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1-03-11 09:05:03
原標題:【齊魯遍地紅 黨史云游學】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館:革命精神代代傳承
來源:魯網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學史明志守初心,砥礪前行勇擔當!魯網·泰山財經推出特別策劃:“齊魯遍地紅 黨史云游學”——每天一張海報,掃碼可讀文章,和您一起云游紅色場館,追憶崢嶸歲月,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余人強渡黃河天險,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黃河防線,轉入外線作戰,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當年渡河指揮部就設在今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壽張鎮的沙河崖村(原名蔣家莊)。
走進沙河崖村,一條南北街道穿過村莊,一座歷經滄桑而保存完整的青磚院落,它就是劉鄧大軍渡河指揮部舊址。它與建在前面的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館、渡河廣場,共同組成了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園,紀念著當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那段氣勢恢宏、彪炳史冊的光輝歷史。
從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軍民經過一年的內線作戰,殲滅了國民黨軍大量有生力量,使雙方力量的對比發生了顯著變化。在這一形勢下,國民黨政府堵塞了1938年按照蔣介石的命令炸開的花園口黃河大堤口門,使黃河水回歸故道,從而形成了從風陵渡至濟南約1000公里的“黃河防線”。
根據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大舉出擊,經略中原”的偉大戰略決策,1947年5月,中央軍委向晉冀魯豫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發出挺進中原的指示,命令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大軍,在魯西強渡黃河。
劉鄧大軍在沙河崖村設立渡河指揮部時,當時的村長蔣廣立與一墻之隔的鄰居孔月仙商議,將指揮部設立在她家,以便照應,孔月仙高興地應允。孔月仙的院子有三間北屋、兩間東屋,兩間西屋,東西屋是廂房,矮小,墻皮有些脫落。于是,孔月仙騰出來上房,準備讓劉伯承、鄧小平兩位首長居住,二人堅決推辭。最終,劉伯承、鄧小平分別居住在東屋和西屋,孔月仙一家人居住在上房(堂屋)。
魯網記者曾于2017年采訪過孔月仙的二兒子蔣景良。他告訴記者,小時候聽母親說過,劉伯承、鄧小平兩位首長曾兩次居住在他家。那時,母親才21歲,但思想覺悟很高,父親后來隨大軍南下。指揮部設立在這里后,兩位首長、警衛員等與他們一家人相處非常融洽。渡河前,鄧小平還贈送給母親孔月仙一個點心盒,留作紀念。如今,這個盒子就陳列在指揮部舊址的堂屋內。
該村曾經任女民兵連連長的于春梅回憶說,渡河指揮部設在該村后,每到周日,他們都到指揮部聽鄧小平講課。兩位首長對待民兵很親切。
強渡黃河,需要大量船只,而造船就需要大量木材。英雄的聊城人民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緊急動員起來,封購大樹、準備苧麻、采購桐油,挖鐵路湊鋼材,晝夜趕造渡河船只。有的百姓把家里的門板甚至老人的壽材板都獻出來用于造船。
同時,陽谷縣及聊城人民子弟兵積極參軍參戰,僅陽谷縣當時就有幾千人參軍渡河,號稱“陽谷旅”。
1947年6月26日,劉伯承、鄧小平發出《晉冀魯豫野戰軍魯西南戰役作戰命令》。6月30日,劉鄧大軍12萬將士在西起濮縣臨濮集、東至東阿縣位山300華里的黃河防線上強渡黃河,一舉突破了國民黨重兵把守的黃河天險。
7月4日夜,劉伯承、鄧小平離開指揮部駐地,過河南下。
時光荏苒。如今的指揮部舊址真實再現了當年劉鄧兩位首長在沙河崖指揮作戰和艱苦生活的場景。渡河廣場設計為兩階式,代表著劉鄧兩位首長曾來這里居住過兩次,廣場中央是按照1:1的比例采用花崗巖制作的人物雕像,展現了劉鄧兩位首長帶領戰士們渡河的情景。紀念館展廳則通過大量的圖片、文字、影片資料,以及當時的一些文物,詳細地介紹了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的前情后果,共分為戰前形勢、渡河準備、強渡黃河、渡河戰役、擁軍支前、劉鄧合作、陽谷革命史、繼往開來等八大板塊。
目前,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園已經成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聊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聊城市十大紅色紀念地、聊城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聊城市黨史研究基地。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的載體,正積極努力地將革命精神代代傳承下去。(魯網·泰山財經記者 龐孝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