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1-07-15 07:07:07
原標題:跨越36年的兩組蹲點報告 ,見證沂蒙老區滄桑巨變和初心如磐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蒙山高,沂水長,八百里沂蒙見證滄桑。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沂蒙老區是大眾日報這份紅色黨報創刊地,80多年來大眾日報對這片土地一直飽含深情。
1985年8月起,大眾日報在要聞一版推出“來自沂蒙山區的報告”。當年的青年記者,帶上水壺、雨傘、手電,徒步考察沂蒙老區,走到哪,吃住到哪,采訪到哪。此后6個多月時間,推出40多篇“有溫度、沾泥土、帶露珠”行走式報道。這些報道中,群眾的渴望喜悅憂思呼喚,具體生動、原汁原味呈現,讓讀者耳目一新,產生廣泛影響。彈指一揮間,已過三十六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重溫這組記錄沂蒙老區改革發展的歷史作品,依然真切感受到黨報人對這片紅色土地的熾熱情感,更能深刻體悟到黨帶領沂蒙人民脫貧奔小康的那種穿越歷史的昂揚斗志。
2020年10月,大眾日報啟動沂蒙老區脫貧攻堅奔小康大型蹲點調研。又一群年輕的黨報記者,他們循著前輩的足跡,重訪八百里沂蒙,深入大山腹地,蹲點60多個鄉村。
風雨滄桑三十六年,沂蒙老區已是地覆天翻。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山川如何變化,這片紅色熱土上,沂蒙人民改天換地的豪情依然,黨和群眾心連心根連根的濃情沒變,黨帶領沂蒙人民過好日子的初心如磐。
今天,我們選取沂蒙腹地的三個地方——馬牧池鄉、張莊鎮、王莊,看跨越36年的兩組蹲點報告所記錄的沂蒙老區滄桑巨變和初心不改。
■地點一:馬牧池鄉36年今昔對比————
“俺這老嫲嫲地也不種了,家門口演戲掙錢!”
□記者 婁和軍 李振 楊學瑩
山區的山,千姿百態;山里的村,千差萬別。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與中西部省份一些老區連片貧困不同,沂蒙老區18區縣的55.61萬名貧困戶“插花式”分布在7000多個自然村,不能“一方治百病”。
馬牧池鄉、岸堤鎮、依汶鎮同處沂南西部山丘區,都是扶貧工作重點鎮,基本情況大致相同。但同樣是脫貧,相鄰這三個鎮,方法卻大不同。
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社區,保留傳統村落建筑群,建了沂蒙紅色影視拍攝基地。為村民提供了多種就業渠道:當地人形象地稱為“四大員”——土地入股當社員,景區務工當職員,換上戲裝當演員,售賣產品當店員。
“俺這農村老嫲嫲地也不種了,在家門口靠演戲掙錢!”常山莊社區貧困戶劉乃秀家里有4畝地,影視基地建成投用后,劉乃秀去劇組當了群演,第一天就掙了70元,于是在基地登記成為一名職業“群演”。除了演戲,現在她還在基地打掃衛生,每月穩定工資1500元,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有4000元的流轉費,加上老伴在村里做保潔工作,一年能掙6000元,老兩口一年的收入將近3萬元。
“像劉乃秀這樣依托影視基地實現脫貧的,在常山莊還有100多戶。”常山莊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光告訴記者,影視基地已拍攝300多部影視劇,吸引了本村及周邊村鎮2000多名村民在這里從事群眾演員、劇組用工、景區建設等工作,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相鄰的依汶鎮,走的是種菜致富的路。依汶鎮是蔬菜大鎮,全鎮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蔬菜日產量達200萬噸。2017年起,鎮上利用省里的中央的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000多萬建設了100多個高標準、現代化的蔬菜種植“示范棚”,貧困戶建棚、租棚、進棚務工,過上了好日子。
不遠的岸堤鎮,擁有全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以此為抓手,岸堤鎮發展文創、農創產業,帶動群眾就業。
不同地區,因地施策;不同群體,因人施策。精準脫貧,老區人過上了好日子。
渴望技術人才進山來
十月十六日,記者從沂南縣馬牧池鄉的牛王廟村向南,蹚過沒膝的汶河,來到萬糧莊東面的河淤地里,看到一片凋零的蘋果園子。果樹枝條七股八杈,有一部分果樹結出了朵朵紅白花蕾,告訴人們明年不準備結果了。當我們向該村黨支部書記高運先問起這片果園的經營情況時,他嘆息著說:“俺這片果園二十畝,果樹四百株。自從一九七六年栽上到現在,九年沒有收到一個果。俺村沒有會剪枝的,沒有會管理的。也找過外村管果園的來幫忙,他們給剪枝后,光開花不結果。去年包給幾戶農民經營,今年還是不結果。俺真盼著懂技術的人來幫俺整治整治。”
記者離開萬糧莊,西行四五里,走進了小崔家莊。黨支部書記王京利向我們反映:“去年冬季,一場兔病,俺村死掉長毛兔五百多只,平均每人直接經濟損失三十多元。要是早有預防,也不至于那么慘,可又有誰懂行呢?”
