頭,村民不愿去收……葉家坡下轄5個自然村,村與村之間最遠相隔近十公里,全村212戶中貧困戶就有125戶。村民吃水要到三里地以外的山溝里去挑,因為沒有生產路,收獲農作物全靠肩挑、人抬。
“再苦、再累、再難,也要讓葉家坡早日解困脫貧!”李洪文特意買了一輛摩托車,每天早上四點準時起床,七點之前到村,騎摩托車行駛120多公里,聽民聲、訪民情……
為解決村民吃水難的問題,他奔走協調,在陡峭的高山上鋪設自來水管道引水下山。勘察自來水管道的開挖走向時,他帶領村干部和技術人員翻山越嶺,在齊腰深的草叢荊棘中規劃線路。有一次,因為草深無路,他腳下一滑險些滾下懸崖,幸虧抓住了荊棵。
他爭取各方支持,建設三處光伏發電站,用光伏發電收益給貧困戶“分紅”。在辦理光伏發電對公賬戶時,銀行規定必須要村主任當天簽字、按手印,而村主任又因公負傷不能下地行走。三九寒冬,在路面結冰20多厘米厚的山路上,李洪文騎摩托車行駛20多公里,前往村主任家中。在往返的冰面上,他騎車摔了19個跟頭。
駐村5年,他騎壞了3輛摩托車,摔壞了10塊摩托車后視鏡、6塊里程表,更換了16條外胎、14套鏈條和鏈盤,累計行程超22萬公里。“現在只要一下雪,村里人就早早出來清掃,怕他摔著。”72歲的村主任李天生說。“一天看不到他的摩托車,就像少了點什么!”94歲的姚洪蓮說。
駐村5年來,李洪文的腰帶扣縮進去20多厘米,體重輕了43斤,整個人變得又黑又瘦。“他現在說話聲音大,是因為右耳朵聽不見了。”李天生說,去年9月,他突發腦梗,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去醫院輸液,沒請過一天假。
他的辛苦沒有白費,這個“最窮”貧困村由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躍升至11000元以上,貧困戶全部脫貧。
原本2018年任期結束,他就該回到原單位。但村民硬是把他留到了第三個任期。去年3月份,聽說他第二個任職期滿準備離開葉家坡時,30多位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村委辦公室,死活不讓他走。如今,他已成為了葉家坡的一員,葉家坡也成為他生命中無法割舍的一部分。
這些年,李洪文幾乎沒有節假日的概念,只有每年春節初一到初四,能陪陪家人。
今年除夕,他像往常一樣工作在村里。臨近中午,回家探親的私家車明顯多了,很多人的家門口也貼上了春聯和“福”字。“李書記,過年好!”不管走到哪,都有村民過來問好。看著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李洪文笑了。
晚上回到家,李洪文家的春節才真正開始。掃房、洗衣服、包餃子……忙活到大年初一凌晨4點多。
“李書記,感謝你一年來對村里的付出,讓我們過上好日子!祝你新春快樂!”剛瞇了倆小時,村民們的拜年電話就來了。一個又一個“熱乎乎”的拜年電話,持續了整整一上午。
泰山區上高街道用黨員辛苦指數換來群眾幸福指數——
這是一個充滿干勁的地方
□本報記者 姜言明 曹儒峰
本報通訊員 付 剛 于曉強
2月17日,大年初六,一條公示在泰安市泰山區上高街道小井村迅速傳開:村里的教育和金融兩個產業園已經通過審批,馬上動工建設。
小井村的教育產業園將在原有一所小學的基礎上,新建省級標準中學和幼兒園各一所,解決村里及周邊孩子就近上學難題;金融產業園將圍繞總部經濟,打造泰城東部新地標。
不僅這些,小井村新年還有許多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投資11億元的居然之家將于三月底開業,一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00萬元;五星級標準的希爾頓酒店和吾悅廣場主體工程已建設完畢,不久將開業;村里55歲以上的女性和60歲以上的男性每月可領到的生活補貼提高到600元……
“小井村通過建強班子、招商引資、舊村改造,朝著‘億元村’目標前進。新的一年,小井人正以‘釘釘子’精神,一錘一錘敲出屬于自己的小井夢。”小井村黨支部書記于永祥說,“寧愿自己脫層皮,也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小井村的新氣象、新精神是上高街道的一個縮影。上高街道,是一個充滿干勁的地方。
去年,它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和文明城市創建考核位列第二。
