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2-24 14:16:02
原標題:山東:新時代非遺傳承不再是“陣地戰”
來源:中國文化報
陣地戰,顧名思義是依托固有地形和場地進行作戰。以往,包括山東在內的全國多地,推進非遺傳承的主陣地是現有公共文化場館或者作坊、工作室。近兩年山東決定換個思路:讓非遺項目、傳承人“主動出擊”“墻外開花”,通過推動非遺進校園、進景區、進社區,山東多個非遺項目的影響力顯著增強,有力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部分項目走出展柜、邁向大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社會反響,有效助力了當地民眾增收。
給孩子種下夢想
濟南市商河縣職業中專的劉岳超,愛上了鼓子秧歌。這項商河縣傳承千年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如今已進入當地中小學成為校本課程。2021年春節,劉岳超在家練習了一個假期。他盼望著,疫情陰霾散去時,他能再次和同學們一起,走上泉城展演舞臺。
近年來,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實施“非遺傳承與學校教育融合工程”,先后公布56所“非遺傳承人校園授課試點學?!保?8個非遺項目進入課堂,參與學生近4萬人次,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為提升非遺校本課程普及率,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會同市教育局建立隨機抽查訪談雙向聯動機制,分別與傳承人、學生進行座談,了解教學學習情況。非遺傳承人、學校在一年教學結束后,分別向兩局匯報教學總結,把隨訪和年終總結作為教學成果考核的重要依據,年終舉辦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對成效好的學校和傳承人給予表彰。這種考核激勵方式,有力提高了學校和傳承人積極性。各學校都積極建立非遺長期教學體系,開設校本課程,商河縣組織專家、老藝人整理編寫兩種專門針對中小學的鼓子秧歌教材進行推廣,全縣12個鎮(街)中小學全面開設鼓子秧歌校本課程。
作為“呂劇故鄉”,東營市東營區一直高度重視呂劇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把呂劇藝術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積極開展“家鄉娃唱家鄉戲——呂劇進課堂”活動。
東營區將傳承呂劇藝術作為各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利用音樂課、學校網站等有效載體將呂劇文化向學生傳授。同時,定期舉辦呂劇唱腔比賽,使傳承呂劇文化成為校園中的新時尚。東營區第二中學發揮地域、人才、師資優勢,成立呂劇社團和呂劇樂隊,呂劇傳唱風靡校園,成為學校特色教學板塊。牛莊鎮中心小學每一名學生都能唱一段“家鄉戲”,每個班級都能表演一段家鄉戲,形成“人人愛呂劇,班班唱呂劇”的生動局面。
為鄉親點亮希望
非遺來自人民的生產生活,傳承保護的土壤也在民間,而非“藏在深閨”。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付俊海說,今年山東非遺領域的一項重點工作是,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非遺更加緊密地融入現代生活。依托非遺項目相對集中的鎮街,建立非遺展示展銷基地;增強創新意識,鼓勵創作生產與時代審美相符的非遺產品。
泰安肥城市是“中國佛桃之鄉”“中國桃文化之鄉”和“中國桃木雕刻之鄉”。2006年“桃木雕刻民俗”被列入山東省第一批非遺名錄,2018年“肥城桃木雕刻技藝”被列入泰安市級非遺名錄。近年來,肥城市把非遺助力扶貧作為推進文化精準扶貧重要抓手,尤其是桃木雕刻這一民間傳統技藝,通過創新開發旅游商品方式,形成以“公司+農戶”“公司+基地”為模式、“小規模、大群體”為特征的特色旅游商品集群產業,探索出一條以桃木雕刻傳承帶動貧困人員創業就業的新路子。
以桃木雕刻技藝為例,經過技能培訓,有木工或技工基礎的農戶,以家庭為單位生產桃木雕刻毛坯、半成品、零部件。公司下訂單、配發原材料,全程跟進技術指導,采購農戶半成品后進行深加工。從原料采購、加工整理、專業配送到售后服務,建立一套實時監控、專人監管的科學管理架構。這種產業模式,既降低成本、分散風險,又擴大就業、促進增收。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明確,“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發揮非遺優勢,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培養帶頭人,推進非遺就業工坊設立,擴大工坊數量,提高工坊生產能力和產品品質??偨Y非遺工坊的典型做法和優秀案例,幫助對接市場,舉辦展示展銷活動,引入互聯網電商平臺。選取面廣量大、有助于群眾居家就業、增收致富的項目進行重點扶持,遴選一批推動鄉村振興、產值10億元以上的傳統工藝支柱項目,進行重點推廣。
讓文旅深度融合
2020年6月,已有15年歷史的山東“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在煙臺市展開,期間舉辦山東非遺購物節及非遺產品直播帶貨,取得良好效果?!渡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規定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為“非遺月”,集中開展非遺展演、展示活動,這在全國是首創,已連續舉辦6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劉朋鑫介紹,“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月”既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又搭建文化旅游深入融合的平臺。很多非遺項目,本身有公共文化產品、旅游產品的雙重屬性。
“十三五”時期,棗莊市以打造“全國非遺展演基地”為目標,在推動臺兒莊古城建設上,高度注重非遺資源挖掘、傳承與保護,讓更多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例如,臺兒莊古城旅游集團有計劃地在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慶日期間舉辦“非遺+旅游”融合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借助“好客山東賀年會、古城大廟會”文化特色品牌,打造“中國第一大年”節慶品牌,“到最有年味的臺兒莊古城過大年”已成棗莊市文化旅游新名片。
一產毛驢養殖,二產阿膠生產,三產旅游服務。通過一二三產的深度有機融合,聊城市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在扶貧攻堅道路上摸索出一條非遺保護、展示、應用與跨界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多年來,該企業堅持“游客變顧客、顧客變游客”理念,打造東阿阿膠滋補養生體驗游,包括旅游觀光、養生體驗、中醫藥文化宣教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產業聚集區,先后建立中國阿膠博物館、東阿阿膠城、東阿阿膠78號酒店等一批硬件設施。
“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是大勢所趨?!备犊『Uf,未來山東將鼓勵各地利用特色非遺資源發展文化旅游業,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對非遺文創作品進行孵化提升,產出一批非遺旅游文創精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