在馬牧池鄉,因為缺技術、缺人才,農民養雞雞死、養兔兔亡的現象普遍發生。不少專業戶、專業村攤上災魔,驟然間變成了貧困戶、落后村。也有好多村莊,果樹長期不結果,優勢得不到發揮。鄉黨委向我們提供了這樣兩個數字:去冬,全鄉死掉長毛兔一萬五千只,損失在五十萬元以上;全鄉進入結果期的蘋果樹有三萬多株,一九八四年產量四十萬斤,單株產量只有十多斤。
馬牧池鄉黨委的劉書記對記者說:“發展農業生產,一靠政策,二靠科學。開發建設沂蒙山區,也離不了這兩條。但在俺馬牧池鄉,技術人才少得可憐:林業站有兩人,畜牧獸醫站也是兩人。憑這點技術力量怎么能保證畜禽防疫治病!又怎么能使經濟樹提高經濟效益!山區盼望科技人才進山來,給我們指導幫助。”(□記者 趙念民 劉名卓)
一棵小桑樹,長出大產業
□記者 楊學瑩 李振 婁和軍
一棵小桑樹,它能長出啥?在岸堤鎮,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景象。
進入5月中旬,位于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陌上田園蠶寶寶農場的桑林里游人如織,他們手挽小籃子,籃子里裝滿了紅得發紫的桑葚。“借助綜合體的引流效應,僅桑葚采摘就獲得了8萬元收入,這是之前自己單干時不敢想的。”戚瑞磊蠶桑專業戶。不僅是桑葚采摘,還有桑林種植、桑葚采摘、養蠶、蠶絲加工和銷售……小小桑樹,在這里長出一串產業鏈。
戚瑞磊慕名而來的。2017年,岸堤鎮為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牽線搭橋,廣招合作“創客”。“種桑林需要大面積的土地,自己流轉成本太高。在這里可以以每畝1000元價格直接從綜合體拿到流轉好的土地,而且鎮上還為入駐綜合體的商戶提供了優厚條件,比如入駐前三年不收租金、配套水電等,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經濟成本。”戚瑞磊在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種了238畝桑林,建起總面積2100多平米的6個養蠶大棚,并成立了朱家林陌上田園蠶寶寶農場。
“桑園日常維護和蠶絲制作加工環節有14名長期工人,此外養蠶季還要再增加近30名的臨時工,他們每人每天能有80元穩定收入。”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正時岸堤鎮所擁有的全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以此為抓手,岸堤鎮發展文創、農創產業,帶動群眾就業致富“圓夢”。
岸堤鎮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目前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已吸引入駐農場主12人,“創客” 60余人,帶動就業超過500人,其中貧困戶數量超過260多人。
朱家林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以朱家林村為核心,覆蓋周邊23個自然村,總人口1.6萬人。朱家林田園綜合體規劃范圍,覆蓋省定貧困村5個。2018年底,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朱家林也實現了從朱家林生態藝術社區,到省級特色小鎮,再到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的三級連跳,成為當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個重要平臺。
