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2021-06-03 11:01:06
原標題:新聞雜譚丨觀千劍而后成大器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導 讀
“雜家”也好,“專家”也罷,都需要長期的、馳而不息的學習和積累。
關注王慧敏已經好久了。
20多年前,他在人民日報開設個人專欄“下鄉手記”,文章內容主要是他作為新疆駐站記者的見聞和評論。這是人民日報首次為個人開專欄,發稿頻次高,持續了好幾年。那期間,我也是“三農”記者,就關注起這個專欄,每稿必讀。記得當時感到震驚的一點是,王慧敏對當地農村情況很熟悉,而且掌握大量的“三農”知識,比如對種植業、畜牧養殖業、農業科技、農村市場、農村習俗、農村政治等各個領域的知識,他似乎無所不知,無一不通。
因喜愛“下鄉手記”,后來我就關注王慧敏的職業道路。前些年,他曾寫過一篇業務文章《學好才能寫好》,總結自己記者職業取得成功的經驗。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2004年年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五家渠、阿拉爾、圖木舒克三座城市同時掛牌宣布建市。不久,兵團的38個小城鎮建設也全面拉開序幕。對此,無論新華社、央廣、經濟日報,還是新疆本地媒體,大多只發了一條簡訊。
時任人民日報駐新疆記者站站長的王慧敏卻認為,兵團建設小城鎮和地方上建設小城鎮,意義有很大不同。這表明,兵團正在實現歷史性跨越。他寫的消息《(引題)從經營農業到建設城市 全面打造38個小城鎮——(主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現歷史性跨越》,發在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結果,新疆日報、兵團日報都競相轉載王慧敏寫的這篇報道。
有同行問王慧敏,你為什么能選擇這個獨特的角度,而且作出“歷史性跨越”這個判斷呢?
王慧敏披露其“獨家秘籍”:對兵團能有比較透徹的了解,得益于學習和積累。“到新疆駐站后,我用一個月時間,到兵團圖書館系統地查閱了兵團的史志、年鑒和回憶文章。”
“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王慧敏的成功秘籍,無疑是對古代文論家劉勰這一論斷的“記者版注解”。
考察我國新聞史上那些著名記者,很多是由于重視積累、善于積累而取得成功。杰出軍事記者李耐因,靠日記積累素材,很多新聞稿是由日記整理寫成的。據說,他非常喜歡寫日記,尤其是戰地日記。這些日記,有的是在大雨中用雨衣蒙著頭記的,有的是在防空洞里躲避飛機轟炸時記下的,有的是在露營時寫的。日記中有所見所聞,也有所思所想。把幾天的日記稍加整理,補充刪節,就是一篇很好的報道稿件。李耐因曾言,積累是記者的成功之道。他認為,記者的積累,可以分四個方面:知識的積累,素材的積累,觀點、認識、感情的積累,表現手段的積累。“這有點像壘墻,一塊磚一塊磚地加上去,就有了新的思想高度,也就常誕生新的思想主題,出現新的認識事物的角度。”
魯光,因滿懷職業激情、寫下海量新聞作品而馳名新聞界。他說,讀夠、跑夠、想透、動手,這8個字是他對記者職業最深切的體會。他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下去跑之前,先鉆圖書館啃幾天書。到內蒙古采訪那達慕盛會,先找寫蒙古族的小說、史料來讀,找記載蒙古族和草原風情的書刊來讀;采訪女排,除了找國內外的通訊、資料讀,還找日本教練大松博文的訓練手記和自傳來讀;采訪書畫家,他就讀中國繪畫史、西洋繪畫史,讀齊白石、徐悲鴻、梵高、畢加索……總之,他要通過閱讀、學習、積累,把自己的知識倉庫裝得滿滿的。
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現任社長徐錦庚,近些年來屢有杰作享譽業界,也是注重積累、善于積累的結果。2008年拉薩發生“3·14”騷亂事件,當時任職西藏記者站站長的徐錦庚,連夜離京趕往拉薩,次日寫成長篇通訊《陽光下的罪惡》,發出中國媒體最權威的聲音,成為揭露拉薩暴力犯罪事件真相中極具影響力的報道。寫作時間之快、稿件質量之高,讓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甚為驚訝又深感敬佩。來到山東分社,在完成常規報道的同時,不斷積累素材、積累思想,陸續寫出了《臺兒莊涅槃》《中國民辦教育調查》《國家記憶——一本共產黨宣言的中國傳奇》《“懶漢”治村》《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紀事》《澗溪春曉》等長篇通訊和報告文學。這些作品涉及的題材,山東本地媒體和央媒記者都有接觸,有的還非常熟悉,但唯有徐錦庚能夠把它做大做深,做成精品。他每有佳作問世,業內同行都會投去驚奇而又欽羨的目光。徐錦庚能夠取得如此驕人業績,無不拜其用心積累之功。
對記者的這一職業特點,老一輩新聞人早有共識。鄒韜奮曾說過,記者應當具備豐富的常識和寫作能力,“應當是一個常識家”。鄧拓說,報紙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的,因此,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有廣博的知識,知識的范圍越廣越好,“記者應當是雜家”。后來,特別是近些年來,媒體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受眾的分化而越來越走向專業化,由此出現了“專家型記者”的說法,一些媒體有意識培養專家型記者。這里所謂的“專”是相對的,記者很難成為某個行業、某個領域真正意義上的專家。其實,不論是“雜”,還是“專”,都有道理,成為“常識家”、“雜家”,達到“家”的程度,這本身不也是一種“專”嗎?
“雜家”也好,“專家”也罷,都需要長期的、馳而不息的學習和積累。曾就職中青報、財經雜志的新聞人楊浪,對如何做新聞、當記者,提出過一個“打井理論”:打潮濕了,再往下打,打出水來,打深井365天不斷水,還往下打,打出石油,最后打出巖漿。“就是把一點做到極致。這么干,誰都受不了!”
(滕敦齋:現為大眾日報高級記者,長期從事時政報道、經濟報道和編輯工作,多篇作品獲山東省新聞獎、全國省市區黨報新聞獎等。近年來,專注新聞業務研究,在《青年記者》雜志刊發“跟總編輯學新聞讀書札記”系列文章5篇,“中國新聞獎作品啟示”系列文章10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