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1-05-12 09:12:05
原標題:【追尋建黨百年足跡 網絡名人山東行】稀土催化開辟東營點“土”成金道路
來源:魯網
魯網5月11日訊(記者 殷會麗 攝影記者 邊興珂)“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句話形象生動地道出了我國稀土資源的重要地位。作為一種可以與石油媲美的戰略資源,稀土的應用可謂無處不在,從手機屏幕、數碼相機到導彈、雷達、潛艇,它已被廣泛應用于農業、工業、軍事等多領域,成為新材料制造和新技術開發的關鍵性資源,被稱為“萬能之土”。
5月11日,“追尋建黨百年足跡——網絡名人山東行”采訪團走進位于東營市的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走進稀土這一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又相對陌生的領域,在深入了解稀土應用之后,不禁驚嘆于其在東營的蓬勃發展。
搶抓機遇 解決稀土催化材料技術“卡脖子”問題
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是在科技部、工信部支持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進行頂層設計,由天津大學牽頭,聯合濰柴動力、云貴集團、威孚高科、國瓷材料等八家稀土汽車催化行業產業鏈上下游領軍企業成立的、國內唯一的稀土催化領域國家級研究機構。2019年8月落戶東營,同時加掛中國稀土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催化材料分會牌子。
走進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稀土資源對于國家戰略的重要性”幾個大字赫然出現在大家面前。“‘打鐵還需自身硬’,為解決稀土催化材料技術在行業應用中的‘卡脖子’,攻克我國自主汽車催化產業存在的短板技術、空白技術,保障汽車產業鏈安全,打破國外專利壟斷和技術封鎖,為實施科技強國戰略做支撐,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的成立立足于構建學術鏈、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的新型研發創新體系。”研究院副院長李增明為大家介紹道。
采訪團一行實地參觀了稀土催化在發動機尾氣處理方面的作業原理,以及催化劑的運用原理。網絡名人@洪源被稀土催化技術深深吸引,“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的建立,充分實現了產業結構內循環,促進了東營的高質量發展。”
稀土催化讓99%以上的汽車尾氣變為二氧化碳和水
“汽車尾氣催化,只是稀土催化應用領域之一,它可以催化汽車尾氣的反應,使尾氣99%以上變為二氧化碳和水。”李增明介紹說。
研究院以稀土催化技術創新及高端應用為研究范圍,一期將主攻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實現國六突圍、國七布局,解決稀土催化材料技術在行業應用中的“卡脖子”問題,打破國外的專利壟斷和技術封鎖;二期主攻工業廢氣治理等固定源催化;三期主攻新能源催化,打造具備良好自我發展能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研發機構。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已成功協助濰柴實現氣體機后處理催化劑貴金屬減量,年節約采購成本近20億元;突破了BASF柴油機后處理SCR催化劑專利壁壘,為2021年7月1日實施的柴油機國六贏得發展空間;填補了基于材料基因工程思想的后處理系統數字化仿真設計國內空白。
稀土資源全面、高效和平衡利用,將推進新能源的利用和環境治理技術的進步,這具有重大的社會和科學意義。網絡名人“七年環球”期待稀土催化新材料的研究和發展能更快一些。
“以院帶園” 打造企業、產業“雙領軍”
研究院在全省率先推出“研究院+中試基地+產業園區”的產業協同發展模式,與中試基地、產業園區系統規劃、同步建設、一體推進,打造閉環運營體系,實現稀土催化關鍵技術創新、科技研發和產業發展模式創新“雙創新”,產業鏈上下游融合、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雙融合”,領軍企業和領軍產業園區“雙領軍”。
目前已開工建設的稀土催化材料產業園區占地567畝,作為研究院和中試基地的實踐應用平臺,集中擺布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計劃3—5年內建成“小而精、小而強”的稀土催化產業技術轉化示范基地,年產值160億元、利稅20億元。目前,產業園已進駐總投資33億元的7個項目,其中,年產3000噸高性能氧化鋁、3000萬升/年蜂窩載體、1000噸/年鈰基儲氧材料等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1000噸/年車用脫硝分子篩材料、1500萬升/年催化劑封裝等3個項目即將動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