今年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還將有法國安德魯水果加工和垂釣小鎮兩個億元級投資的大項目落地,屆時又能提供超過200個就業崗位。
貧困人家喜上眉梢
在沂南縣農村,一些仍然處于貧困狀態的農民說起上級領導幫助他們脫貧的事來,總是滔滔不絕,喜悅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十月十七日,我們來到岸堤鎮的四新村。四新村是個庫區移民村,去年人均分配六十四元。在這個沂南縣最貧困的村子里,不管走進誰家拉呱,主人都不是向我們訴說生活如何苦,而是反映縣委書記等領導怎樣幫助他們打譜脫貧、好日子開始抬頭了這些事。
還拖欠著七百元債務的農民張為民對記者說:“前幾年,我們干受窮沒辦法。如今,縣委書記來幫俺打譜,過好日子有門路了。俺家搬這來十九年,今年頭一回喂小豬。中秋節開始做豆腐,掙了豆腐渣喂豬,喂了豬攢糞,施到地里多打糧食。這一步一步覺得有奔頭了。”
村會計張秀功喜形于色地說:“今年,縣委書記來俺村十好幾趟了,還帶著外貿、水利、電業等部門的人來和俺打譜,共商了四條脫貧計策:一是架來電,吃上水,搞起磨面、粉碎等副業項目;二是給每家送兔子;三是派來一名鉤花技術員,教我們鉤花賣錢;四是調槐樹種,購葡萄秧苗,搞庭院經濟。這四條措施一宣布,把全村老少爺們喜得不得了。現在都憋著勁干呢!”
十月十八日,在中高湖鄉中高湖村最貧困的農民李仁富家里,李仁富的妻子笑著向我們拉了這樣一件事:一個月前,俺家來了一個紅臉膛的漢子,一進門就問吃的,問穿的,問花的。開始俺心里犯疑,就沖他說,一家八口人,住在兩間屋里,家里就有個吃飯桌子,你還看不著!聽我這一說,來人忙解釋:您也不用害怕,我不會來偷您的東西。俺看他很實在,就把俺家的窮日子“端”出來給他聽。沒隔幾天,鄉上的干部給俺送來了衣服十幾件,還送來了長毛兔。俺這才知道那回來的就是鄉黨委書記石增資。俺孩子們穿上衣服又蹦又跳,孩子他爹一個勁地說,上級領導把咱掛在心上,以后的日子不愁了。
這些農民目前生活雖然比較苦,但他們的表情是開朗的,因為他們從現實中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記者 趙念民 劉名卓)
■地點之三:大眾日報創刊地云頭峪村36年今昔對比——
“寧愿苦干,不愿苦熬!”
□記者 婁和軍 李振 楊學瑩
沂河奔流向前,就像沂蒙百姓挺胸抬頭走向未來,貧困奪不走沂蒙人民不屈的尊嚴。
“咱沂蒙人沒有等著別人幫扶和支援的習慣,只要手腳能動,就肯下力,想致富。只要有條路,就不會坐等受窮。”沂水縣夏蔚鎮云頭峪村黨支部書記王付永對記者說,云頭峪村55戶貧困戶93口人,八成都是老弱病殘。“關鍵在于給他們一條路。”
云頭峪村貧困戶王同蕓在種植大櫻桃的同時,還在扶貧車間做縫紉貼補家用。她摔傷腰椎后無法干重活的丈夫張守明也沒閑著。他坐著馬扎,身邊放個筐頭,在家幫她做些挽袖口、穿褲腰的輕快零活兒。
寧愿苦干,不愿苦熬!推開層層石障,沖出條條水道,山泉奔流向前。
在貧困戶張守明家的墻上,記者注意到一張2020年家庭收入信息表,種植養殖收入、扶貧車間務工工資、光伏扶貧項目收益、低保特困電費補貼、低保特困物價補貼、殘疾人生活補貼、學生助學金等7個穩定的來源為這個家庭提供了總計37261.3元的收入。原來,針對貧困人口,臨沂市因人因戶分類施策,每戶至少落實4項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增強脫貧穩定性。
大河牽著小溪涌,頭雁引著雁群飛。共產黨人帶領老區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條條小溪匯成大河,積聚起驚濤拍岸、雷霆萬鈞的力量,奔向風光無限的新生活。
在革命老區王莊鄉
