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1-08-06 15:20:08
原標題: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開展首例骨橋植入手術 為先天性聾兒打開心靈之窗
來源:魯網
魯網8月6日訊(記者 管曉慧 見習記者 趙家成 班譽瀚 通訊員 李成修 李添祎)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正常的耳部功能是人們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近16%的人患有聽力障礙,我國目前每千名耳病患者只擁有0.1名耳科醫(yī)生。
“怎么能用最好的方法給病人治療達到最好的效果,是我們醫(yī)生追求的目標。”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yī)師張杰說。
從業(yè)三十多年來,張杰一直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慎獨的工作作風,奮斗在耳科疾病的一線。在顯微鏡下,筑起耳朵通向心靈之路。
用骨傳導重建聽力
骨橋(BB; MED-EL, Innsbruck, Austria) 是一種植入的骨傳導裝置,為傳導性或混合性耳聾且傳統(tǒng)的助聽器語音分辨不佳并且不能進行中耳重建術的患者而設計。該裝置是半植入的,骨傳導植入物完全植入皮下。
9歲的劉紅(化名)是一名先天性外耳道閉鎖加耳廓畸形的患者,因為三歲之前缺少干預,雖然之后一直佩戴頭戴式骨導發(fā)帶式助聽器,但效果并不理想,導致語言功能不完善。為了讓孩子獲得正常的生活,一家人帶著希望找到了張杰醫(yī)生。
“因為她沒有耳道和耳廓,所有普通的助聽器沒有辦法佩戴,但是她的內耳神經是好的,這部分病人常規(guī)手術成功率很低,再造耳道和中耳重建的聽力效果不會很好”為了達到患者的預期效果,張杰醫(yī)生決定為其實施最新的骨橋植入術,這也是煙威地區(qū)首例骨橋植入術。
張杰醫(yī)生正在做手術
骨橋原理是通過手術將鈦合金植入體在耳后植入后與顱骨融合,聲音處理器上的麥克風可收集聲音,傳聲器將振動信號直接作用于顱骨進而刺激耳蝸聽見聲音。與一般的骨導助聽器相比,它直接作用于顱骨,減少了頭皮的影響,接收聲音更為直接有效,并有一定的定位感,佩戴舒適、方便;與傳統(tǒng)的氣導助聽器相比,骨橋消除了堵耳效應,減少了耳道的感染和佩戴疼痛。
由于患者顳骨發(fā)育嚴重畸形,能夠放置骨橋的空間都被腦組織、乙狀竇、動脈占據了,所以手術的難度很大。為此,張杰醫(yī)生多次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組織科室人員研討,最終憑借著多年的臨床經驗和操作技術,順利完成了手術。
用信任理解換彼此成全
每次手術之前,張杰醫(yī)生都會與患者親自溝通。“你想通過這個手術達到怎樣的效果,我看我能不能滿足你。”對于手術的預期效果和風險,他都會詳細告訴患者,并聽取患者的意見,讓患者在進入手術室的那一刻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全部交付于他。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相同的病例。對于不同的患者,張杰一直秉承著對癥下藥的治療理念。“針對不同的病因,我們都有不同的方案來解決,盡量消除或減少聽力障礙對他們生活帶來的影響”。記者采訪時,病房里還住著一位耳蝸病變導致先天性聽力障礙患者,與傳導性的聽力障礙不同,張杰醫(yī)生選擇通過植入人工耳蝸來幫助她恢復聽力。值得關注的是,五年前,正是張杰醫(yī)生為他做過對側同樣的手術,術后效果很好,這次患者再次選擇相信他。
三十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張杰一直認為,作為一位醫(yī)生,最重要的是真正為病人著想,盡最大努力通過最佳方式解除病人的病痛。目前,人工耳蝸已經納入醫(yī)保報銷政策,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神經耳聾患者、7周歲以下的語前聾患者或聽力語言康復后有一定聽力語言基礎的18歲周歲以下的語前聾患者,國家都予以補貼。為了幫助患者減少就業(yè)壓力,盡早融入社會,張杰醫(yī)生一直向患者普及相關政策,幫助患者家庭減輕治療負擔。
張杰醫(yī)生(左二)在詢問患者情況
用責任詮釋熱愛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張杰從小就對醫(yī)生這個行業(yè)產生濃厚的興趣,但與父親從事外科手術的選擇不同,張杰選擇了要求精密、細致、具挑戰(zhàn)性的耳科。“好多人其實不太愿意做耳科手術,因為它費時又費事,手術精度高。”張杰說道。
我國耳科手術在基層醫(yī)院發(fā)展滯后,一方面因為手術顯微鏡及器械價格較貴,一方面也與耳部解剖復雜、手術難度和風險較大有關,盡管耳科醫(yī)生充滿了挑戰(zhàn)性和不確定性,張杰仍憑著滿腔熱愛堅守在這個崗位上,不斷地與時俱進,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技術,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醫(yī)生這個職業(yè)比較辛苦,但是有的時候你給病人治好病,看到病人對你的肯定,對你的尊重和感激,你就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認可。”看著病人和家屬們眼中對恢復聽力寄予的期望,看著病人在恢復聽力后的欣喜,張杰覺得那一刻實現了作為醫(yī)生的價值。
“目前多數耳部疾病我們都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使其完全恢復正常,這也是我們不斷探索不斷追求的目標。”張杰告訴記者。從業(yè)三十多年來,他一直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治病救人的使命感嚴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用雙手打開耳朵通往心靈的窗戶。
專家簡介:
張杰,主任醫(yī)師,教授,耳科學科帶頭人,人工耳蝸項目負責人。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威爾士親王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從事臨床和研究工作。2011年德國慕尼黑大學醫(yī)學院耳鼻喉科訪問學者,師從德國著名耳科專家Müller教授從事耳科臨床工作。現任中華醫(yī)學會煙臺分會耳鼻咽喉副主委。《中華耳科雜志》和《journal of otology》兩刊編委,國際耳內科學會委員。擅長各種中耳炎、先天性耳聾、耳硬化癥及各種耳聾和眩暈等耳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各種聽力重建及人工耳蝸等植入及新生兒先天性耳廓畸形無創(chuàng)矯正術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