小小一個街道,涌現出村集體收入4個過千萬的村、10個過百萬的村。去年,上高街道黨工委獲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榮譽稱號。
走進上高街道,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個個項目拔節生長。干部盯在一線。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建設。”說這話的是上高街道魏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徐峰,他和村“兩委”的四名同事春節沒休息一天。
2月17日,記者走進村里老人張錫明家。“年前村里給發了10斤肉、10斤花生油、20斤米、20斤面,這兩天,徐書記專門趕過來給我拜年,還送來了400塊錢。我老頭子80歲了,卻越活越舒坦。”張錫明說。
上高街道用黨員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新的一年,上高街道將打好8個城中村改造‘攻堅戰’。”上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進介紹。
新的一年,上高街道創新激勵方式,激發黨支部一班人干事創業精神。“我們堅持以發展論英雄。去年,2名先進村黨支部書記享受事業編中層正職待遇;評選五星、四星、三星黨支部,分別獎勵村黨支部書記2萬元、1.6萬元、1.2萬元。”上高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孫文超介紹,“新年剛開班,好幾個黨支部書記就來找我要任務、定目標。各個村摩拳擦掌,搶先進、爭一流。”
除夕夜沒能團圓,他卻說“沒事就是最大的好事”——
一家“三警”守護萬家燈火
□本報記者 陶相銀
本報通訊員 孫 峰 孔少杰
當鞭炮聲在大山另一邊的可燃放區急促地響起,意味著辛丑牛年到了。此時,張曉亮和同事谷曉林,正在出警。
張曉亮是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分局張村派出所副所長。這個夜晚,他和警輔谷曉林搭檔,從除夕夜的18:00巡邏到大年初一的0:30。張曉亮說:“我們有句行話叫‘百姓過年,警察過關’,越是節假日越忙。”
2019年1月1日起,《威海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辦法》施行。之后,每年的除夕、元宵節等節日,公安機關均是全警上崗。
張村派出所轄區有6萬多人,外來人口占了三分之二。今年春節,大量居民就地過年,也帶來了一定的治安壓力。
巡邏是個很枯燥的工作。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大街小巷再重復往返,步巡從街頭到巷尾,車巡從村莊到社區,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凜冽的海風吹過,張曉亮感受到的只是“涼快”,“一圈圈地走,身上早出汗了”。
這個春節是張曉亮從警的第19個春節,他照例沒能回家吃頓年夜飯。“早習慣了,就算是回家,也湊不齊人。”“湊不齊人”的原因是,他的妻子趙曉琳也是警察。這天晚上,作為網安大隊民警的趙曉琳和局機關的同事們一樣,被分配到各派出所,協助派出所民警巡邏。“昨天晚上,倆孩子在姥爺姥姥那里;今天晚上,在爺爺奶奶那里。”張曉亮說。
張曉亮在刑偵大隊工作過16年,是刑事技術民警。在趙曉琳的心目中,丈夫是“不知道啥時候回來也不知道啥時候走”的人。刑事案件多發于夜間,這就決定了要第一時間勘查現場的張曉亮很難睡個囫圇覺。
張曉亮的工作在線下,趙曉琳的工作在線上。為了看孩子,雙方父母都從各自老家來到威海定居,承包了所有的家務。確切來說,張曉亮家是三警家庭,他的父親退休前干了半輩子刑警。“婆婆做手術,沒告訴俺倆;公公去北京做心臟手術,臨出院了才告訴俺們。”趙曉琳說,“不只是老爹最了解兒子,還有警察最了解警察。”同樣作為警察,趙曉琳更知道“警嫂”二字的分量和責任,“既是夫妻也是戰友,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這個除夕夜,張曉亮和谷曉林出了一次警,順利解決問題,再無其他。張曉亮很高興:“沒事就是最大的好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