十一月六日,我們趕到了沂水縣的王莊鄉。現在王莊鄉黨委的駐地,就是當年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所在地。羅榮桓、朱瑞等同志,在這里開辟了沂蒙山革命根據地。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大眾日報在這個鄉的云頭峪村創刊。一九四七年,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該鄉的雙山(小王莊)指揮了聞名中外的孟良崮戰役。
由于戰爭的摧殘和自然條件差,再加上“左”的思想影響,這里的人民群眾至今沒有擺脫生活上的貧困。一九八四年,全鄉二十七個村,人均收入都在一百五十元以下。
怎樣擺脫貧困?老區人民有了新的認識,鄉黨委書記張玉祥說:“我們鄉黨委、政府作了一個三年脫貧的規劃。具體方針是一抓林果,二抓牧,三抓水電,四抓工副。為了保證計劃的實現,全鄉二十一名脫產干部已全部深入農村包村包點,搞了崗位責任制。我們有信心打好老區的經濟翻身仗。”
在云頭峪村,記者看望了當年掩護報社同志脫險的陳忠芳老大娘。這位八十歲的老人說:“大樹有大陰涼,小樹有小陰涼。國家地面大、也不富。咱老區也不能光靠著國家扶持,自己得下力干。”在這個村包點的干部插話說:“陳大娘聽說我們來了,拄著棍子下山,主動找我們研究脫貧措施。在黨員會上,老人還向黨支部要任務干。”陳大娘聽后笑著說:“我老了,出不上力了,但還有嘴,給年輕人助助聲勢還行!”
在當年大眾日報社老房東任玉花大娘家,老人的兒子、民辦教師牛繼安對我們說:“村干部兩年沒領補貼了。但大家毫無怨言,等村里富足了,我們再拿報酬也不晚。”
王莊鄉人民這種不等不靠的精神,可歌可頌。(□記者 趙念民 劉名卓)
■更多內容——
再讀36年前這組“來自沂蒙山區的報告”
感受黨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如磐
◆編者按:蒙山高,沂水長,八百里沂蒙,見證百年滄桑。7月12日,大眾日報推出1.5萬字大型蹲點報告《山高水長沂蒙紅—沂蒙老區脫貧攻堅奔小康紀實》,并推出系列融媒體產品,全景記錄沂蒙老區脫貧奔小康的動人故事和壯闊征程。36年前,1985年8月大眾日報在要聞版推出一組大型報道“來自沂蒙山區的報告”。記者帶上水壺、雨傘、手電,徒步考察沂蒙老區,走到哪,吃住到哪,采訪到哪。4個多月時間,大眾日報推出40多篇行走式報道。重溫這組記錄沂蒙老區改革發展的作品,依然真切感受到黨報人對這片紅色土地的熾熱情感,更能深刻體悟到黨帶領沂蒙人民脫貧奔小康的那種穿越歷史的昂揚斗志。
現選取部分作品,以饗讀者。
汶河岸邊的農民蔬菜研究會
十月十三日,我們趕到沂南縣城西北三十多里處的龍王圈村。
在村西頭一家掛有“沂南縣農民蔬菜研究會”大牌子的院子里,我們見到了該研究會的理事長朱順增。他向記者介紹了研究會的成立和活動情況:“我們龍王圈、東貫頭、西貫頭等汶河岸邊的十幾個村子有種菜的傳統。這幾年隨著種菜戶的增多,蔬菜產量的增大,有幾個問題一家一戶解決不了。一是到外地賣菜,獨家獨戶難運。即使運出去了,也常常因信息不靈而挨砸。二是弄不來好菜種。三是有些農戶缺技術。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縣鄉有關領導支持下,俺河兩岸九個村、二十六戶農民自愿聯合,于去年初成立了蔬菜研究會。接著,每個農戶派一名代表,到濟南、青島等城郊蔬菜基地考察學習、收集資料、購買良種。回來后,搞了三十畝菜園。俺研究會又聘請了五名專家學者當技術顧問。在他們的指導下,建起了二十五畝塑料大棚,一畝電熱育苗溫床。又引進二十多個優良蔬菜品種。”停了一下,老朱繼續說:“自研究會成立以來,我們辦了三期面授班,學員一百五十七人,搞函授三個月,學員五百名,向他們傳授種菜技術。”
記者了解到,二十六戶農民辦起蔬菜研究會后,不僅自己富了,還產生了極好的社會效果。在他們的帶動和幫助下,周圍種菜的村莊由過去的十三個發展到四十二個,種植面積由二千畝擴大到四千畝,有五個蔬菜專業村,種菜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人均占有五百元。另外那些村莊,蔬菜收入也占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成批成批的農戶,因為種菜迅速脫貧了。(□記者 趙念民 劉名卓 摘自1985年10月30日大眾日報 )
石門村的創業史
十月二十四日,我們順著盤山路登上了沂南縣青駝鎮的石門村南山頂,一千一百畝山楂園、二百五十畝蘋果園,盡收眼底。
這個村二百四十六戶,戶均占有經濟園五點五畝,去年人均收入五百九十元,是青駝鎮的上等村。
石門村山丘連綿,山多土地少,石多土層薄,自然條件并不優越。村委會主任對記者說:“俺村過去窮得當當響。那時的南山,亂石成堆,山上只稀稀落落地長著幾棵馬尾松、刺槐,十幾年長不出根檁棒。一九六四年,我們伐掉‘小老樹’,搬走亂石,把山整成條帶,第一次栽了七百株山楂。一九七八年植了六百畝,一九八○年又栽三百畝,連續十幾年不斷栽植,才發展到眼下這個樣子。今年收山楂十六萬斤,毛收入十六萬多元。”林業隊長劉文玉告訴我們:“在這亂石崗上開辟千畝山楂園,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我們先后幾次派人到黑龍江、吉林、安徽等地刨挖、購買山楂野生苗,回來再嫁接栽植。整山挖穴,全是投用義務工,一鎬鎬,一筐筐,咬著牙苦干。這千畝山楂園就是這樣依靠自力更生精神整治成的。”
村委會主任指著山腳下剛剛建成的電灌站和遠處的校舍對記者說:“果樹長起來,群眾和集體的腰桿都壯了。現在家家戶戶育苗、植樹、蓋新房。近年來,村里架了電、蓋了新校舍,建起了電影隊和青年民兵之家,還修了環山路,建了電灌站,為進一步發展林果生產和多種經營創造了條件。”
石門村的創業史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只要找準門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定能使荒山獻寶,貧村致富。(□記者 劉名卓 趙念民 摘自1985年11月10日大眾日報 )
計劃做得好 困難仍不少
人畜吃水難,是沂水縣干部群眾的一塊心病。
據縣水利局提供的情況:目前,全縣吃水難的還有四百二十八個村、二十二萬五千多人。去年以來,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提出,要在三年內解決沂蒙山區群眾的吃水問題。沂水縣許多鄉的領導,反復考察,作出了切實可行的計劃。
在泉莊鄉,鄉黨委書記劉乃富同志介紹說:“我們鄉還有二十一個村人畜吃水難。我們打算通過這樣幾條路子解決:一是打深井。二是團結用水,在水源充足的村莊井旁建揚水站,引水到缺水的村莊。三是建蓄水池。四是打水囤,或者叫水窖,接天上的雨水用。”
水利局副局長張敬升對記者說:吃水難的村莊主要是缺水源,采用七挖八找的方法找水源,解決吃水難的問題也不難。全縣計劃打深井一百零二眼,挖大口井三百三十三眼,利用揚水站、渠道遠距離送水七十五里,建蓄水池二百五十個,再用塘壩、攔水壩、水囤等形式蓄水,目前看,這些計劃還是切實可行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在開發利用水資源上還有一定的困難。首先是資金不足。有些村莊連打井隊的生活費也付不起。省水利部門每年向這個縣投放資金三十萬元左右,這種常流水不斷線的投資法,使解決吃水難的問題曠日持久。缺電也是一大困難。再就是技術力量和機械設備太缺。長此以往,解決需要打井的村莊的吃水問題,起碼得用十五年。( □記者 趙念民 劉名卓 摘自1985年11月24日大眾日報)
一位農村黨支書的志氣
十一月一日,我們來到沂水縣夏蔚鄉牛場子村。在辦公室里剛落座,四十多歲的村黨支部書記朱文德就用盤子端上蘋果來。話題也就從蘋果談起了。
記者:您這蘋果個頭好大,今年能產多少?
朱文德:多是些幼樹。結果的一千二百棵,今年摘了二十一萬斤。還有一萬四千棵,到一九九○年結果。到那時,能收一百五十萬斤。
記者:請您拉拉發展蘋果樹的過程怎么樣?
下面一段就是朱文德講的他們村發展蘋果的歷史:
一九七○年,我當上了黨支部書記。大約是在這年九月的一天,當時任管區書記的李俊杰和我到公社開會。走到上里莊蘋果園,我要去買幾個蘋果解解渴。老李馬上變了臉色,沖我說,朱文德,你不嫌丟人!你那山上不長蘋果?我一拍腦門,拉著老李便走,說,好,不吃了!十年以后,我叫俺那山上也長蘋果!從那開始,我們發動群眾搞規劃,挖樹穴栽蘋果。一九七○年栽了二百棵,到去年為止,共栽了一萬五千多棵。說實話,俺莊群眾栽果樹也真吃了苦,一冬下來,鎬頭把都叫血染紅了,雙手就和銼一樣。
在牛場子村,我們被朱文德和干部群眾栽蘋果的志氣感動著。一九七九年夏天,一場大雨淤平了三個塘壩,提水工程成了無用之物。漫山遍野到處是雞爪子似的地貌。朱文德領著干部上山看災情,再也看不下去了。朱文德翻山越嶺,跑到治山治水的先進單位上峪村請教。回來后,他又同村干部一起,搞出了一個“高山遠山森林山,山腰溝坡花果園,荒山荒川草綠化,緩坡山下變園田”的規劃方案。從一九八○年秋后,開始了治山治水的戰斗。他們在山上整起條帶,不便于整條帶的開挖臥牛坑,栽上馬尾松、刺槐,喬木下面種上紫穗槐、白臘條等灌木。地表種山草。經過幾年苦干,整成用材林地二千五百畝,全部栽上樹,又栽條類、金銀花等二十多萬墩。栽各種果樹五萬多株。在抓生物措施的同時,又抓了工程措施。見溝就閘,節節攔水攔沙。建塘壩五座,谷坊一千五百道。近幾年來,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地力大大提高,糧食畝產在千斤以上,每年收山柴、割山草共計六十多萬斤。群眾又利用草場養起牛、雞、鵝等畜禽。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三百多元。
黨支部書記朱文德就憑著一股志氣,帶領群眾改變著窮山窩的面貌。他向記者說:“現在政策這么好,如果自己搞點營生,一年抓個千把元不成問題,可老是覺得撇開牛場子村這六百多口人不行,得叫全村人都富起來才行。”(□記者 趙念民 劉名卓 摘自1985年11月19日大眾日報 )
富幫窮來窮亦富
在還比較貧困的沂源縣,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農戶和村莊,幫助一些貧困農戶和村莊尋找致富門路使他們看到了希望,樹立了信心。
十二月二日,記者在察看沂河岸邊一片澇洼地開辟出來的魚池藕塘時,魯村鎮魯村莊的十幾名農民圍上來同我們攀談。問他們何以謀此生財之道,一位叫李蘭方的農民說:“這都是唐建鎮幫助搞起來的。”接下去他又說:“唐建鎮在這澇洼地上搞養魚種藕三年了,是俺這里有名的富裕戶。去年秋后,我用別處的地換了這里一片澇洼地,在建鎮幫助下,挖出了四畝魚塘。建鎮供給我魚苗養上。他見我那魚塘埂閑著,又送來芋頭種叫我種上。就這一年的光景,我家已收入八百多元了。再有一年我就走上富路了。”
記者十二月三日在南麻鎮采訪,聽到這個鎮有十一個富裕村同十一個貧困村結成了姊妹村。南麻一村是個富裕村,同去年人均收入只有六十元的太平村結成姊妹村后,幫助太平村研究了三條致富措施:一是起石料燒石灰,達到質量標準,由南麻一村包銷;二是南麻一村今后搞建設,用太平村的剩余勞力,待遇從優;三是向太平村無償地提供樹苗,幫助建經濟園林。
我們在同南麻一村黨支部書記馬紀榮座談時,他說:“我們過去講對國家多做貢獻,現在幫貧困村脫貧,減輕國家的負擔,也是對國家做貢獻。”(□記者 任松高 劉名卓 摘自1985年12月23日大眾日報)
難忘沂蒙對我情
從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二十二日,我們對沂蒙山區的七個山區貧困縣進行了四個月的考察采訪。這次采訪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沂蒙山區人民那一張張可親可敬的笑臉,那關心記者衣、食、住、行的一樁樁往事,那和記者情同手足、無話不啦的一個個場面,仍然時時浮現在眼前:
蒙陰縣熊家坊村九十五歲的烈屬老大娘杜彭氏,戰爭年代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她拉著我們的手,朝每人的臉上左看看、右瞧瞧,問有多大年紀了,家里人都怪好吧!望著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我們的眼淚止不住流下來。老人說:“我兒子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參軍走的。他臨走時對我說,娘,兒子走了,您在家好好吃飯,別掛牽我。那時他也象你們這么大年紀。”興許是看到我們又想起了她犧牲的兒子,也許是她老人家把我們看成是她的孩子,在老人面前,我們也象見到了自己的母親一樣親熱。
在蒙陰縣梁家場村,不管走進誰家,不管在哪條巷子里,碰上的鄉親都向我們問好。晚上住宿時,主人娘仨挪到鄰居家住,為我們倒出了屋。好幾戶為我們湊了兩套新拆洗的被子、褥子和枕巾。第二天我們要趕路,村干部和鄉親們變著法兒留我們:早飯安排在上午十點吃,午飯安排到下午四點吃。吃完飯天快黑了,村黨支部書記鞏良才笑著說:“哈哈,山路岔道多,天黑了走不得!”第三天主人們“放行”了。五十歲的黨支部委員伊永舉,受鄉親們委托送我們出山。他找來一根扁擔,挑著我們的背包,村頭上一大群男女老少站立送行。在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我們幾次要奪過老伊的扁擔自己挑,他總是推開我們說:“我在山里挑東西慣了,一點也不累,你們跟上趟就行。”他挑著擔子,一氣走了十二里路,把我們送到了下一個采訪點。
當年沂蒙山區人民寧肯自己忍饑受餓,也要拿出小米和煎餅給八路軍吃。如今,這里群眾生活改善了,招待我們的已不是小米和煎餅。在一些生活條件較好的地方,桌上擺的是雞魚肉蛋。在一些貧困單位,鄉親們也總是變著法兒叫我們吃好吃飽。他們更把松林中的蘑菇、草棵里的螞蚱弄來讓我們品嘗。這些東西不見得都很昂貴,但所含的情義卻比上等佳肴貴重十分。
沂蒙山之行,各級領導除在生活上照顧外,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他們總是對記者說:“我們的工作哪些地方不足,請記者指出來。”
更難忘的是沂蒙人民對記者提出的善意“警告”。每到一個偏遠村莊,群眾就少不了這樣的反映:“我們盼著記者來”。人民群眾盼著記者去了解他們,去發現他們,去反映他們的呼聲和要求。在沂南縣某村碰到的一件事,使我們終生難忘。這一天,我們踏著夜路出村。剛走出村頭,有個青年朝我們迎上來。他打著手電從胸前衣服內掏出一個紙卷,遞過來說:“請你們現在別看,回到鄉里再看。”我們又走了二里多路,還是忍不住展開看了。原來是青年人寫的一首詩,其中有“尋虎需進林,訪貧需到民”的句子。回到住地,我們細細討論了一番。是啊!應當多到群眾中去,了解他們干什么,想什么,他們有什么呼聲和要求。
我們一定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望。(□ 記者 劉名卓 任松高 摘自1986年1月10日大眾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